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前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781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前厅,包括缓冲底座,缓冲底座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电梯井道预装模块,位于最顶部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的顶端设有电梯轿厢预装模块,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电梯轿厢预装模块以及前厅预装模块,在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电梯轿厢预装模块后端对应安装好前厅预装模块,根据楼层数选取对应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的组数,若干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依次安装于缓冲底座上,电梯轿厢预装模块安装于最顶层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上,将前厅预装模块的前板拼接原有建筑的通道,避免了原建筑疏散空间或无障碍空间不足的缺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块化电梯未设置前厅导致老旧小区内主要道路交叉拥堵,不方便人流疏散的问题。不方便人流疏散的问题。不方便人流疏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前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前厅。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国内住宅市场仍存在较大数量未安装电梯的多层老旧小区建筑,在过去经济起步阶段,让广大人民群众倚以安居,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照顾老人与残疾人方面,无电梯的既有多层住宅在这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跟不上社会的整体需求,人们对老旧小区楼加装电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0003]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210409490.5)所公开的“预组装电梯模块和组装该预组装电梯模块的方法”,其说明书公开:电梯安装速度对于电梯销售而言是重要的因素,在诸如老住宅楼电梯加装项目等场景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项目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需要电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安装,通常,为了加快电梯的安装进度,将用于形成电梯井道的钢架模块化地制造,然后将钢架的模块堆叠以形成电梯井道。这种安装方法虽然可以提高电梯的安装速度,但电梯的安装速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4]普通层门外的空间,最小深度要1.5米,宽度与轿厢深度相关,电梯前厅很容易被忽略,现有的老旧小区的加建电梯后,等电梯的人员会停留在过道上,当等电梯的人员过多时会将过路的行人堵住,导致老旧小区内主要道路交叉拥堵,不方便人流疏散,上述专利所提到的预组装模块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0005]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模块化前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模块化电梯未设置前厅导致老旧小区内主要道路交叉拥堵,不方便人流疏散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模块化前厅,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9]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0010]包括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电梯井道预装模块,位于最顶部所述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的顶端设有电梯轿厢预装模块,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电梯井道预装模块以及电梯轿厢预装模块的后端均安装有前厅预装模块。
[00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厅预装模块具体为六块板件组成的立方体框架,六块所述板件分别为三号底板、二号顶板、三号背板、前板以及两个三号侧板。
[00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号底板固定设置于两个三号侧板底部,所述二号顶板固定设置于两个三号侧板顶部。
[00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最底部的两个所述三号侧板中的其中一个三号侧板上安装有进出门,其他所述三号侧板上均安装有窗户。
[00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号底板顶部设有位于两个三号侧板前端的三号背板,所述三号背板的底部安装有层门。
[001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号底板顶部设有位于两个三号侧板后端的前板。
[001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板底端的中部开设有通道口,所述通道口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
[001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板内部的顶端设有防护机构。
[001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滑槽内部顶端的圆轴,所述圆轴上固定绕设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的端部延伸进通道口。
[001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卷帘门固定连接有位于通道口内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前端以及后端固定嵌设有位于移动块内部的警示灯。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0022]1.通过设置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电梯轿厢预装模块以及前厅预装模块,在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电梯轿厢预装模块后端对应安装好前厅预装模块,根据楼层数选取对应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的组数,若干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依次安装于缓冲底座上,电梯轿厢预装模块安装于最顶层的电梯井道预装模块上,将前厅预装模块的前板拼接原有建筑的通道,避免了原建筑疏散空间或无障碍空间不足的缺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块化电梯未设置前厅导致老旧小区内主要道路交叉拥堵,不方便人流疏散的问题;
[0023]2.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当发生火灾时,处于前厅预装模块内部且无法逃生的人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卷帘门关上隔绝火源,在卷帘门关上的同时,电机会带动风扇转动,电磁阀会打开,并将液氮容器内的液氮洒出,风扇将液氮通过出气槽吹出,液氮变成气体中吸热可以给卷帘门降温,避免前厅预装模块内部温度过高,液氮变成气体过程中体积膨胀很多倍,可以将火势推走,而且二氧化碳气体将防火门区域的氧气挤走后,造成该区域氧气含量降低,实现灭火,实现了增加救援人员的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前厅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前厅中电梯井道预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前厅中电梯轿厢预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前厅中前厅预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前厅中防护机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前厅中防护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标示:
[0031]1、缓冲底座;
[0032]2、电梯井道预装模块;201、一号钢结构框架;202、一号背板;203、一号侧板;
[0033]3、电梯轿厢预装模块;301、二号钢结构框架;302、二号背板;303、二号侧板;304、一号顶板;305、曳引机;306、防护架;307、轿厢主体;
[0034]4、前厅预装模块;401、三号侧板;402、三号底板;403、二号顶板;404、三号背板;
405、前板;406、滑槽;
[0035]5、防护机构;501、液氮容器;502、电磁阀;503、电机;504、连轴;505、皮带轮;506、风扇;507、出气槽;508、圆轴;509、传动皮带;510、卷帘门;511、移动块;512、警示灯;513、距离感应器;514、过滤网;515、伸缩杆;516、刀片;
[0036]6、应急灯条;
[0037]7、排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9]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前厅,包括缓冲底座(1),所述缓冲底座(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电梯井道预装模块(2),位于最顶部所述电梯井道预装模块(2)的顶端设有电梯轿厢预装模块(3),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电梯井道预装模块(2)以及电梯轿厢预装模块(3)的后端均安装有前厅预装模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前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厅预装模块(4)具体为六块板件组成的立方体框架,六块所述板件分别为三号底板(402)、二号顶板(403)、三号背板(404)、前板(405)以及两个三号侧板(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前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底板(402)固定设置于两个三号侧板(401)底部,所述二号顶板(403)固定设置于两个三号侧板(401)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前厅,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部的两个所述三号侧板(401)中的其中一个三号侧板(401)上安装有进出门,其他所述三号侧板(401)上均安装有窗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前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玮莹陈泉杨海峰朱梦赟黄铁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集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