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81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包括板换、一次侧进水阀组、一次侧回水阀组、水泵和采暖出水阀,一次侧进水阀组包括热源进阀和采暖阀一,一次侧回水阀组包括热源回阀和采暖阀二,热源进阀、采暖阀一、热源回阀和采暖阀二连通板换,热源进阀包括热源进口,热源回阀包括热源回口,采暖出水阀包括采暖出口,水泵连通采暖回口,热源进口、热源进阀、板换、热源回阀和热源回口形成供热源循环水流通的通道,采暖回口、水泵、采暖阀二、板换、采暖阀一、采暖出水阀和采暖出口形成供采暖循环水流通的通道,热源循环水和采暖循环水在板换完成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户采暖与主管道供热进行隔离,安全可靠,可实现舒适的采暖调温控制目的。可实现舒适的采暖调温控制目的。可实现舒适的采暖调温控制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暖写字楼或商业楼,为确保高楼层采暖效果,通常主管道静压很大,有些甚至达到6bar以上,导致管路承压过大,对于用户来说,容易出现因压力过大而造成户内管路爆管等不良现象。为避免造成爆管,有些地区集中供暖写字楼或商业楼只能放弃地暖采暖方式,而采用相对承压更高的风盘,但风盘采暖舒适度差。
[0003]集中供暖的生活小区,同样由于主管静压过大,经销商采取入户前外接板换或外接平衡阀的方式,以满足入户地暖采暖压力需求。但通常由于经销商拼凑加工不专业(板换、平衡阀等均分别采购,拼凑式安装),造成采暖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使用户采暖与主管道供热进行隔离,安全可靠,同时可实现舒适的采暖调温控制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包括板换、一次侧进水阀组、一次侧回水阀组、水泵和采暖出水阀,所述一次侧进水阀组包括不连通的热源进阀和采暖阀一,所述一次侧回水阀组包括不连通的热源回阀和采暖阀二,所述热源进阀、采暖阀一、热源回阀和采暖阀二均连通板换,所述热源进阀包括热源进口,所述热源回阀包括热源回口,所述采暖出水阀包括采暖出口,所述水泵连通采暖回口,所述热源进口、热源进阀、板换、热源回阀和热源回口形成供热源循环水流通的通道,所述采暖回口、水泵、采暖阀二、板换、采暖阀一、采暖出水阀和采暖出口形成供采暖循环水流通的通道,所述热源循环水和采暖循环水无接触且在板换完成热交换。
[0007]还包括三通阀和混水阀,所述三通阀的端口一连通水泵的出口端,三通阀的端口二通过管路一连通采暖阀二,三通阀的端口三通过管路三连通混水阀的端口一,所述混水阀的端口二通过管路二连通采暖阀一,混水阀的端口三连通采暖出水阀,所述混水阀的端口一和端口二为进水端,混水阀的端口三为出水端。
[0008]所述采暖回口、水泵、三通阀、管路一、采暖阀二、板换、采暖阀一、管路二、混水阀、采暖出水阀和采暖出口形成供采暖循环水流通的通道,所述采暖回口、水泵、三通阀、管路三、混水阀、采暖出水阀和采暖出口形成供采暖循环水流通的通道,所述管路二和管路三的采暖循环水在混水阀处混合。
[0009]还包括差压水流开关阀,所述采暖回口、水泵、三通阀、管路一、采暖阀二、板换、采暖阀一、管路二、混水阀、差压水流开关阀、采暖出水阀和采暖出口形成供采暖循环水流通的通道,所述采暖回口、水泵、三通阀、管路三、混水阀、差压水流开关阀、采暖出水阀和采暖出口形成供采暖循环水流通的通道,所述管路二和管路三的采暖循环水在混水阀处混合。
[0010]所述差压水流开关阀安装于采暖出水阀。
[0011]所述热源回阀连通有一次侧泄水阀。
[0012]所述采暖出水阀包括补水阀,所述采暖出水阀包括进水口,通过补水阀可控制进水口和采暖出口的连通或关断,当进水口和采暖出口连通时,从进水口进入的自来水混合到采暖循环水。
[0013]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通过管路四连通采暖出水阀。
[0014]还包括包覆在外围的箱体,所述热源进口、热源回口、采暖回口、采暖出口、补水阀和进水口均延伸出箱体。
[0015]所述热源进阀安装有热源进口温度探头,所述采暖阀一安装有手动排气阀,所述水泵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所述三通阀安装有采暖回水温度探头,所述混水阀和采暖出水阀之间的管路安装有采暖出水温度探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一、水水隔离:使用户采暖与主管道供热进行隔离,用户只取热不取水,既安全,又可靠。
[0018]二、主供节能:系统只需要主管道循环(即一次侧主管道循环),不再需要计算用户使用流量,可减少主供最大输出,减少设备投入,且主供输出小,经济、节能。
[0019]三、混水控温:避免超温,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则进入回水内循环工作模式。
[0020]四、步进调温:可根据设定,调节进水与回水的比例,采用步进电机精准调节,实现采暖步进调温的目的。
