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15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包括变速器组件,变速器组件包括变速器外壳和变速器外壳的输出端设置的动力轴,变速器外壳的内腔开设有驱动槽,动力轴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驱动盘,驱动盘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磁块,顶盖的内腔顶面向下延伸至排气管的内腔设置有可限位伸缩的限位柱,绕其排气管的轴心处设置有旋转管,旋转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顶盖的下端设置有侧壁贴合于排气管外表面的刮板,且刮板的顶端呈三角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排气管堵塞不能排气的问题,挤压旋转带后,即可通过旋转带向下拉动旋转杆,旋转杆旋转后即可通过齿轮带动冠齿轮进行旋转,冠齿轮旋转后即可带动刮板对油泥进行刮除。刮除。刮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具体为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
[0003]现在的变速器在使用时,其内部会通过油液对各个齿轮之间进行润滑,防止其变速箱内部的齿轮处于磨损的状态,由于变速箱在使用中,齿轮之间各种啮合传动,因此其内部会出现高温,而高温会使其内部的压强较大,因此会在变速器外壳的表面设置有单向阀组件的排气管,通过排气管平衡变速器内外的压强,而排气管为了防止车辆在运行中,一些杂质进入排气管的内部,会在排气管的端口处盖合设置有顶盖,通过顶盖自身重力或者弹簧的回弹力,进一步起到防护的效果,但是在车辆运转移动中,其排气管顶盖处容易被长期堆积的油泥所覆盖,在顶盖被油泥覆盖阻隔后,其排气管内部的气压不足以再次顶开顶盖后,此时排气管内部的气压很容易出现堵塞的现象,进而导致变速器内部的气压增加。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第一挤压盘与第二挤压盘之间呈梯形状结构设置,因此在挤压旋转带后,即可通过旋转带向下拉动旋转杆,旋转杆旋转后即可通过齿轮带动冠齿轮进行旋转,冠齿轮旋转后即可带动刮板对油泥进行刮除,且刮板进行旋转时,通过顶端三角状结构即可顶起顶盖,进而起到防堵的效果,且排气管内腔气体流通后,随后第二气阀即可通过第三弹簧回弹,方便齿轮与冠齿轮脱离驱动,从而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包括变速器组件,变速器组件包括变速器外壳和变速器外壳的输出端设置的动力轴,变速器外壳的内腔开设有驱动槽,位于变速器外壳内腔设置的动力轴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可随同动力轴一同旋转的驱动盘,驱动盘的边缘周向等距设置有可磁吸吸附的第一磁块,变速器外壳的上端一侧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气管,变速器外壳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箱,且驱动箱套接于排气管的外表面,排气管的上端开口处套接有顶盖,顶盖的下端开口边缘处设置有三角块,顶盖的内腔顶面向下延伸至排气管的内腔设置有可限位伸缩的限位柱,绕其排气管的轴心处设置有旋转管,旋转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顶盖的下端设置有侧壁贴合于排气管外表面的刮板,且刮板的顶端呈三角状结构。
[0007]进一步的,旋转管的下端边缘处设置有冠齿轮,驱动箱的内腔顶壁固定设置有伸缩组件,一对所述伸缩组件之间贯穿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外表面一侧末端设置有可与冠
齿轮啮合连接的齿轮,旋转杆的外表面中段固定设置有可驱动齿轮旋转的旋转轮,且旋转轮的外表面内凹处呈梯形状结构设置。
[0008]进一步的,伸缩组件包括与驱动箱内腔顶壁固定连接的底管,底管的内腔底面贯穿至内腔设置有吊环,吊环的外表面一侧被旋转杆贯穿,吊环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
[0009]进一步的,驱动箱内腔设置的排气管外表面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旋转孔,第一旋转孔的内腔设置有旋转管组件,旋转管组件包括冷凝管与冷凝管一端设置的引流管,引流管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挤压盘,第一挤压盘的边缘周向等距设置有可与第一磁块磁吸的第二磁块。
[0010]进一步的,旋转轮的外表面与引流管的外表面一侧套接有旋转带,第一挤压盘的外表面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二挤压盘,靠近第一挤压盘一侧的引流管上端贯穿开设有限位槽,引流管的内腔开设有气压槽。
[0011]进一步的,气压槽的内腔壁一侧贯穿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表面一端至第二挤压盘的内环壁设置有第一连杆,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杆的端面处延伸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气阀,第二气阀的外表面一侧至气压槽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冷凝管外表面一侧开设有与气压槽内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孔。
[0012]进一步的,驱动箱的外表面一侧贯穿至内腔开设有第二旋转孔,冷凝管的外表面一端贯穿第二旋转孔内腔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外表面一端向内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的内腔底面设置有扇叶。
