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95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出风道,所述出风道内设有风扇,还包括与基座铰接的透明上盖,所述上盖前侧与基座前侧铰接并使上盖后侧通过翻启机构控制向上摆动从而形成闭合、半开、全开三个状态;所述出风道外露出基座顶面且出风道后侧侧壁上设有换气口,所述上盖后侧内壁与出风道后侧外壁之间留有进出风位,所述进出风位设有连接于上盖下端位置的栅格及光触媒过滤网;所述换气口设有在上盖摆动时用于控制换气口启闭大小及状态的滑板及翻板,所述滑板与出风道滑动配合遮挡于换气口的中上部,所述翻板上侧与出风道铰接并遮挡于换气口高度方向的中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排风或新风决定是否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


[0001]本技术涉及换气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

技术介绍

[0002]换气扇可应用于车载领域及居家装饰领域,传统的换气扇往往功能单一,只能实现单向换气,如用于排风时,将空间内的空气往外吹出,一般追求流量,不设置(也没必要设置)相应的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如想用于进风更新空间内空气时,一般会设置滤网对外部空气进行过滤后引入,因此两者往往是单独的个体解决各自的问题,无法同时实现大流量排风和进风过滤效果,即使强行加上滤网,附着于滤网的灰尘也会在进风时分反向吹回,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利于大流量排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载或室内装修领域,可根据向外排风或向内引入新风来控制是否需要对空气进行过滤,以达到最佳的排风效果及新风引入效果的多功能排风换气扇。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出风道,所述出风道内设有风扇,还包括与基座铰接的上盖,所述上盖前侧与基座前侧铰接并使上盖后侧通过翻启机构控制向上摆动从而形成闭合、半开、全开三个状态;所述出风道外露出基座顶面且出风道后侧侧壁上设有换气口,所述上盖后侧内壁与出风道后侧外壁之间留有进出风位,所述进出风位设有连接于上盖下端位置的栅格,所述栅格面向上盖顶面的一面设有光触媒过滤网,所述上盖为透明上盖;所述换气口设有在上盖摆动时用于控制换气口启闭大小及状态的滑板及翻板,所述滑板与出风道滑动配合遮挡于换气口的中上部,所述翻板上侧与出风道铰接并遮挡于换气口高度方向的中下部。
[0005]上述结构中,换气口位于出风道后侧,可在用于房车上在车辆行进时减少正压对于排风的影响,也便于通过负压进行排风;上盖通过设置闭合、半开、全开三个状态,使其在闭合时关闭出风道的时候,启动风扇时能使风扇向车内地板方向吹气,形成内循环的同时实现吊扇功能;上盖在半开状态下,联动滑板打开换气口的中上部,风扇抽气将外部空气经光触媒过滤网过滤后引入室内/车内实现新风模式;上盖在全开状态下,联动滑板打开换气口的中上部的同时打开翻板,此时换气口开度最大,风扇向外吹气将内部空气排出室外/车外实现排风模式;光触媒过滤网能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醛类、苯类等有害气体和异味,而且能将它们分解成无害的CO2和H2O,而且还具有杀菌功能,它只需经过光照(紫外光),其催化能力即可恢复,活化媒质不被损耗,能够再生使用,长期使用,因此在上盖采用透明材质可直接使阳光照射到光触媒过滤网使其恢复催化能力。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栅格后侧与上盖后侧内壁铰接,所述栅格前侧贴近出风道后侧,所述栅格左右两侧均设有延伸至出风道左右两侧壁的第一气密板,两第一气密板分别与出风道左右两外侧壁滑动旋转铰接。
[0007]上述结构中,上盖开启时,栅格靠近出风道一侧的上抬距离小于与上盖后侧内壁铰接处的距离,此时第一气密板以栅格与上盖之间的铰接点为圆心向下摆动,因此上盖在开启后在其后侧位置的左右两侧壁会与出风道道口后侧之间分离导致蹿风,因此设置第一气密板后可通过第一气密板来进行阻挡从而阻隔效果。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道左右两外侧壁在其前后方向上的中段位置设有第一滑销,所述第一气密板设有与第一滑销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
[0009]上述结构中,上盖开启时,其前侧与基座铰接,因此其后侧会以铰接点做画弧动作,此时栅格后侧又与上盖后侧铰接,因此对于第一气密板来说,栅格的上抬会使第一气密板与出风道左右两外侧壁产生摆动的同时存在一定的滑移补偿,因此通过第一滑销与第一滑槽适配来保证第一气密板的可靠运行。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通过垂直滑动机构与出风道适配。
