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83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包括炉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烟气与导热油进行换热的烟道;进油集箱,用于将外部的油通入蛇形管内,进而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出油集箱,用于将蛇形管内经过换热后的油输出;由若干蛇形管组成的蛇形管组,用于将油进行输送。该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中,采用较长保温烟道布置,增加烟气流通时间,保证蛇形管受热面充分吸收热量,最大限度提高效率,采用蛇形管受热面,自由膨胀度高,避免刚度损伤,用可靠的定位夹,确保蛇形管组在烟气的冲刷下不变形,多层绝热保温措施,减少散热损失,液相循环供热,无冷凝排放热损失,供热系统热效率高。供热系统热效率高。供热系统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热载体炉,是导热油炉的常用名,俗称导热油锅炉,官方名称为热油炉。其是以煤、油、气为燃料,以导热油为循环介质供热的新型热能设备,采用高温循环泵强制导热油进行闭路循环,在将热能供用热设备后重新返回锅炉中加热的工艺流程。由于它具有高温(320℃以上)低压(0.3

0.5MPa)的优点,且其供热温度可精确控制,因此可取代原蒸汽锅炉供热。同时该设备不需要水处理设备并且无蒸汽锅炉的跑、冒、滴、漏等热损失,所以其一次性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是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
[0003]但是现有的有机热载体炉在进行导热油的循环时,一般使用煤作为燃料,将导热油进行加热,使其满足需要,此种方式造成能源消耗过大,不利于环保,在工厂中的高温烟气直接排放,不利于烟气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竖直设置的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有用于烟气与导热油进行换热的烟道;进油集箱,所述进油集箱位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外侧,且与炉体内部的蛇形管相连通,用于将外部的油通入蛇形管内,进而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出油集箱,所述出油集箱位于所述炉体的顶部外侧,且与炉体内部的蛇形管相连通,用于将蛇形管内经过换热后的油输出;由若干蛇形管组成的蛇形管组,蛇形管组呈蛇形结构分布于炉体内部,用于将油进行输送,且通过管壁与外部经过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所述蛇形管上横向安装有若干定位夹,用于确保蛇形管组在烟气的冲刷下不变形。
[0006]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方形结构的进烟口,所述炉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向外呈锥形结构的排烟口。
[0007]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检查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进烟口和排烟口的外壁均设置有用于进行烟温测量的测烟温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进油集箱的两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集箱的底部设置有内径宽度为5cm的放油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出油集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出油集箱的两端设置有内径宽度为5cm的出油口。
[0011]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的内壁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厚度为5

10cm的耐火层、厚度为2

5cm的绝热层和厚度为5

10cm的保温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该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中,采用较长保温烟道布置,增加烟气流通时间,保证蛇形管受热面充分吸收热量,最大限度提高效率,采用蛇形管受热面,自由膨胀度高,避免刚度损伤,用可靠的定位夹,确保蛇形管组在烟气的冲刷下不变形,多层绝热保温措施,减少散热损失,液相循环供热,无冷凝排放热损失,供热系统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蛇形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蛇形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0]1、炉体;11、进烟口;12、排烟口;13、检查口;14、耐火层;15、绝热层;16、保温层;17、测烟温口;2、进油集箱;21、放油口;22、进油口;3、出油集箱;31、排气口;32、出油口;4、蛇形管;5、定位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如图1

图5所示,包括炉体1,炉体1为竖直设置的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有用于烟气与导热油进行换热的烟道,炉体1的高度a与宽度b之间为a:b=1:8的比例关系,使得烟气通过的通道较长,采用较长保温烟道布置,增加烟气流通时间,保证蛇形管4受热面充分吸收热量,最大限度提高效率;
[0024]进油集箱2,进油集箱2位于炉体1的底部外侧,且与炉体1内部的蛇形管4相连通,用于将外部的油通入蛇形管4内,进而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
[0025]出油集箱3位于炉体1的顶部外侧,且与炉体1内部的蛇形管4相连通,用于将蛇形管4内经过换热后的油输出;由若干蛇形管4组成的蛇形管组,蛇形管组呈蛇形结构分布于炉体1内部,用于将油进行输送,且通过管壁与外部经过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采用蛇形管4受热面,自由膨胀度高,避免刚度损伤,蛇形管4为立式结构,利用排出的高温烟气由烟道接入炉体1,高温烟气经炉体1的蛇形对流管换热,经排烟口12输入至外部的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处理后排至烟囱,蛇形管4上横向安装有若干定位夹5,用于确保蛇形管组4在烟气的冲刷下不变形,定位夹5为横向设置的杆状结构,杆上安装有卡槽,用于将蛇形管4的外壁卡
住,进而使其固定,不会造成变形。
[0026]本实施例中,炉体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方形结构的进烟口11,炉体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向外呈锥形结构的排烟口12,通过减小排烟口12的宽度,从而使得排出的烟气流速变快,方便烟气排出。
[0027]具体的,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检查口13,用于进行维护检查。
[0028]进一步的,进烟口11和排烟口12的外壁均设置有用于进行烟温测量的测烟温口17,测烟温口17外端可安装电子温度计,用于进行温度检查。
[0029]进一步的,进油集箱2的两端设置有进油口22,进油集箱2的底部设置有内径宽度为5cm的放油口21,在不进行使用时,将油放油口21排出。
[0030]进一步的,出油集箱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1,出油集箱3的两端设置有内径宽度为5cm的出油口32,外接管道,将油送入外部用热设备,外部管道安装有循环油泵,用于导热油的循环输送。
[0031]进一步的,炉体1的内壁由内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为竖直设置的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有用于烟气与导热油进行换热的烟道,所述炉体(1)的高度a与宽度b之间为a:b=1:8的比例关系;进油集箱(2),所述进油集箱(2)位于所述炉体(1)的底部外侧,且与炉体(1)内部的蛇形管(4)相连通,用于将外部的油通入蛇形管(4)内,进而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出油集箱(3),所述出油集箱(3)位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外侧,且与炉体(1)内部的蛇形管(4)相连通,用于将蛇形管(4)内经过换热后的油输出;由若干蛇形管(4)组成的蛇形管组,蛇形管组呈蛇形结构分布于炉体(1)内部,用于将油进行输送,且通过管壁与外部经过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所述蛇形管(4)上横向安装有若干定位夹(5),用于确保蛇形管组在烟气的冲刷下不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管有机热载体余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方形结构的进烟口(11),所述炉体(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向外呈锥形结构的排烟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坤郭华田志坚刘俊杰李鹏志程何康马宗光冯少华梁坤龙郑雪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智信锅炉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