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9983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及其生产方法,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5%~0.15%,Mn:1.0%~2.0%,Si:0.2%~1.2%,Al:0.5%~5.0%,P≤0.01%,S≤0.01%,N≤0.005%,Ca:0.005%~0.100%,Mg:0.002%~0.100%,且Al/Si:2.0~10.0;Ca+Mg:0.05%~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中薄板坯连铸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光整;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钢的屈服强度≥330MPa,抗拉强度≥590MPa,A50断后伸长率≥30%,扩孔率≥60%;满足汽车的低成本和优异延展和成形性能的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行业,对车身轻量化、排放限制、安全标准均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汽车行业对成形性高的零配件需求越来越多。传统双相钢难以满足高拉延性的复杂冲杯件要求,TRIP钢由于高合金含量带来昂贵的生产成本而限制了其广泛使用。DH钢是Dual Phase Steels with Improved Formability的英文简称,最早由2016年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VDA239

100冷成形钢板标准中提及。DH钢由于引入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而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可以克服DP钢和TRIP钢在上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使得其在未来钢材应用市场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0003]专利文献CN 111979490A公开了一种高延展、高成形性能冷轧DH590钢及其生产方法,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0.08%~0.14%、Si:0.35%~0.75%、Mn:1.2%~2.2%、Als:0.02%~0.50%、Cr:0.03%~0.45%,Mo:0.02%~0.25%,P≤0.01%,S≤0.01%,Nb≤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该专利技术生产出强度级别590MPa级冷轧DH钢,其延展和成形性能优异,然而Cr、Mo和Nb等贵金属的大量使用将显著提高该专利技术产品的合金成本,且采用传统冷轧

连退工艺,生产工序十分复杂繁琐。
[0004]专利文献CN105274432B公开了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0.06%~0.12%、Si:0.02%~0.10%、Mn:1.40%~2.00%、P:≤0.015%、S:≤0.010%、Al:0.02%~0.10%、N:≤0.0050%,Nb:0.015%~0.045%、Ti:0.020%~0.055%并且满足0.035%≤Nb+Ti≤0.100%,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杂质。该专利技术生产出强度级别600MPa级冷轧双相钢,具有高屈强比和高塑性特征,然而该专利技术采用传统冷轧

连退的生产工艺,其工序复杂且该DP产品与DH钢存在本质区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及其生产方法,在满足产品基础性能指标的同时,既可降低合金成本,也能缩短在传统产线的生产流程,该专利技术技术可以为广大钢铁公司和汽车厂家在降本增效上提供可靠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5%~0.15%,Mn:1.0%~2.0%,Si:0.2%~1.2%,Al:0.5%~5.0%,P≤0.01%,S≤0.01%,N≤0.005%,Ca:0.005%~0.100%,Mg:0.002%~0.100%,且Al/Si:2.0~10.0;Ca+Mg:0.05%~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所述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少量贝氏体组织;其中,上述显
微组织按体积百分比计如下:铁素体40%~80%,马氏体10%~30%,残余奥氏体4%~15%。
[0009]所述钢的屈服强度≥330MPa,抗拉强度≥590MPa,A50断后伸长率≥30%,扩孔率≥60%;满足汽车的低成本和优异延展和成形性能的要求。
[0010]本专利技术成分设计理由如下:
[0011]C:碳元素通过固溶强化来保障钢材的强度要求,足量的碳元素有助于稳定奥氏体,进而改进了钢材的成形性能。C元素含量过低,不能获得本专利技术中钢材的力学性能;含量过高会使钢材脆化,存在延迟断裂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将C元素的含量控制为0.05%~0.15%。
[0012]Mn:锰元素是钢中的奥氏体稳定元素,可以扩大奥氏体相区,降低钢的临界淬火速度,同时,还可以细化晶粒,有助于固溶强化来提高强度。Mn元素含量过低,过冷奥氏体不够稳定,降低钢板的塑性和韧性等加工性能;Mn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钢板焊接性能变差,且生产成本上升,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将Mn元素含量控制为1.0%~2.0%。
[0013]Si:硅元素在铁素体中具有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确保钢材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Si还可以抑制残余奥氏体分解和碳化物析出,减少钢中的夹杂。Si元素含量过低,起不到强化的作用;Si元素含量过高,会降低钢板的表面质量以及焊接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将Si元素的含量控制为0.2%~1.2%。
[0014]Al:铝元素有助于钢液脱氧。还可以抑制残余奥氏体分解和碳化物析出,并加速贝氏体转变来提高协调变形能力。Al元素含量过高,不仅会提高生产成本,还会导致连铸生产困难等。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将Al元素含量的范围控制在0.5%~5.0%,且满足Al/Si:2.0~10.0。
[0015]P:P元素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严重降低钢材的塑性及变形性能,其含量越低越好。考虑到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将P元素含量控制在P≤0.01%。
[0016]S:S元素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严重影响钢材的成形性,其含量越低越好。考虑到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将S元素含量控制在S≤0.01%。
[0017]N:N元素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严重影响钢材的综合性能,其含量越低越好。考虑到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将N元素含量控制在N≤0.005%。
[0018]Ca:少量钙元素的添加是因为Ca元素价格低廉,将其加入母合金中可用作脱氧剂和孕育剂,起到微合金化作用进而可以显著细化晶粒,提高钢材塑性和焊接性能等综合性能;同时Ca元素具有良好的脱硫效果,可改变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数量和形态,能改善抗氢致裂纹性能和抗层状撕裂性能,可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为了控制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将Ca元素含量控制在0.005%~0.100%。
[0019]Mg:镁元素在钢铁中是一种良好的脱氧剂、脱硫剂和球化剂,Mg能使钢中夹杂物数量减少、尺寸变小、分布均匀、形态改善。微量镁能改善DH钢的碳化物尺寸及分布,促进碳化物颗粒细小均匀。为了控制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将Mg元素含量控制在0.002%~0.100%,且满足Ca+Mg:0.05~0.20%。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二是提供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及其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中薄板坯连铸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光整;
[0021]转炉冶炼:通过转炉进行冶炼,得到按质量百分比计,满足下述成分要求的钢水,
C:0.05%~0.15%,Mn:1.0%~2.0%,Si:0.2%~1.2%,Al:0.5%~5.0%,P≤0.01%,S≤0.01%,N≤0.005%,Ca:0.005%~0.100%,Mg:0.002%~0.100%,其中Al/Si: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其特征在于,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5%~0.15%,Mn:1.0%~2.0%,Si:0.2%~1.2%,Al:0.5%~5.0%,P≤0.01%,S≤0.01%,N≤0.005%,Ca:0.005%~0.100%,Mg:0.002%~0.100%,且Al/Si:2.0~10.0;Ca+Mg:0.05%~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屈服强度≥330MPa,抗拉强度≥590MPa,A50断后伸长率≥30%,扩孔率≥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其中,上述显微组织按体积百分比计如下:铁素体40%~80%,马氏体10%~30%,残余奥氏体4%~15%。4.一种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短流程低成本冷轧DH590钢的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中薄板坯连铸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坤刘仁东林利郭金宇张南孙树华徐荣杰孟静竹张峰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