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86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纤维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包括基板、导向辊和调节辊,基板正面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导向辊,基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滑槽,每个滑槽的内部均焊接有两个固定杆,调节辊的背面安装有可在固定杆表面上下滑动的升降组件,基板的背面安装有可为升降组件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其在对再生复合纤维进行拉伸牵引时,通常是采用单个调节辊来调节再生复合纤维的曳引张力,使得对复合纤维纺丝的拉伸牵引效果较为不佳,且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往往不设有刻度条,不方便操作人员对装置曳引张力的限度进行观察,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使用的问题。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纤维生产
,具体是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再生复合纤维是指用废弃的合成纤维原料熔融或溶解再加工成的纤维,首先对废料进行适当地收集、分类和净化,再加以处理,使其达到纺织原料质量标准,再生复合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除柔性复合纤维的张力,通常是使用曳引张力装置进行作业,曳引张力装置是在后纺流程中处于热定型机与切断机之间的设备,主要起到对纺丝拉伸牵引的作用。
[0003]现有的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其在对再生复合纤维进行拉伸牵引时,通常是采用单个调节辊来调节再生复合纤维的曳引张力,使得对复合纤维纺丝的拉伸牵引效果较为不佳,且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往往不设有刻度条,不方便操作人员对装置曳引张力的限度进行观察,不利于人们的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包括基板、导向辊和调节辊,所述基板正面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导向辊,所述基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焊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调节辊的背面安装有可在固定杆表面上下滑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基板的背面安装有可为升降组件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所述基板的正面位于滑槽的一侧对应设有刻度条。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升降块和齿板,所述升降板的正面与调节辊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背面一体连接有贯穿滑槽的升降块,且升降块可在滑槽内部固定杆的表面上下滑动,所述升降块背面的一侧与齿板的一侧焊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辊的背面通过轴承与基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辊的背面与升降板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辊的背面通过轴承与基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辊的背面与升降板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架、电机和齿轮,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基板的背面,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和电机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齿轮的中部连接,所述齿轮的两侧均与齿板的一侧相啮合。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的背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带动升降组件和调节辊上下移动,能够调节两个调节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调节再生复合纤维的曳引张力,采用两组调节辊相对上下移动来代替单一的调节辊上下移动,能够加强对再生复合纤维丝线的拉伸牵引效果,在每个调节辊的一侧对应设有刻度条,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观察两组调节辊的相对距离,从而方便调控再生复合纤维丝线曳引张力的限度,解决了现有的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其在对再生复合纤维进行拉伸牵引时,通常是采用单个调节辊来调节再生复合纤维的曳引张力,使得对复合纤维纺丝的拉伸牵引效果较为不佳,且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往往不设有刻度条,不方便操作人员对装置曳引张力的限度进行观察,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13]2、本技术中,安装支撑架为电机提供支撑,利用电机通过连接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两侧的齿板相对、升降块和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带动调节辊上下移动,能够调节两个调节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调节再生复合纤维的曳引张力,通过设置指示箭头,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观察调节辊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A处放大图。
[0018]图中:1、基板;2、导向辊;3、调节辊;4、滑槽;5、固定杆;6、升降组件;61、升降板;62、升降块;63、齿板;7、驱动组件;71、支撑架;72、电机;73、齿轮;8、刻度条;9、指示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包括基板1、导向辊2和调节辊3,基板1正面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导向辊2,基板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滑槽4,每个滑槽4的内部均焊接有两个固定杆5,调节辊3的背面安装有可在固定杆5表面上下滑动的升降组件6,基板1的背面安装有可为升降组件6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7,基板1的正面位于滑槽4的一侧对应设有刻度条8。
[0021]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再生复合纤维丝线的一端从左侧导向辊2的顶部穿过,下部调节辊3的底部绕过,上部调节辊3的顶部绕过,最终从右侧导向辊2的底部穿出,启动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带动升降组件6在滑槽4内部固定杆5的表面相对上下移动,升降组件6带动调节辊3上下移动,能够调节两个调节辊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调节再生复合纤维的曳引张力,采用两组调节辊3相对上下移动来代替单一的调节辊3上下移动,能够加强对再生复合纤维丝线的拉伸牵引效果,在每个调节辊3的一侧对应设有刻度条8,能够方便操作人
员观察两组调节辊3的相对距离,从而方便调控再生复合纤维丝线曳引张力的限度。
[0022]请参阅图2~4,升降组件6包括升降板61、升降块62和齿板63,升降板61的正面与调节辊3的背面转动连接,升降板61的背面一体连接有贯穿滑槽4的升降块62,且升降块62可在滑槽4内部固定杆5的表面上下滑动,升降块62背面的一侧与齿板63的一侧焊接,导向辊2的背面通过轴承与基板1的正面转动连接,调节辊3的背面与升降板61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升降板61的一侧焊接有指示箭头9,指示箭头9远离升降板61的一端延伸至刻度条8的正面,驱动组件7包括支撑架71、电机72和齿轮73,支撑架71安装在基板1的背面,支撑架71的顶部和电机7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电机7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齿轮73的中部连接,齿轮73的两侧均与齿板63的一侧相啮合,支撑架71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的背面。
[002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撑架71为电机72提供支撑,启动电机72,电机72通过连接杆带动齿轮73转动,齿轮73带动两侧的齿板63相对上下移动,齿板63带动升降块62上下移动,升降块62带动升降板61上下移动,升降板61带动调节辊3上下移动,能够调节两个调节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包括基板(1)、导向辊(2)和调节辊(3),所述基板(1)正面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导向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前后贯通的滑槽(4),每个所述滑槽(4)的内部均焊接有两个固定杆(5),所述调节辊(3)的背面安装有可在固定杆(5)表面上下滑动的升降组件(6),所述基板(1)的背面安装有可为升降组件(6)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7),所述基板(1)的正面位于滑槽(4)的一侧对应设有刻度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复合纤维纺丝曳引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升降板(61)、升降块(62)和齿板(63),所述升降板(61)的正面与调节辊(3)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61)的背面一体连接有贯穿滑槽(4)的升降块(62),且升降块(62)可在滑槽(4)内部固定杆(5)的表面上下滑动,所述升降块(62)背面的一侧与齿板(63)的一侧焊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堂喻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