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099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包括有设置在隧道出口的废气混合净化房室,废气混合净化房室与隧道出口之间加设有一级净化装置,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出口处加设有二级净化装置,一级净化装置的出口小,废气混合净化房室中间空间大且二级净化装置出口与一级净化装置的出口相同,净化房室中间有多个均布不等的废气吸风口,使得隧道出口的废气混合空间整体呈“大肚葫芦状”,废气混合空间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除尘地沟,两侧设置有排水沟,除尘地沟与排水沟连通,隧道的顶部以及两侧设置有连通的风道,风道与除尘地沟连通,风道连通有风力除尘净化机构,同时还设置了消防灭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隧道内的大颗粒粉尘及污染物进行净化。物进行净化。物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气体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辆通过隧道时,要不断地向隧道内排放废气。汽车在隧道内排放出以CO、NO
X
及颗粒物为主的大量有害气体。
[0003]对于短隧道,由于受自然风和交通风影响,一般来说有害气体的浓度不会积聚太高,不会对司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但是对于较长及特长隧道,特别是双向多车道通行的隧道,自然风和交通风对隧道内空气的置换作用相对较小,如不采取措施,隧道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就会逐渐升高。
[0004]其中汽油车排放的CO浓度达到一定量值时会使人感到不适甚至窒息;废气中的PM10及以下的超微细粉尘可长期在空气中漂浮,影响隧道空气质量和能见度。PM4.7~7.0的粉尘可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咽喉,气管及支气管;PM1.1~0.43 的粉尘吸入肺泡,并附着在肺泡表面,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脏等循环器官,加重疾病发生,已引起各国的重视。柴油车排出的烟尘将不断恶化行车环境,使隧道内能见度降低。
[0005]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跨江隧道的建设速度也在加快。由于隧道均为半封闭结构,隧道内空气中存在大量汽车排放的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
[0006]目前,我国普遍采用高空风塔通过气体交换的方式,降低隧道内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但所排放的污染物加大了局部大气污染控制的负担,同时,在中心城区建设高空风塔与周边景观难以协调,严重破坏了市容市貌
[0007]所以采用合理的公路隧道空气净化除尘系统是公路隧道发展必需的,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从而可以对隧道内的大颗粒粉尘及污染物进行净化。
[0009]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包括有设置在隧道出口的废气混合净化房室,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与隧道出口之间加设有一级净化装置,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出口处加设有二级净化装置,所述一级净化装置的出口小,废气混合净化房室中间空间大且二级净化装置出口与一级净化装置的出口相同,使得隧道出口的废气混合空间整体呈“大肚葫芦状”,或与隧道截面积和形状形式一样。所述废气混合空间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除尘地沟,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除尘地沟与排水沟连通,所述隧道的顶部以及两侧设置有连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与除尘地沟连通,所述风道连通有风力除尘净化机构,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出口两侧和顶部还设有风幕,以隔断隧道废气的外溢,提高收集净化废气的效率,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两侧和顶部设置有多个消防灭火喷头,用
于隧道或通行车辆发生火灾时的有效灭火救治。所述风力除尘净化机构可由干法蜂窝静电除尘单元模块、静电除尘、脉冲滤袋除尘、脉冲折叠滤筒除尘、光电理化净化除尘、活性炭净化除尘以及水法湿式喷淋、水淹除尘和湿电一体化除尘技术装置组成。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地沟内部沿其中心线环绕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板指向除尘地沟的中心线。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设置为梯形、多边形、柱体型、锥体型、7字型或者圆弧形。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力除尘净化机构由多个一体塔式设备或者由多个风机、除尘装置组成。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体塔式设备包括有与废气混合净化房室连通的塔体,所述塔体顶端设置有防雨帽,所述塔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风机、活性炭层、净化设备、光电理化催化净化层,所述塔体可以设置在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进口两侧、出口两侧、隧道出口扩大后的与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出口两侧的拐角两侧以及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顶部和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两侧或通过管道远离净化房室。塔体形状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半圆形、菱形、长方形及蜗牛型。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体塔式设备包括有与废气混合净化房室连通的光电理化催化净化装置,所述光电理化催化净化装置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与塔体连接,所述塔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液体水喷淋管,所述液体水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液体水喷淋头。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装置由预过滤器、风阀、蜂窝静电除尘设备以及碳过滤器组成。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的外部设置有多个单元组合净化器,所述单元组合净化器由粗过滤段、精细过滤段、静电除尘段/脉冲过滤段和光电理化净化段及风机通风段组成。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级净化装置为进口一级除尘,二级净化装置为出口二级加强净化除尘由粗过滤段、精细过滤段、静电除尘段/脉冲过滤段和光电理化净化段及风机通风段组成,以达到烟气净化的最佳效果。工作原理都为烟气先经过粗过滤段除去大颗粒烟尘,再经过精细过滤段、静电除尘段/脉冲过滤段和光电理化净化段及风机通风段组成单元模块组合单元,以达到烟气净化的最佳效果。多个单元模块组合到一起成为一级净化装置,一级净化装置和二级净化装置一样。所述一级净化装置可单独设置在隧道出口,独立完成隧道废气净化,也可与二级净化装置同步配合完成隧道废气净化;加上其独特的空气幕的特点在与除尘地沟配合的同时具备消防灭火的功能,作用效果更趋于完美组合。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废气混合净化房室与隧道出口之间加设有一级净化装置,一级净化装置与除尘地沟组合,不但利于大颗粒粉尘及污染物进行净化;更利于后边的二级净化装置来进行二级除尘、脱硫、脱硝及PM2.5治理,可以更好地收集处理废气并得到高效的治理;废气混合净化房室中间空间大且二级净化装置出口与一级净化装置的出口相同,使得隧道出口的废气混合空间整体呈“大肚葫芦
状”,让隧道废气气流出一级净化装置出口后快速减慢流速,一、二级净化装置须间隔一定距离,利于隧道废气气流出隧道后迅速扩散混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可以对隧道内的大颗粒粉尘及污染物进行净化。其主要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净化、地铁隧道净化、隧道通道净化、窑洞储藏净化、防空室净化、密闭空间通风净化、地下空间净化及密闭生活空间净化通风使用。
附图说明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一级净化装置、二级净化装置与风机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装有单元组合净化器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除尘地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干式除尘一体塔式设备的安装示意图;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隧道出口的废气混合净化房室(1),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1)与隧道出口之间加设有一级净化装置(2),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1)的出口处加设有二级净化装置(3),所述一级净化装置(2)的出口小,废气混合净化房室(1)中间空间大且二级净化装置(3)出口与一级净化装置(2)的出口相同,使得隧道出口的废气混合空间整体呈“大肚葫芦状”,所述废气混合空间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除尘地沟(5),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除尘地沟(5)与排水沟连通,所述隧道的顶部以及两侧设置有连通的风道(7),所述风道(7)与除尘地沟(5)连通,所述风道(7)连通有风力除尘净化机构,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1)的出口两侧和顶部还设有风幕,以隔断隧道废气的外溢,提高收集净化废气的效率,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1)的两侧和顶部设置有多个消防灭火喷头,用于隧道或通行车辆发生火灾时的有效灭火救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地沟(5)内部沿其中心线环绕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0)指向除尘地沟(5)的中心线。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混合净化房室(1)设置为梯形、多边形、圆柱形型、锥体型、7字型或者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隧道出口净化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建勋冯凯琛徐浩东韩睿鹏夏雨梁雄李燕王嘉鑫毛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晋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