[0021]五、板换泄水与冲洗:切断外部热源,可对一次侧进行泄水,或通过一次侧泄水阀进行反向冲洗。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去掉箱体的立体图一;
[0024]图3为本技术去掉箱体的立体图二;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在采暖工作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7]图中:板换1、一次侧进水阀组2、热源进阀21、热源进口温度探头211、热源进口212、采暖阀一22、手动排气阀221、一次侧回水阀组3、热源回阀31、一次侧泄水阀311、热源回口312、采暖阀二32、水泵4、压力传感器41、安全阀42、采暖回口43、三通阀5、采暖回水温度探头51、管路一52、混水阀6、管路二61、管路三62、采暖出水阀7、采暖出水温度探头71、差压水流开关阀72、补水阀73、进水口74、采暖出口75、膨胀水箱8、管路四81、箱体9、热源循环水91、采暖循环水92、自来水9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包括板换1、一次侧进水阀组2、一次侧回水阀组3、水泵4、采暖出水阀7、三通阀5、混水阀6、差压水流开关阀72、膨胀水箱8,板换1两侧
分别安装一次侧进水阀组2和一次侧回水阀组3。
[0030]所述一次侧进水阀组2包括不连通的热源进阀21和采暖阀一22,所述一次侧回水阀组3包括不连通的热源回阀31和采暖阀二32,此处的不连通代表其内部水路是不连通的。
[0031]所述热源进阀21、采暖阀一22、热源回阀31和采暖阀二32均连通板换1,板换1具有4个口,以图5为参照方向,分别为左上口、左下口、右上口、右下口(此为现有技术),热源进阀21连通左上口,热源回阀31连通左下口,采暖阀一22连通右上口,采暖阀二32连通右下口,左上口和左下口连通供热源循环水91流通,右上口和右下口连通供采暖循环水92流通。热源循环水91来自
技术介绍
中集中供暖的热源。
[0032]所述热源进阀21包括热源进口212,所述热源回阀31包括热源回口312,所述热源进口212、热源进阀21、板换1、热源回阀31和热源回口312形成供热源循环水91流通的通道。
[0033]所述采暖出水阀7包括采暖出口75,所述水泵4连通采暖回口43,采暖出口75即从该处进入室内的采暖系统的入口,采暖回口43即室内的采暖系统的出口回到本实施例的装置。
[0034]参照图2,所述三通阀5的端口一连通水泵4的出口端,三通阀5的端口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换(1)、一次侧进水阀组(2)、一次侧回水阀组(3)、水泵(4)和采暖出水阀(7),所述一次侧进水阀组(2)包括不连通的热源进阀(21)和采暖阀一(22),所述一次侧回水阀组(3)包括不连通的热源回阀(31)和采暖阀二(32),所述热源进阀(21)、采暖阀一(22)、热源回阀(31)和采暖阀二(32)均连通板换(1),所述热源进阀(21)包括热源进口(212),所述热源回阀(31)包括热源回口(312),所述采暖出水阀(7)包括采暖出口(75),所述水泵(4)连通采暖回口(43),所述热源进口(212)、热源进阀(21)、板换(1)、热源回阀(31)和热源回口(312)形成供热源循环水(91)流通的通道,所述采暖回口(43)、水泵(4)、采暖阀二(32)、板换(1)、采暖阀一(22)、采暖出水阀(7)和采暖出口(75)形成供采暖循环水(92)流通的通道,所述热源循环水(91)和采暖循环水(92)无接触且在板换(1)完成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5)和混水阀(6),所述三通阀(5)的端口一连通水泵(4)的出口端,三通阀(5)的端口二通过管路一(52)连通采暖阀二(32),三通阀(5)的端口三通过管路三(62)连通混水阀(6)的端口一,所述混水阀(6)的端口二通过管路二(61)连通采暖阀一(22),混水阀(6)的端口三连通采暖出水阀(7),所述混水阀(6)的端口一和端口二为进水端,混水阀(6)的端口三为出水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单采暖混水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回口(43)、水泵(4)、三通阀(5)、管路一(52)、采暖阀二(32)、板换(1)、采暖阀一(22)、管路二(61)、混水阀(6)、采暖出水阀(7)和采暖出口(75)形成供采暖循环水(92)流通的通道,所述采暖回口(43)、水泵(4)、三通阀(5)、管路三(62)、混水阀(6)、采暖出水阀(7)和采暖出口(75)形成供采暖循环水(92)流通的通道,所述管路二(61)和管路三(62)的采暖循环水(92)在混水阀(6)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松於君标金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