[0011]上述结构中,垂直滑动机构在上盖开启时带动滑板上行,或者在上盖扣合时带动滑板下行。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垂直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出风道外壁上,位于换气口左右两侧的引导块;以及位于滑板左右两侧,分别与引导块滑动配合从而仅允许滑板上下滑动的引导槽;所述滑板两侧设有第二滑槽,各第一气密板均设有与第二滑槽滑动适配的第二滑销。
[0013]上述结构中,每个引导块均设有彼此平行设置的滑柱,两引导块的滑柱分别一对一同轴设置,每个引导槽均与两个滑柱适配,从而保证滑板只能实现上下滑动;由于上盖在启闭时呈摆动状态,因此第二滑销在摆动路径上呈画弧动作,故需要设置第二滑槽对其进行滑移补偿。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板设有用于与栅格铰接的拉杆机构。
[0015]上述结构中,换气口左右侧壁的中段位置设有铰接孔,所述翻板左右两侧铰接于铰接孔上,拉杆机构在上盖开启时带动翻板摆动开启换气口的中下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机构包括一端与翻板下端铰接的拉杆,所述拉杆另一端设有第三滑销,所述栅格设有用于与第三滑销滑动适配的第三滑槽。
[0017]上述结构中,在上盖半开状态下,上盖只控制滑板滑动,只有在半开后进一步向上开启到达全开位置时,在带动滑板进一步上滑的同时拉动翻板开启换气口的中下部,因此在闭合状态至半开状态时,栅格的运动需要与拉杆脱离,故设置第三滑槽,使上盖带动栅格在闭合状态至半开状态时与第三滑销产生相对滑动,直到上盖带动栅格从半开状态往全开状态时第三滑销与第三滑槽末端相抵以此拉动翻板翻启。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密板与出风道侧壁之间设有横贯上盖前后内侧壁之间的第二气密板,所述第二气密板与上盖内腔的顶面相连。
[0019]上述结构中,出风道左右两侧壁的中部至出风道前侧由于未设置第一气密板,存在蹿气空隙,因此设置第二气密板保证上盖启闭时第二气密板始终能与出风道左右两侧壁贴合,配合第一气密板进一步补偿出风道左右两侧壁后侧与上盖后侧之间的开口,来解决蹿气问题。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闭合时,所述换气口被滑板及翻板遮挡,同时上盖内顶壁与出风道上端相抵截止出风道;所述上盖半开时,所述滑板上滑打开换气口中
上部,风扇进风使空气经栅格、光触媒过滤网、换气口进入出风道;所述上盖全开时,所述滑板进一步上滑使格栅越过换气口上部并使换气口中上部保持开启,同时翻板下端往上盖后侧方向上摆开启换气口中下部,风扇排风使空气经出风道、换气口排向大气。
[0021]上述结构中,可保证半开状态下新风进气时满足过滤需求,而全开状态下排风时随着栅格、光触媒过滤网及滑板的升高从而提高排风效率,同时滑板的进一步上升能与上盖顶部内壁相抵,从而隔开光触媒过滤网。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内腔的顶面设有在上盖闭合时与出风道上端相抵密封的密封环。
[0023]上述结构中,密封环可提高上盖闭合时的气密性,保证上盖关闭后闭合时,室内外空气不流通,保证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效果。
[0024]本技术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出风道,所述出风道内设有风扇,还包括与基座铰接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前侧与基座前侧铰接并使上盖后侧通过翻启机构控制向上摆动从而形成闭合、半开、全开三个状态;所述出风道外露出基座顶面且出风道后侧侧壁上设有换气口,所述上盖后侧内壁与出风道后侧外壁之间留有进出风位,所述进出风位设有连接于上盖下端位置的栅格,所述栅格面向上盖顶面的一面设有光触媒过滤网,所述上盖为透明上盖;所述换气口设有在上盖摆动时用于控制换气口启闭大小及状态的滑板及翻板,所述滑板与出风道滑动配合遮挡于换气口的中上部,所述翻板上侧与出风道铰接并遮挡于换气口高度方向的中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后侧与上盖后侧内壁铰接,所述栅格前侧贴近出风道后侧,所述栅格左右两侧均设有延伸至出风道左右两侧壁的第一气密板,两第一气密板分别与出风道左右两外侧壁滑动旋转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道左右两外侧壁在其前后方向上的中段位置设有第一滑销,所述第一气密板设有与第一滑销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通过垂直滑动机构与出风道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风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鹏李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