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箱限位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906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箱限位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拉绳以及挂接组件,拉绳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固定于车箱上;挂接组件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挂接组件包括固定于车箱上的第一连接柱、挂接于第一连接柱上的挂接板、以及防止挂接板脱出的弹片,挂接板上设有穿过第一连接柱的挂接孔,弹片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端或挂接板上,弹片部分遮挡挂接孔,止挡挂接板从第一连接柱上脱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挂接时,只需要将挂接孔穿过第一连接柱,由于弹片的遮挡,挂接板不会脱离第一连接柱;拆卸时,用手向外扳动弹片,即可将挂接板从第一连接柱上取下,无需使用工具,拉绳的安装拆卸快速便捷。拉绳的安装拆卸快速便捷。拉绳的安装拆卸快速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箱限位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箱限位结构及具有该车箱限位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箱限位器连接车箱边板与车箱后板。目前,车箱限位器与边板端采用螺栓连接,拆卸不方便;车箱限位器与后板端采用螺栓连接,当车箱边板与车箱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车箱限位器的拉绳处于自由状态,容易从车箱后板与车箱边板的分缝漏出,存在安全隐患,且影响整车的精致感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箱限位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车箱限位器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箱限位结构,包括:拉绳以及挂接组件,拉绳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于车箱上;挂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挂接组件包括固定于车箱上的第一连接柱、挂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的挂接板、以及防止所述挂接板脱出的弹片,所述挂接板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挂接孔,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挂接板上,所述弹片部分遮挡所述挂接孔,止挡所述挂接板从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脱出。
[000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挂接孔为葫芦孔,所述葫芦孔的小孔可挂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葫芦孔的大孔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弹片遮挡在所述葫芦孔的大孔上。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片沿所述葫芦孔的中心线延伸,且其悬置端止于所述葫芦孔的大孔与小孔的相接处。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为第一螺栓,所述葫芦孔的小孔挂接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上,所述葫芦孔的大孔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的外径。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装有定位筒和挡圈,所述定位筒限位于所述挡圈与所述螺帽之间,所述葫芦孔的小孔挂接于所述定位筒上。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限位组件,所述连接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车箱上的第二连接柱、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固定支架、以及限制所述固定支架转动的限位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紧固于车箱上,所述限位支架设置于车箱上。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接头和限位板,所述卡接头向同侧的车箱边板的方向折弯,所述限位板向车箱后板的方向折弯,所述限位支架的中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的连接孔,所述卡接头插接于所述车箱上;
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和第二限位凸,所述限位板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和所述第二限位凸之间。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凸和所述第二限位凸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柱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设有垫片,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限位支架限位于所述垫片和所述第二螺栓的螺帽之间。
[0013]本技术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挂接组件的挂接板上设有可挂接于第一连接柱上的挂接孔,并设有防止挂接板从第一连接柱上脱出的弹片。第一连接柱紧固于车箱上,挂接板上的挂接孔穿过第一连接柱,使拉绳的一端依靠挂接板挂接在第一连接柱上,弹片部分遮挡挂接孔,可防止因挂接孔过大导致挂接板从第一连接柱上脱出的问题;挂接时,只需要将挂接孔穿过第一连接柱,由于弹片的遮挡,挂接板不会自动的脱离第一连接柱;拆卸时,用手向外扳动弹片,即可将挂接板从第一连接柱上取下,这种拉绳与车箱的连接方式,无需使用工具松动或拧紧螺栓,即可将拉绳的一端挂接在车箱上,拉绳的安装拆卸快速便捷。
[00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箱限位结构。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这种不需要工具即可可快速拆装拉绳的连接组件,便于拉绳与车箱的快速分离,提升了车箱间打开和关闭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设置于车箱右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设置于车箱左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拉绳;11、第一连接端;12、第二连接端;2、挂接组件;21、弹片;22、挂接板;221、葫芦孔;23、第一连接柱;24、挡圈;3、连接限位组件;31、限位支架;311、卡接头;312、限位板;32、垫片;33、第二连接柱;34、固定支架;341、第一限位凸;342、第二限位凸;4、车箱后板;5、车箱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车箱限位结构,包括拉绳1以及挂接组件2,拉绳1具有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二连接端固定于车箱上;挂接组件2设置于第一连接端,挂接组件2包括固定于车箱上的第一连接柱23、挂接于第一连接柱23上的挂接板22、以及防止挂接板22脱出的弹片21,挂接板22上设有穿过第一连接柱23的挂接孔,弹片2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端11或挂接板22上,弹片21部分遮挡挂接孔,止挡挂接板22从第一连接柱23上脱出。其中,挂接板22固定于拉绳1的第一连接端11。
[0029]本技术提供的车箱限位结构,挂接组件2的挂接板22上设有可挂接于第一连接柱23上的挂接孔,并设有防止挂接板22从第一连接柱23上脱出的弹片21。第一连接柱23紧固于车箱上,挂接板22上的挂接孔穿过第一连接柱23,使拉绳1的一端依靠挂接板22挂接在第一连接柱23上,弹片21部分遮挡挂接孔,可防止因挂接孔过大导致挂接板22从第一连接柱23上脱出的问题;挂接时,只需要将挂接孔穿过第一连接柱23,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箱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绳(1),具有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所述第二连接端(12)固定于车箱上;以及挂接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11),所述挂接组件(2)包括固定于车箱上的第一连接柱(23)、挂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3)上的挂接板(22)、以及防止所述挂接板(22)脱出的弹片(21),所述挂接板(22)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柱(23)的挂接孔,所述弹片(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11)或所述挂接板(22)上,所述弹片(21)部分遮挡所述挂接孔,止挡所述挂接板(22)从所述第一连接柱(23)上脱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孔为葫芦孔(221),所述葫芦孔(221)的小孔可挂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23)上,所述葫芦孔(221)的大孔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柱(23),所述弹片(21)遮挡在所述葫芦孔(221)的大孔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1)沿所述葫芦孔(221)的中心线延伸,且其悬置端止于所述葫芦孔(221)的大孔与小孔的相接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3)为第一螺栓,所述葫芦孔(221)的小孔挂接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上,所述葫芦孔(221)的大孔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的外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箱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装有定位筒和挡圈(24),所述定位筒限位于所述挡圈(24)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业徐冬辉沈永辉王岩高庆林曹会杰王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