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斜拉桥主塔承压板调节的
,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跨河、跨海大桥施工也日益增多,斜拉桥钢结构主塔承压板施工姿态控制,因其空间结构复杂、体积大、吨位重,需在倾斜姿态安装等特点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目前针对大体积、大吨位钢结构构件的姿态控制,通常有两种常规做法:一是采用现场分块吊装、拼装,分块姿态调整的施工工艺,该方案中分块吊装需搭设拼装平台临时固定,高空拼装人员在拼装平台上安全难以保证;此外,需要逐块调整姿态,施工效益低,并且整体性以及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二是采用整体吊装,整体调整的施工工艺,该方法虽然保证了施工质量,但是姿态调整控制精度方面仍存在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保障承压板施工质量的同时能精细调整无背索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解决因采用分块姿态调整导致人身安全存在隐患,施工质量无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承压板支撑组件(1)、位于承压板支撑组件(1)顶端的姿态调整组件(2)和位于承压板(4)底端的对接组件(3),所述承压板支撑组件(1)之间通过横向杆(11)连接,所述对接组件(3)整体呈三角结构,且斜面与承压板(4)底面倾斜角度一致,斜面设有与承压板(4)底面的加强肋板契合安装的卡槽,所述姿态调整组件(2)一一对应并抵住对接组件(3)的水平面,并能通过调节不同位置处的对接组件(3)的高度从而调节承压板(4)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支撑组件(1)包括连接杆(14)和从左往右设置的直立柱组(12)、顶端固定在直立柱组(12)柱身的斜立柱组(13);所述对接组件(3)与直立柱组(12)的顶部上下对应,对接组件(3)包括斜面板(31)、水平面板(32)和三角连接板(33),所述斜面板(31)顶面设有阵列排列的固定支板(311),固定支板(311)之间留有与承压板(4)底面的加强肋板契合的卡槽;所述姿态调整组件(2)包括固定于直立柱组(12)顶端的盖板(21)、居于盖板(21)中心处上的高度调节装置(22)和围绕高度调节装置(22)对称竖向设置的临时固结板(23),当高度调节装置(22)顶住水平面板(32)完成高度调整时,临时固结板(23)固定在水平面板(32)和盖板(21)之间提供临时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组(12)包括三根等距设置的左柱(121)、中柱(122)和右柱(123),左柱(121)顶端与右柱(123)顶端均安装有姿态调整组件(2),中柱(122)的顶点与安装好的姿态调整组件(2)顶点处于一条线上且连线与承压板(4)底面平行,所述斜立柱组(13)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且顶端均向左倾斜固定支撑右柱(123)的斜立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组(12)采用双拼型钢I20b形成直立柱,斜立柱组(13)采用型钢I20b,所述连接杆(14)采用型钢I10,位于直立柱组(12)内的连接杆(14)呈逐级分叉状布设,位于斜立柱组(13)内的三根连接杆(14)垂直柱身且等距并列布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祥,罗文亮,何超,李定鑫,杨文广,黄亮,王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