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71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通过对A32级船用中厚板成分及其轧制工艺进行局部优化,降低坯料加热温度减少煤气消耗,采用常规轧制工艺缩短吨钢轧制时间,提高了轧制效率和轧制节奏,进而缩短了坯料在加热炉内的总加热时间,进一步起到了降低吨钢煤气消耗的目的。吨钢煤气消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轧制
,涉及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具体为利用炉卷轧机生产厚度规格为6

16mm A32级船用中厚板时提高轧制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钢铁冶金工业进入迅猛发展阶段。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改进和创新,当前中厚板产品的生产工艺比较成熟,生产过程控制朝向标准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品质稳定性大幅度提升,我国的钢铁产量已能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钢铁产能提升的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给环保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尤其是船用中厚板产品,近年来其市场恶性化竞争逐渐显现。为此,今后中厚板产品尤其是船板的生产,急需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压缩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的中厚板炉卷轧线特点,针对6

16mm厚度规格A32级船用中厚板进行成分及轧制工艺的优化,提高轧制效率,同时降低吨钢轧制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32级船用中厚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18%, Mn:0.8%

1.6%,P≤0.04%,S≤0.04%,Si≤0.50%,Nb≤0.05%,Ni≤0.4%, Cr≤0.2%, Cu≤0.35%,Mo≤0.08%,V≤0.1%,Ti≤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轧钢工艺采用非TMCP工艺,通过控制坯料加热制度,使钢板终轧温度命中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轧制完成后进入层流冷却系统降温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其中,坯料加热制度为:总在炉时间≥90min,均热时间≥21min,温度均匀性≤15℃,出炉温度:1100℃

1160℃;钢板目标终轧温度为810℃
±
20℃,冷却后目标温度为620℃

700℃。
[0005]优选地,所述A32级船用中厚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14%

0.18%, Mn:1.0%

1.6%,P≤0.02%,S≤0.01%,Si:0.10%

0.30%,Nb≤0.05%,Ni≤0.1%, Cr≤0.1%, Cu≤0.1%,Mo≤0.08%,V≤0.1%,Ti≤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6]优选地,坯料出炉后经过粗除鳞—精除鳞—轧制—矫直工序,轧制工序第1、2、6道次对轧件上下表面进行再次除鳞。
[0007]优选地,钢板拉伸断面伸长率≥22%、抗拉强度为440

570 MPa之间、屈服强度≥315 MPa、冲击值≥31。
[0008]优选地,生产投用的坯料规格限定为:厚度150mm;宽度≤3200mm;长度≤17600mm。
[0009]优选地,生产的钢板规格限定为:厚度:6

18mm;宽度:1600

3150mm;长度:5

24m。
[00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A32级船用中厚板成分及其轧制工艺进行了局部优化,得到的钢板性能
符合技术要求,主要成分范围要求如下:C≤0.18%, Mn:0.8%

1.6%,P≤0.04%,S≤0.04%,Si≤0.50%,Nb≤0.05%,Ni≤0.4%, Cr≤0.2%, Cu≤0.35%,Mo≤0.08%,V≤0.1%,Ti≤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轧制工艺方面,采用非TMCP工艺,即采用常规轧制方案轧制,通过控制坯料加热温度,使钢板终轧温度命中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轧制完成后进入层流冷却系统降温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通过降低坯料加热温度(正常加热温度:1200
±
30℃)减少了煤气消耗,通过常规轧制工艺缩短了吨钢轧制时间,提高了轧制效率和轧制节奏,进而缩短了坯料在加热炉内的总加热时间,进一步起到了降低吨钢煤气消耗的目的,且最终得到的钢板性能与采用现有TMCP工艺生产时相同,产品整体质量满足技术要求。据测算,成分和工艺优化后中厚板炉卷轧线轧制6

18mm厚度规格A32级船板时,轧钢效率可提高15%

20%,吨钢生产成本可降低5%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近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2]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所使用的坯料化学成分如下:C:0.16%, Mn:1.17%,P:0.02%,S:0.01%,Si:0.21%,Nb:0.003%,Ni:0.02%, Cr:0.03%,Cu:0.04%,Mo:0.003%,V:0.001%,Ti:0.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3]轧钢工艺采用非TMCP工艺,通过控制坯料加热制度,使钢板终轧温度命中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轧制完成后进入层流冷却系统降温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 。投用坯料的尺寸为150mm
×
3175mm
×
8219mm,加热过程的坯料入炉温度152℃,出炉温度1153℃,在炉总时间129min,均热时间≥21min,温度均匀性≤15℃。生产的钢板尺寸为16mm
×
3090mm
×
12240mm。
[0014]坯料出炉后通过辊道传输,首先进入除鳞箱,对上下表面进行粗除鳞,粗除鳞结束后通过辊道快速传输到轧机区域,进入轧制阶段。轧件由四辊可逆式炉卷轧机进行往复且连续轧制,轧制过程中在1、2、6道次对轧件上下表面再次除鳞,经过11道次的轧制后,轧件温度为815℃。
[0015]轧制完成后轧件进入层流冷却系统,轧件冷却后温度为662℃,通过辊道传输到在线热矫直机区域进行矫直。矫直完成后的轧件上冷床,通过剪切、取样、喷印、表检、等工序,最终获得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并入库。钢板性能满足:钢板拉伸断面伸长率≥22%、抗拉强度为440

570 MPa之间、屈服强度≥315 MPa、冲击值≥31。
[0016]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所使用的坯料化学成分如下:C:0.17%, Mn:1.2%,P:0.02%,S:0.01%,Si:0.15%,Nb:0.003%,Ni:0.02%, Cr:0.05%,Cu:0.04%,Mo:0.003%,V:0.001%,Ti: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7]轧钢工艺采用非TMCP工艺,通过控制坯料加热制度,使钢板终轧温度命中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轧制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32级船用中厚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18%, Mn:0.8%

1.6%,P≤0.04%,S≤0.04%,Si≤0.50%,Nb≤0.05%,Ni≤0.4%, Cr≤0.2%, Cu≤0.35%,Mo≤0.08%,V≤0.1%,Ti≤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轧钢工艺采用非TMCP工艺,通过控制坯料加热制度,使钢板终轧温度命中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轧制完成后进入层流冷却系统降温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其中,坯料加热制度为:总在炉时间≥90min,均热时间≥21min,温度均匀性≤15℃,出炉温度:1100℃

1160℃;钢板目标终轧温度为810℃
±
20℃,冷却后目标温度为620℃

7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A32级船用中厚板轧制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32级船用中厚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C:0.14%

0.18%, Mn:1.0%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思宇成康荣倪卫莹欧金雄刘自扬邓建中李睿鑫周新峰王寅陈任忠单承勤肖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