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定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在支承轴的部件,用来引导轴的旋转运动,并承受由轴传递给机架的载荷,轴承是机械工业使用广泛、要求严格的配套件和基础件,是各种机械的旋转轴或可动部位的支承元件,也是依靠滚动体的滚动实现对主机旋转的支承元件被人们称为机械的关节。
[0003]现有技术加工轴承外圈时,其方法使用无心磨床、托板和砂轮3点支撑外圈,导轮旋转外圈,砂轮旋转进行磨削,在削磨内径面时,通常用磁力将将端面吸附到支撑板,之后使主轴旋转驱动的状态下磨削内镜面。
[0004]但是以上现有磨削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径面的现有技术在不能在使用一种夹具的情况下使磨床完成对轴承的内壁和外壁加工,且磨削使用的磨削装置也不止一种,因此会增加磨削成本,且同时减少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定位工装,解决了因为现有技术在磨削轴承外壁和内壁无法使用一种夹具从而引起磨削成本增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定位工装,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内部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一电机(4)、内螺纹套筒(5)、螺纹杆(6)、固定块(7)、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9)、弹簧(10)、第三滑轨(11)、第一滑块(12)、第一夹紧块(13)、压紧块(44)、第一液压缸(14)、滑杆(15)、第二滑块(16)、第三滑块(17)、第四滑轨(18)、第五滑轨(19)、第二夹紧块(20)、第六滑轨(45)、固定杆(48)和第一气缸(21);所述第一壳体(2)的外壁凹槽滑动卡接有第六滑轨(45),所述第六滑轨(45)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架体(1)内壁,所述第一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1),所述第一气缸(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架体(1)的内部凹槽,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筒(5),所述内螺纹套筒(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块(44),所述压紧块(44)的外壁上下均滑动卡接有第一滑轨(8),所述第一滑轨(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两个所述固定块(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2)的内壁,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滑轨(11),所述固定块(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9),所述第二滑轨(9)与第三滑轨(1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的两侧凹槽分别滑动卡接于第二滑轨(9)的一侧与第三滑轨(1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滑块(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2)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一滑块(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块(13),所述第一夹紧块(13)的外壁贯穿第一壳体(2)的外壁,所述第一壳体(2)远离第一气缸(21)的一侧设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8),所述固定杆(48)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架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4),所述第一液压缸(1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滑轨(19),所述第五滑轨(1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17),所述第三滑块(17)的凹槽滑动卡接有第四滑轨(18),所述第四滑轨(1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3)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五滑轨(19)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四个第二夹紧块(20),四个所述第二夹紧块(20)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夹紧块(2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五滑轨(19)的正面凹槽与第二滑块(16)的背面滑动卡接,所述第二滑块(16)的内壁配合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3)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一侧设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气缸(24)、第三壳体(23)和第七滑轨(22);所述第二气缸(24)固定于架体(1)的一侧凹槽,所述第二气缸(2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23),所述第三壳体(2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七滑轨(22),所述第七滑轨(22)的外壁滑动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有绪,付明利,周秀亮,宁富士,周长健,陈少刚,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宇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