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37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板设置有上模仁,上模仁设置有上模槽,下模板设置有下模仁,下模仁插设有下芯棒,上模仁、上模槽、下模仁、下芯棒组合后构成模腔,上模仁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组件,滑块组件的前端与模腔相组合,滑块组件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反推组件,下模板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多根顶推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设计有效,利用反推组件带动滑块组件移动,实现铅封外壳的抽芯动作,然后通过顶推棒将下模板与下模仁整体往上推动,以实现铅封外壳的脱模,并保证铅封外壳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壳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壳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至图2所示为一种铅封外壳,包括主体01与防伪板02,主体与防伪板一体成型,主体的外形呈圆锥台结构,位于圆锥台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沉孔03,位于圆锥台结构的侧面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04、以及设置于左侧的第二通孔05,第二通孔的中心轴与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相互平行设置。
[0003]鉴于以上叙述的铅封外壳,因其体积偏小,且防伪板的质量要求较高,不能使用顶针进行推顶,故而不能采用原有的传统模式进行脱模,从而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顶出结构,以保证防伪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利用反推组件带动滑块组件移动,实现铅封外壳的抽芯动作,然后通过顶推棒将下模板与下模仁整体往上推动,以实现铅封外壳的脱模,并保证铅封外壳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上模仁,所述的上模仁设置有上模槽,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下模仁,所述的下模仁插设有下芯棒,所述的上模仁、上模槽、下模仁、下芯棒组合后构成模腔,所述的上模仁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的前端与所述模腔相组合,所述的滑块组件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反推组件,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多根顶推棒。
[0006]进一步地,采用上述结构,由上模仁、上模槽、下模仁、下芯棒组合构成模腔,得以成型铅封外壳,待成型完毕后需要脱模时,通过反推组件带动滑块组件背离模腔,可实现位于铅封外壳中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抽芯脱模动作,然后再通过顶推棒的作用,推动下模板整体向上移动,从而实现铅封外壳的整体脱模,以上设计结构,避免了传统模具中采用顶针推顶产品的缺陷,有效地保护了铅封外壳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顶推棒与下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垫板、以及位于下垫板下端的下安装板,所述顶推棒的上端面与下模板的下端面相贴合,下端穿过下垫板、下安装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推棒的下端面位于下安装板的内部,换言之:所述顶推棒的长度尺寸小于下垫板与下安装板的厚度之和。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顶推棒的数量为两根,且对称设置于下模板的左右两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分别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相卡接的多个第一插杆、第二插杆,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
别设置于上模仁的前后两侧,多个所述的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的前端均穿透上模仁后与下芯棒相贴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的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均包括卡块与插针,所述的卡块与插针一体成型,所述的卡块与卡槽相卡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设置具有导向作用的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轨,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设置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块,所述的导向板固定连接于上模板。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反推组件包括多个推块,所述的推块设置具有倾斜角度的斜滑轨,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设置有与斜滑轨滑动连接的斜滑槽,所述的推块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下模板、下垫板后与下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芯棒的上端插设于下模仁中且与模腔相组合,下端穿过下模板后与下垫板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板的上端设置有热流板,所述热流板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板,所述的上安装板设置有与模腔相贯通的注料口。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7]合并时,通过上模仁、上模槽、下模仁、下芯棒组合构成的模腔,得以成型铅封外壳,保证铅封外壳顺利成型。
[0018]分模时,上安装板、热流板、上模板、上模仁同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保证与下模板、下模仁分离,在上模板的带动下,导向板会一起向上移动,因导向板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存在着滑动关系,并且位于反推组件中的多个推块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斜滑轨与斜滑槽,以上所述结构设计,使上模板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会让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背离模腔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抽芯脱模动作;当上模板持续向上移动时,顶推棒在设备的作用下会向上运动,因顶推棒直接连接于下模板中,所以由于顶推棒的作用,使下模板与下模仁整体向上移动,然而,下芯棒与下垫板固定连接,所以在下模板与下模仁的推动下,位于铅封外壳中的沉孔与下芯棒脱离,从而使铅封外壳整体实现脱模,以此可避免传统模具采用顶针脱模的缺陷,保证位于铅封外壳中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
[001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设计有效,利用反推组件带动滑块组件移动,实现铅封外壳的抽芯动作,然后通过顶推棒将下模板与下模仁整体往上推动,以实现铅封外壳的脱模,并保证铅封外壳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反推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滑块组件实现背离或朝向模腔移动,从而达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成型与抽芯脱模;另外,通过顶推棒推动下模板与下模仁的整体移动,确保铅封外壳在脱模时,被顶出时所受力的面是整体的,从而分散了顶出力,有效地保证铅封外壳的主体与防伪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铅封外壳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铅封外壳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5为上模仁与滑块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6为上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
[0028]1、上安装板;2、热流板;3、上模板;4、上模仁;5、滑块组件;6、下模仁;7、下模板;8、下芯棒;9、固定板;10、反推组件;11、顶推棒;12、下垫板;13、下安装板;
[0029]41、上模槽;51、第一滑块;52、第二滑块;53、第一插杆;54、第二插杆;55、卡槽;56、卡块;57、插针;58、导向板;101、推块;102、注料口;
[0030]581、导轨;1011、斜滑轨;511、斜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3、下模板7,上模板3设置有上模仁4,上模仁4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3)、下模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3)设置有上模仁(4),所述的上模仁(4)设置有上模槽(41),所述的下模板(7)设置有下模仁(6),所述的下模仁(6)插设有下芯棒(8),所述的上模仁(4)、上模槽(41)、下模仁(6)、下芯棒(8)组合后构成模腔,所述的上模仁(4)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组件(5),所述滑块组件(5)的前端与所述模腔相组合,所述的滑块组件(5)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反推组件(10),所述的下模板(7)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多根顶推棒(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棒(11)与下模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7)的下端设置有下垫板(12)、以及位于下垫板(12)下端的下安装板(13),所述顶推棒(11)的上端面与下模板(7)的下端面相贴合,下端穿过下垫板(12)、下安装板(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棒(11)的下端面位于下安装板(13)的内部,换言之:所述顶推棒(11)的长度尺寸小于下垫板(12)与下安装板(13)的厚度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棒(11)的数量为两根,且对称设置于下模板(7)的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封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组件(5)包括第一滑块(51)、第二滑块(52)、以及分别与第一滑块(51)、第二滑块(52)相卡接的多个第一插杆(53)、第二插杆(54),所述的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分别设置于上模仁(4)的前后两侧,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四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德盛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