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97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包括电热炉主体,电热炉主体内部后侧设有加热室,加热室内部装配有三个加热罐,每个加热罐内部都设有除垢机构,除垢机构包括除垢转轴和除垢杆,除垢转装配于加热罐上端中心,除垢转轴上下贯穿加热罐上壁,除垢杆装配于除垢转轴下侧,除垢杆贴合加热罐内壁设置,除垢转轴装配有动力齿轮,相邻的动力齿轮之间啮合有连接齿轮,连接齿轮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加热室转动连接,中间的动力齿轮配有动力转轴,动力转轴穿过电热炉主体,电热炉主体固定装配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转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除垢机构防止加热罐内壁出现水垢,解决了加热罐长时间使用后内壁出现水垢影响加热效率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热式电锅炉


[0001]本技术属于储热式电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储热式电锅炉。

技术介绍

[0002]储热式电锅炉是在根据电力部门鼓励在低谷时段用电加热,推出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电加热产品,在储热式电锅炉基础上填加相应的附属设备,储热水箱,就构成了储热式电锅炉系统,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热锅炉和气热锅炉,减少碳排放;
[0003]现有的半导体电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蓄热水中可能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钙镁离子,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水垢,水垢附着在加热罐内壁就会使得水和加热罐无法直接接触,从而影响加热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储热式电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储热式电锅炉,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包括电热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炉主体前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电热炉主体内部后侧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装配有三个加热罐,所述加热罐下端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加热罐上侧连接有出水管,且每个所述加热罐内部都设有除垢机构;
[0007]所述除垢机构包括除垢转轴和除垢杆,所述除垢转轴转动装配于所述加热罐上端中心,且所述除垢转轴上下贯穿所述加热罐上壁,所述除垢杆固定装配于所述除垢转轴下侧,且所述除垢杆贴合所述加热罐内壁设置,所述除垢转轴上端固定装配有动力齿轮,相邻的所述动力齿轮之间啮合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与所述加热室上壁转动连接,中间的所述动力齿轮上端中心固定装配有动力转轴,所述动力转轴转动穿过所述电热炉主体上端,所述电热炉主体上端固定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转轴上端固定连接。
[0008]所述除垢转轴用于带动所述除垢杆转动,所述除垢杆用于清理附着在加热罐内壁的水垢,所述动力齿轮用于带动所述除垢转轴转动,所述连接齿轮用于专递中间的所述动力齿轮的动能,使得其他两个所述动力齿轮转动,所述连接杆用于支撑所述连接齿轮,所述动力转轴和所述电机用于带动中间的所述动力齿轮转动。
[0009]所述除垢杆与所述加热罐内壁之间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除垢杆固定连接。
[0010]所述除垢杆固定装配有导水板,且所述导水板倾斜设置。
[0011]所述除垢杆与所述除垢转轴为非导电材质。
[0012]所述出水管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部可拆卸装配有过滤网。
[0013]所述电机外侧设有保护壳。
[0014]通过设置除垢机构防止加热罐内壁出现水垢,解决了加热罐长时间使用后内壁出
现水垢影响加热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3]电热炉主体100、控制面板101、加热罐102、入水管103、出水管104、除垢转轴200、除垢杆201、动力齿轮202、连接齿轮203、连接杆204、动力转轴205、电机206、毛刷207、保护壳208、导水板300、过滤盒400、过滤网4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6所示,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包括电热炉主体100,其特征在于:电热炉主体100前端设有控制面板101,电热炉主体100内部后侧设有加热室,加热室内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装配有三个加热罐102,加热罐102下端连接有入水管103,加热罐102上侧连接有出水管104,且每个加热罐102内部都设有除垢机构;
[0027]除垢机构包括除垢转轴200和除垢杆201,除垢转轴200转动装配于加热罐102上端中心,且除垢转轴200上下贯穿加热罐102上壁,除垢杆201固定装配于除垢转轴200下侧,且除垢杆201贴合加热罐102内壁设置,除垢转轴200上端固定装配有动力齿轮202,相邻的动力齿轮202之间啮合有连接齿轮203,连接齿轮203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4,连接杆204上端与加热室上壁转动连接,中间的动力齿轮202上端中心固定装配有动力转轴205,动力转轴205转动穿过电热炉主体100上端,电热炉主体100上端固定装配有电机206,电机206的输出轴与动力转轴205上端固定连接。
[0028]电热炉主体100内部前端设有电热炉的其他组件,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加热罐102用于加热冷水,入水管103和出水管104分别用于导入冷水和导出热水,除垢转轴200用于带动除垢杆201转动,除垢杆201用于清理附着在加热罐102内壁的水垢,动力齿轮202用于带动除垢转轴200转动,连接齿轮203用于专递中间的动力齿轮202的动能,使得其他两个动力齿轮202转动,连接杆204用于支撑连接齿轮203,动力转轴205和电机206用于带动中间的动力齿轮202转动。
[0029]除垢杆201与加热罐102内壁之间设有毛刷207,毛刷207与除垢杆201固定连接,毛刷207可以刷洗加热罐102内壁,同时不会刮伤加热罐102内壁。
[0030]除垢杆201与除垢转轴200为非导电材质,防止电机206漏电产生安全隐患。
[0031]出水管104连接有过滤盒400,过滤盒400内部可拆卸装配有过滤网401,过滤网401可以承载收集被清理的水垢。
[0032]电机206外侧设有保护壳208。
[0033]本实施例,在加热罐102加热冷水时,启动电机206,电机206带动中间的动力齿轮202转动,然后再由中间的动力齿轮202带动两个连接齿轮203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动力齿轮202转动,动力齿轮202转动就带动其下方连接的除垢转轴200和除垢杆201转动,除垢杆201转动就使毛刷207转动,毛刷207就对加热罐102内壁进行刷洗清理,防止水垢附着在加热罐102内壁上。
[003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除垢机构防止加热罐102内壁出现水垢,解决了加热罐102长时间使用后内壁出现水垢影响加热效率的问题。
[0035]实施例二:
[0036]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一种储热式电锅炉进行进一步说明,除垢杆201固定装配有导水板300,且导水板300倾斜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式电锅炉,包括电热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炉主体前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电热炉主体内部后侧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装配有三个加热罐,所述加热罐下端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加热罐上侧连接有出水管,且每个所述加热罐内部都设有除垢机构;所述除垢机构包括除垢转轴和除垢杆,所述除垢转轴转动装配于所述加热罐上端中心,且所述除垢转轴上下贯穿所述加热罐上壁,所述除垢杆固定装配于所述除垢转轴下侧,且所述除垢杆贴合所述加热罐内壁设置,所述除垢转轴上端固定装配有动力齿轮,相邻的所述动力齿轮之间啮合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与所述加热室上壁转动连接,中间的所述动力齿轮上端中心固定装配有动力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世平刘必祥霍德鑫崔智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会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