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2913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为:将当归多糖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当归多糖储备液,将姜黄素分散到有机溶剂中充分溶解,得到姜黄素储备液;将姜黄素储备液与当归多糖储备液充分混匀,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再进行离心,上清液即为制备得到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当归多糖和姜黄素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进行了复合,在保持当归多糖结构完整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能够利用当归多糖与肝脏高亲和力将姜黄素主动靶向到肝脏。高亲和力将姜黄素主动靶向到肝脏。高亲和力将姜黄素主动靶向到肝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姜黄素是传统中药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极低,体外易受光照、温度等影响,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姜黄素的应用。将姜黄素制备成纳米制剂有望改善其理化性质,提高水溶性,增加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药效。
[0003]自然界的天然多糖来源广泛、廉价易得、易降解、无环境污染,因此,多糖及多糖衍生物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纳米材料。研究表明,多糖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可以与多酚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相结合,形成具有协同功能特性的多功能复合物,增强多酚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0004]当归多糖是我国传统中药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肝保护等活性。当归多糖提取方便、水溶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是理想载体材料之一。研究表明,当归多糖与肝实质细胞表面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具有较高的亲和性,能够通过ASGPR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肝细胞,与其他需要引入肝靶向基团的多糖相比,具有内在肝靶向的当归多糖作为肝靶向载体材料更有优势。
[0005]鉴于此,利用多糖与多酚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基于具有内在肝靶向的当归多糖为原料,制备了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提高姜黄素溶解度、稳定性,并实现肝脏靶向递送姜黄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肝靶向性,在提高当归多糖自身利用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小分子药物姜黄素的应用;以此解决姜黄素溶解性低、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当归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当归多糖储备液;将姜黄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姜黄素储备液;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小于80℃;
[0009](2)将步骤(1)得到的姜黄素储备液与当归多糖储备液避光条件下充分混匀,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再进行离心,将上清液进行滤膜过滤,即得到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
[0010]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
[0011]优选地,步骤(2)中,避光条件下通过先超声然后搅拌的方法使姜黄素储备液与当
归多糖储备液充分混匀。
[0012]优选地,步骤(2)中,将姜黄素储备液滴加到当归多糖储备液中,再进行超声。
[001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为1800~2000rpm,离心时间为4~6min。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
[0015]优选地,所述纳米复合物中当归多糖与姜黄素为非共价相互作用。
[0016]优选地,所述纳米复合物保持了当归多糖的肝靶向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任一项所述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用于制备肝脏保护药物的应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所述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药物的应用。
[0019]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以天然多糖当归多糖和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为原料,利用两者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成功直接制备了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未对当归多糖分子链进行化学修饰,减少了反应步骤。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不仅提高了姜黄素在水溶液的溶解度、稳定性,还保持了当归多糖的内在肝靶向性,能将纳米复合物主动靶向肝脏,提高姜黄素在肝脏部位的浓度。
[002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保持了姜黄素和当归多糖的抗氧化能力。
附图说明
[0023]图1: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和游离姜黄素的照片。
[0024]图2:当归多糖和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透射电镜示意图。
[0025]图3:游离姜黄素、当归多糖、当归多糖和姜黄素物理混合物、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图谱。
[0026]图4: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4℃避光储藏7天内的粒径和PDI。
[0027]图5: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和姜黄素在紫外灯照射(A)和60℃(B)处理不同时间后姜黄素的保留率。
[0028]图6: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细胞摄取。
[0029]图7: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活体成像。
[0030]图8: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2]本专利技术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该纳米复合物是通过下列步骤制备得到的:将当归多糖分散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当归多糖储备液;将姜黄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姜黄素储备液;将当归多糖储备液与姜黄素储备液混合后,超声,室温避光搅拌,挥发有机溶剂,得到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一些实施例中,姜黄素的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
[0033]本专利技术中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当归多糖与姜黄素之间为非共价相互作用,未对当归多糖结构进行化学修饰。
[0034]本专利技术中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纳米复合物保持了当归多糖的内在肝靶向性。
[0035]实施例1: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0036]本实验分别采用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为姜黄素的有机溶剂。当归多糖溶于去离子水制备成2mg/mL当归多糖储备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快速搅拌1h;姜黄素用不同有机溶剂溶解后制备成姜黄素储备液(浓度为50mg/mL),V
水相
:V
有机相
=100:1,质量比m
当归多糖
:m
姜黄素
=4:1。搅拌条件下将姜黄素储备液滴加到当归多糖储备液中或将当归多糖储备液滴加到姜黄素储备液中,超声1min,搅拌缓慢挥发有机溶剂,待有机溶剂全部挥发后,离心(2000rpm
×
5min),上清液过0.8μm滤膜,除去游离姜黄素及粒径较大的粒子。如表1所示,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物的平均粒径在280~470nm范围,PID值的范围为0.19~0.5。
[0037]表1
[0038][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归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当归多糖储备液;将姜黄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姜黄素储备液;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小于80℃;(2)将步骤(1)得到的姜黄素储备液与当归多糖储备液避光条件下充分混匀,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再进行离心,将上清液进行滤膜过滤,即得到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避光条件下通过先超声然后搅拌的方法使姜黄素储备液与当归多糖储备液充分混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当归多糖载姜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姜黄素储备液滴加到当归多糖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平许静雅张玉崔政何自毫顾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