[0013]进一步的,第二进气孔的内腔底面向冷凝管的方向开设有散热管,散热管的末端延伸至进气管的外表面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气孔。
[0014]进一步的,冷凝管的外表面上下相对处开设有凹槽,冷凝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刮环,刮环的外表面一侧至第二气阀的外表面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
[0015]进一步的,排气管的内腔壁下边缘固定设置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的上端向下贯穿设置有第一气阀,第一气阀的外表面下边缘套接有第一弹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变速器组件进行运转时,此时通过第一磁块接块带动第二磁块一同旋转,随后在变速器外壳上端设置的顶盖被油泥粘附出现堵塞时,此时变速器外壳内腔的气压因运转需要排气时,气体即可通过排气管排出,由于顶盖出现堵塞时,此时排气管的内腔压力不断上升后,随后气压即可推动第二气阀向第一挤压盘一侧进行移动,在第二气阀移动后即可推动伸缩杆进行移动,在第二气阀移动后即可对气压起到一定引流的效果,伸缩杆移动后随后推动第二挤压盘一同进行移动,第二挤压盘移动后即可挤压旋转带,由于第一挤压盘与第二挤压盘之间呈梯形状结构设置,因此在挤压旋转带后,即可通过旋转带向下拉动旋转杆,旋转杆旋转后即可通过齿轮带动冠齿轮进行旋转,冠齿轮旋转后即可带动刮板对油泥进行刮除,且刮板进行旋转时,通过顶端三角状结构即可顶起顶盖,进而起到防堵的效果,且排气管内腔气体流通后,随后第二气阀即可通过第三弹簧回弹,方便齿轮与冠齿轮脱离驱动。
[0018]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在旋转管组件通过磁力持续的旋转时,进气管内腔设置的扇叶进行旋转,在扇叶旋转后气流即可进入散热管的内
腔,随后通过通气孔排出,进而使冷凝管的温度能够下降,进而在排气管内进行排气时,对油汽进行冷凝,且第二气阀进行移动时,即可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刮环进行移动,在刮环移动后即可对冷凝管表面的油液进行刮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器外壳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箱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箱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管组件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包括变速器组件(1),其特征在于:变速器组件(1)包括变速器外壳(11)和变速器外壳(11)的输出端设置的动力轴(12),变速器外壳(11)的内腔开设有驱动槽(14),位于变速器外壳(11)内腔设置的动力轴(12)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可随同动力轴(12)一同旋转的驱动盘(141),驱动盘(141)的边缘周向等距设置有可磁吸吸附的第一磁块(142),变速器外壳(1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气管(18),变速器外壳(1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箱(13),且驱动箱(13)套接于排气管(18)的外表面,排气管(18)的上端开口处套接有顶盖(17),顶盖(17)的下端开口边缘处设置有三角块(171),顶盖(17)的内腔顶面向下延伸至排气管(18)的内腔设置有可限位伸缩的限位柱(172),绕其排气管(18)的轴心处设置有旋转管(16),旋转管(16)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顶盖(17)的下端设置有侧壁贴合于排气管(18)外表面的刮板(161),且刮板(161)的顶端呈三角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旋转管(16)的下端边缘处设置有冠齿轮(162),驱动箱(13)的内腔顶壁固定设置有伸缩组件(131),一对所述伸缩组件(131)之间贯穿设置有旋转杆(132),旋转杆(132)外表面一侧末端设置有可与冠齿轮(162)啮合连接的齿轮(135),旋转杆(132)的外表面中段固定设置有可驱动齿轮(135)旋转的旋转轮(133),且旋转轮(133)的外表面内凹处呈梯形状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伸缩组件(131)包括与驱动箱(13)内腔顶壁固定连接的底管(1311),底管(1311)的内腔底面贯穿至内腔设置有吊环(1312),吊环(1312)的外表面一侧被旋转杆(132)贯穿,吊环(1312)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313)。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可排气减压的铝镁合金变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驱动箱(13)内腔设置的排气管(18)外表面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旋转孔(153),第一旋转孔(153)的内腔设置有旋转管组件(154),旋转管组件(154)包括冷凝管(156)与冷凝管(156)一端设置的引流管(157),引流管(157)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挤压盘(1572),第一挤压盘(1572)的边缘周向等距设置有可与第一磁块(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英伟刘佳炎张建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