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42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涉及锅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珠本体,顶珠本体内转动配合有转动柱、第二齿轮、两个第三齿轮,转动柱周侧装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三齿轮啮合,两个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第三齿轮侧部装设有L形卡杆,顶珠本体上部配合有隔热套,隔热套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开口,隔热套上端开设有与转动柱相对应的圆槽,隔热套内壁侧部装设有两个凸块,开口位于两个凸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使两个第三齿轮带动两个L形卡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转动转动柱快速对凸块进行夹持固定或取消限位。快速对凸块进行夹持固定或取消限位。快速对凸块进行夹持固定或取消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


[0001]本技术属于锅盖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

技术介绍

[0002]锅盖一般用来盖合密封锅体,是厨房用具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中锅盖顶珠主要用来供使用者提握以及移动锅盖。
[0003]公开号为CN205144343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锅盖顶珠,所述锅盖顶珠包括:顶珠本体,还包括盖板、弹性件、固定件、吸盘组件,所述的顶珠本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的吸盘组件上设置有凸柱并位于顶珠本体下方,所述的吸盘组件通过凸柱贯穿到顶珠本体的容置腔中,所述的盖板遮挡容置腔开口并通过固定件与吸盘组件的凸柱相连接,所述的弹性件位于容置腔中并为盖板提供弹性回复力。该锅盖顶珠使得顶珠本体与锅盖之间可分离,则在运输或收纳时,顶珠本体与锅盖可分别进行运输或收纳,大大节省了占用空间,且降低了成本。
[0004]而该申请中所公开的锅盖顶珠为塑料材质时,长时间使用易受顽固油渍附着难以清洁,油渍附着在锅盖顶珠外表面,降低了锅盖顶珠外表面的摩擦力,在使用时拿取易滑落,且使用钢丝球清洁易造成刮损,而当为金属材质时,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热发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解决了现有的锅盖顶珠为塑料材质时,长时间使用易受顽固油渍附着难以清洁,油渍附着在锅盖顶珠外表面,降低了锅盖顶珠外表面的摩擦力,在使用时拿取易滑落,且使用钢丝球清洁易造成刮损,而当为金属材质时,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热发烫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包括顶珠本体,顶珠本体内转动配合有转动柱、第二齿轮、两个第三齿轮,转动柱周侧装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三齿轮啮合,两个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第三齿轮侧部装设有L形卡杆,顶珠本体上部配合有隔热套,隔热套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开口,隔热套上端开设有与转动柱相对应的圆槽,圆槽位于转动柱的周侧,隔热套内壁侧部装设有两个凸块,开口位于两个凸块之间,凸块位于顶珠本体内,凸块位于两个L形卡杆之间,凸块侧部开设有与L形卡杆相对应的插槽。
[0008]可选的,顶珠本体内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壁上下两端之间装设有第一轴杆、两个第二轴杆,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一轴杆的周侧,第三齿轮套设在第二轴杆的周侧,第一轴杆位于第二轴杆与转动柱之间,第一齿轮转动配合在活动槽内。
[0009]可选的,顶珠本体下部装设有凸柱,隔热套位于凸柱的周侧,凸柱下端开设有螺孔,凸柱下端设有遮挡盖板、第一垫片、第二垫片、下挡板、螺栓,螺栓上端依次贯穿下挡板、第二垫片、第一垫片、遮挡盖板螺纹配合在螺孔内。
[0010]可选的,顶珠本体上端开设有与转动柱相对应的槽孔,槽孔与活动槽连通,圆槽位
于槽孔的周侧,转动柱转动配合在槽孔内,转动柱上端开设有十字槽,顶珠本体侧部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卡槽,卡槽与活动槽连通,凸块贯穿卡槽。
[0011]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两个第三齿轮相互啮合,使两个第三齿轮带动两个L形卡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转动转动柱快速对凸块进行夹持固定或取消限位,便于对隔热套进行固定降低脱离或快速拆卸更换,通过隔热套降低油渍与顶珠本体接触的同时,提高锅盖顶珠的隔热效果。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爆炸效果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珠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珠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顶珠本体1,槽孔101,活动槽102,卡槽103,第一轴杆104,第二轴杆105,凸柱106,螺孔107,转动柱2,十字槽201,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L形卡杆401,隔热套5,开口501,圆槽502,凸块503,插槽504,遮挡盖板6,第一垫片7,第二垫片8,下挡板9,螺栓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1]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2]请参阅图1

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包括:顶珠本体1,顶珠本体1内转动配合有转动柱2、第二齿轮3、两个第三齿轮4,转动柱2周侧装设有第一齿轮202,第一齿轮202与第二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3与其中一个第三齿轮4啮合,两个第三齿轮4相互啮合,第三齿轮4侧部装设有L形卡杆401,两个L形卡杆401对称设置,顶珠本体1上部配合有隔热套5,隔热套5为隔热橡胶材质,隔热套5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开口501,隔热套5上端开设有与转动柱2相对应的圆槽502,圆槽502轴心线与隔热套5、转动柱2轴心线共线,圆槽502位于转动柱2的周侧,隔热套5内壁侧部装设有两个凸块503,隔热套5与凸块503为一体成型结构,开口501位于两个凸块503之间,开口501的长度小于隔热套5的直径,且大于隔热套5与圆槽502的半径之和,便于将隔热套5掰开套在顶珠本体1上,凸块503位于顶珠本体1内,凸块503位于两个L形卡杆401之间,凸块503侧部开设有与L形卡杆401相对应的插槽504。
[0023]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使用时,将隔热套5从侧部沿开口501掰开,使隔热套5的开口501变大,然后将隔热套5的开口501对准顶珠本体1套上,使隔热套5包裹顶珠本体1,然后将凸块503卡入顶珠本体1内,再转动转动柱2带动第一齿轮202转动,第一齿轮20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第二齿轮3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第三齿轮4转动,该第三齿轮4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三齿轮4转动,两个第三齿轮4转动带动两个L形卡杆401相互靠近,从而使L形卡杆401远离第三齿轮4的一端卡入插槽504内,当隔热套5受油渍附着,难以清洁干净时,反转转动柱2带动L形卡杆401脱离插槽504,然后对隔热套5进行拆卸更换。
[0024]通过两个第三齿轮4相互啮合,使两个第三齿轮4带动两个L形卡杆401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转动转动柱2快速对凸块503进行夹持固定或取消限位,便于对隔热套5进行固定降低脱离或快速拆卸更换,通过隔热套5降低油渍与顶珠本体1接触的同时,提高锅盖顶珠的隔热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珠本体(1),顶珠本体(1)内转动配合有转动柱(2)、第二齿轮(3)、两个第三齿轮(4),转动柱(2)周侧装设有第一齿轮(202),第一齿轮(202)与第二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3)与其中一个第三齿轮(4)啮合,两个第三齿轮(4)相互啮合,第三齿轮(4)侧部装设有L形卡杆(401),顶珠本体(1)上部配合有隔热套(5),隔热套(5)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开口(501),隔热套(5)上端开设有与转动柱(2)相对应的圆槽(502),隔热套(5)内壁侧部装设有两个凸块(503),开口(501)位于两个凸块(503)之间,凸块(503)侧部开设有与L形卡杆(401)相对应的插槽(5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的锅盖顶珠,其特征在于,顶珠本体(1)内开设有活动槽(102),活动槽(102)内壁上下两端之间装设有第一轴杆(104)、两个第二轴杆(105),第二齿轮(3)套设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县同鑫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