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097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属于骨科辅助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床体,床体上设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一端套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第一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一松紧绳,第一松紧绳一端连接有第一挂钩,第一支撑板一侧连接有第一挂环;第一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与第四贯穿孔,第二支撑板一侧连接有第二松紧绳,第二松紧绳一端连接有第二挂钩,第二支撑板一侧连接有第二挂环,从而解决现有的直接通过人力来辅助病人进行侧卧,当对病人进行移动用力不均匀时容易使病人脊椎处受到伤害,从而会影响手术的效果的问题。的效果的问题。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辅助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由于退化、肿瘤以及由物理创伤引起的骨折和错位,可能对人体的脊柱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脊柱骨折十分常见,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育脊髓或末尾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者,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因此,对脊柱骨折的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0003]病人在术后进行修整时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侧卧休息,腰椎复位后可以侧卧。根据研究发现,侧着睡是最适合腰椎病患者的睡觉姿势。因为侧着睡的时候,人的压力主要由肩部以及胯部来负担,而不需要腰椎承受压力。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腰椎压力,从而让疾病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这时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辅助病人进行侧卧,这样有助于术后的恢复。
[0004]现有的直接通过人力来辅助病人进行侧卧,当对病人进行移动用力不均匀时容易使病人脊椎处受到伤害,从而会影响手术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包括: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套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松紧绳,所述第一松紧绳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与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松紧绳,所述第二松紧绳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挂环。
[0007]较佳地,床体一侧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柱,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柱内均插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柱滑动连接,另设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说辅助块一端与所述辅助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
[0008]较佳地,另设有放置板,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柱一侧均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一侧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上插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放置板
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放置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0009]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撑柱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插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一端套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护栏螺纹连接。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上设有防滑纹。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套设有保护垫。
[0012]较佳地,所述床体上设有护板。
[0013]较佳地,所述护板上设有把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通过将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支撑板滑动至病人的腿部位置,再将设置的第一松紧绳对病人的腿部进行缠绕,依次穿过设置的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最后将第一松紧绳上的第一挂钩挂接于第一挂环上,同理,将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撑板滑动至病人的肩部位置,再将设置的第二松紧绳对病人的肩部进行缠绕,依次穿过设置的第三贯穿孔与第四贯穿孔,最后将第二松紧绳上的第二挂钩挂接于第二挂环上,医护人员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对病人进行移动,从而帮助病人进行侧卧,从而解决现有的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病人在术后进行修整时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侧卧休息,这时需要医护人员辅助病人进行侧卧,现有的直接通过人力来辅助病人进行侧卧,当对病人进行移动用力不均匀时容易使病人脊椎处受到伤害,从而会影响手术的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2、辅助组件;201、第一支撑杆;202、第一支撑板;203、第一贯穿孔;204、第二贯穿孔;205、第一松紧绳;206、第一挂钩; 207、第一挂环;208、第二支撑板;209、第三贯穿孔;2010、第四贯穿孔; 2011、第二松紧绳;2012、第二挂钩;2013、第二挂环;3、调节组件;301、第一支撑柱;302、第二支撑柱;303、辅助块;304、气缸;305、辅助板;4、放置板;5、移动块;6、储存箱;7、拉手;8、固定块;9、护栏;10、固定件;11、提手;13、把手;14、护板;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如图1

3包括床体1,床体1上设有辅助组件2,辅助组件2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杆201:第一支撑杆201一端套设有第一支撑板202,第一支撑板202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 203与第二贯穿孔204,第一支撑板2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松紧绳205,第一松紧绳20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206,第一支撑板202
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挂环207;第一支撑杆201上套设有第二支撑板208,第二支撑板208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209与第四贯穿孔2010,第二支撑板20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松紧绳2011,第二松紧绳201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2012,第二支撑板 20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挂环2013。
[0021]通过将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01上的第一支撑板202滑动至病人的腿部位置,再将设置的第一松紧绳205对病人的腿部进行缠绕,依次穿过设置的第一贯穿孔203与第二贯穿孔204,最后将第一松紧绳205上的第一挂钩206挂接于第一挂环207上,同理,将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01上的第二支撑板208滑动至病人的肩部位置,再将设置的第二松紧绳2011对病人的肩部进行缠绕,依次穿过设置的第三贯穿孔209与第四贯穿孔2010,最后将第二松紧绳2011上的第二挂钩2012挂接于第二挂环2013上,医护人员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01 对病人进行移动从而帮助病人进行侧卧。
[0022]优选的,如图1所示,床体1一侧设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柱301,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设有辅助组件(2),所述辅助组件(2)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杆(201):所述第一支撑杆(201)一端套设有第一支撑板(202),所述第一支撑板(202)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203)与第二贯穿孔(204),所述第一支撑板(2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松紧绳(205),所述第一松紧绳(20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206),所述第一支撑板(20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挂环(207);所述第一支撑杆(201)上套设有第二支撑板(208),所述第二支撑板(208)上开设有第三贯穿孔(209)与第四贯穿孔(2010),所述第二支撑板(20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松紧绳(2011),所述第二松紧绳(201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2012),所述第二支撑板(20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挂环(20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骨科脊柱术后便于卧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床体(1)一侧设有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柱(301),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柱(301)内均插设有第二支撑柱(302),所述第二支撑柱(302)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303),所述辅助块(303)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01)滑动连接,另设有气缸(304),所述气缸(30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305),所说辅助块(303)一端与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洋崔宏勋宋鑫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