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及改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247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输送装置上的输送土的含水率和湿重的测量单元以及控制输送装置的控制单元。然后,控制单元分别测量单元测量第一组输送土和第二组输送土的含水率和湿重,并控制输送装置将第一组输送土和第二组输送土送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使得第一输送土和第二输送土混合成的第三输送土的平均含水率达到土质目标值,使得第三输送土可直接投入建筑使用。另外,该土质改良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传送带上输送的输送土含水率和重量,通过搅拌混合后获得的测量结果来调节土壤的含水率。含水率。含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及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及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产生大量的建筑渣土,而长期的填埋处理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二次污染,建筑渣土资源化再利用迫在眉睫。其中一种渣土资源化利用方式是将建筑渣土用作建筑材料。不过,建筑渣土的含水率不稳定,直接将建筑渣土与水硬性材料混合搅拌形成的固化土,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已往的建筑渣土的含水率调节技术是先把建筑渣土送入曝气室中曝气,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曝气室中的供水装置加水搅拌混合,使其达到目标含水率。但是该技术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并且没有按细粒土含量对土壤进行分类,简单的加水搅拌之后,水分可能存在流失,进而无法保证建筑渣土的含水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及改良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能保证建筑渣土的含水率。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系统、第二输送系统和混合系统;
[0005]其中,第一输送系统包括第一料斗、第一传送带、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一带式秤;所述第一传送带用来输送从第一料斗中输出的土壤S1,并且通过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一带式秤连续地测量土壤S1的湿重和平均含水率;
[0006]第二输送系统包括第二料斗、第二传送带、第二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二带式秤;所述第二传送带用来输送从第二料斗中输出的土壤S2,并且通过第二传送带上的第二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二带式秤连续地测量土壤S2的湿重和平均含水率;
[0007]所述混合系统包括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搅拌器和第三含水率测量装置;第三传送带将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输送的土壤S1和S2输送到搅拌器;在搅拌器中,土壤S1和S2被混合搅拌成为混合土S3;通过第三含水率测量装置连续测量混合土S3的平均含水率,同时通过第四传送带输送混合土S3。
[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含水率测量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方法,使用如上所述装置,并包括如下步骤:
[0010]1)进行土质判别:将土壤按照含水率和细粒土含量的不同分为A~D组四种类型;A组含水率为0

12%,细粒土含量为0

16%;B组含水率为12

35%,细粒土含量为16

45%;C组含水率为35

75%,细粒土含量为45%以上;D组为含水率为75%以上;
[0011]2)使用含水率大的C组作为第1组;控制单元执行控制第一料斗、第一传送带和第
三传送带,并通过第一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输送从第一料斗排出的土壤S1;
[0012]3)控制单元获取在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中测量的含水率和在第一带式秤中测量的湿重;控制单元将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到第一带式秤的距离除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计算出时间差,将含水率与湿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0013]4)控制单元将在第一带式秤中测量的湿重与第一组重量目标值进行比较:
[0014]41)如果第一组的重量目标值未达到,则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输送系统重复步骤2;
[0015]42)如果到达第一组的重量目标值时,控制单元16指示料斗4和传送带6的停止运行;控制单元使用记录在存储器中的含水率和湿重计算土壤S1的平均含水率Wa1;
[0016]5)使用含水率小、偏差也小的A组作为第2组;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料斗、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并通过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输送从第二料斗排出的土壤S2;
[0017]6)控制单元获取在第二含水率测量装置中测量的平均含水率和在第二带式秤中测量的湿重;控制单元将第二含水率测量装置到第二带式秤的距离除以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计算出时间差,将含水率与湿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0018]7)控制单元计算输送的土壤S2的平均含水率Wa2;
[0019]8)控制单元通过计算混合土S3的平均含水率:
[0020]Wa3=(Mw1*Wa1+Mw2*Wa2)/(Mw1+Mw2

Mw1*Wa1

Mw2*Wa2)
[0021]土壤S1的湿重为Mw1,平均含水率为Wa1;土壤S2的湿重为Mw2,平均含水率为Wa2;
[0022]9)控制单元比较混合土S3的平均含水率和目标含水率;其中,目标含水率采用B组的含水率;
[0023]当混合土的含水率目标值未达到时,控制单元重复步骤5

8;
[0024]当确定达到混合土的含水率目标值时,控制单元指示第二料斗5停止运行;
[0025]10)控制单元控制搅拌器搅拌混合土壤S1和S2;当搅拌混合结束时,控制单元将搅拌混合土壤S1和S2后产生的混合土S3从搅拌器15排出到第四传送带。
[0026]11)控制单元获取由第三含水率测量装置测量的含水率;控制单元在存储器中记录土壤S1,S2和S3的湿重;
[0027]12)控制单元确认混合土S3的平均含水率在目标含水率的允许范围内:
[0028]当混合土S3的含水率不在目标含水率的允许范围内时,控制单元输出报警;
[0029]当混合土S3的含水率在目标含水率的允许范围内时,控制单元计算记录在存储器中的混合土S3的总湿重Mw3,并将其与土壤S3的装运计划重量进行比较:
[0030]当总湿重Mw3的合计值超过混合土S3的装运预定重量时,判定为达到混合土的预定总量;
[0031]当确定总湿重Mw3没有达到混合土的预定总量时,控制单元16重复步骤2和3。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了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输送装置上的输送土的含水率和湿重的测量单元以及控制输送装置的控制单元。然后,控制单元分别测量单元测量第一组输送土和第二组输送土的含水率和湿重,并控制输送装置将第一组输送土和第二组输送土送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使得第一输送土和第二输送土混合成的第三输送土的平均含水率达到土质目标值,使得第三输送土可直接投入建筑使用。另外,该土质改良装置连续测量不同传送带上输送的输送土含水率和重量,通过搅拌混合后获得的测量结果来调节土壤的含水率。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土质改良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34]图2是土质改良方法的简要说明图。
[0035]图3是本实施例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0036]符号说明:1

第1输送系统;2

第2输送系统;3

混合系统;4,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系统、第二输送系统和混合系统;其中,第一输送系统包括第一料斗、第一传送带、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一带式秤;所述第一传送带用来输送从第一料斗中输出的土壤S1,并且通过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一带式秤连续地测量土壤S1的湿重和平均含水率;第二输送系统包括第二料斗、第二传送带、第二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二带式秤;所述第二传送带用来输送从第二料斗中输出的土壤S2,并且通过第二传送带上的第二含水率测量装置和第二带式秤连续地测量土壤S2的湿重和平均含水率;所述混合系统包括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搅拌器和第三含水率测量装置;第三传送带将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输送的土壤S1和S2输送到搅拌器;在搅拌器中,土壤S1和S2被混合搅拌成为混合土S3;通过第三含水率测量装置连续测量混合土S3的平均含水率,同时通过第四传送带输送混合土S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含水率测量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3.一种基于含水率和湿重进行土质改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置,并包括如下步骤:1)进行土质判别:将土壤按照含水率和细粒土含量的不同分为A~D组四种类型;A组含水率为0

12%,细粒土含量为0

16%;B组含水率为12

35%,细粒土含量为16

45%;C组含水率为35

75%,细粒土含量为45%以上;D组为含水率为75%以上;2)使用含水率大的C组作为第1组;控制单元执行控制第一料斗、第一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并通过第一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输送从第一料斗排出的土壤S1;3)控制单元获取在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中测量的含水率和在第一带式秤中测量的湿重;控制单元将第一含水率测量装置到第一带式秤的距离除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计算出时间差,将含水率与湿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4)控制单元将在第一带式秤中测量的湿重与第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铭林枝渝侯建强杨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