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13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用线性地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地漏主体、地漏盖板,地漏主体内设有下水槽,下水槽内贯穿设有下水孔,下水槽的槽底位置设有支撑凸起,地漏盖板位于下水槽内,地漏盖板与支撑凸起相抵并与下水槽槽底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地漏盖板包括主盖板、副盖板,主盖板上设有若干滤水孔,副盖板一体成型于主盖板,主盖板与副盖板包围形成带有缺口的留置空间。该线性地漏能进行两种工作形态的相互转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另外,地漏主体内存在留置空间,水中的杂物可暂时留存于留置空间内,能延长地漏的有效下水时间,无需对地漏上过滤出的杂物进行频繁地清理。漏上过滤出的杂物进行频繁地清理。漏上过滤出的杂物进行频繁地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线性地漏


[0001]本技术涉及地漏,特别地,涉及一种两用线性地漏。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漏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336131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地漏,其主要结构包括地漏基座,以该专利附图1为重点参照,该地漏基座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下水槽,下水槽内设有下水孔,在下水槽的上槽口处盖设有地漏盖板,该地漏盖板上贯穿设有若干长条形的槽体;水从地漏盖板上的槽体流入到下水槽内,下水槽内的水再通过下水孔流出,实现整体下水功能。
[0003]尽管如上述类型的地漏能实现基础的下水功能,但由于水中会携带较多的杂物,携带杂物的水经过带有槽体的地漏盖板后,该杂物会被过滤并残留在地漏盖板上,而如公告号为CN20336131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地漏内的地漏盖板上板面基本与地面齐平,杂物一旦有所残留,残留的杂物便会高于地面,地面上的水便会被该部分杂物所阻挡,下水效率低下,使用者需频繁清理,才能保持下水通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其具备两种工作形态,其一为带有滤水孔的主盖板与下水槽槽口齐平,其二为地漏盖板内形成留置空间,水中的杂物可暂时留存于留置空间内,能延长地漏的有效下水时间,无需对地漏上过滤出的杂物进行频繁地清理。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包括地漏主体、地漏盖板,所述地漏主体内设有下水槽,所述下水槽内贯穿设有下水孔,所述下水槽的槽底位置设有支撑凸起,所述地漏盖板位于所述下水槽内,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支撑凸起相抵并与所述下水槽槽底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0007]所述地漏盖板包括主盖板、副盖板,所述主盖板上设有若干滤水孔,所述副盖板一体成型于所述主盖板,所述主盖板与所述副盖板包围形成带有缺口的留置空间。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漏具备两种工作形态,第一种工作形态为:将地漏盖板放置于下水槽内,带有滤水孔的主盖板与下水槽的槽口相齐平,水可直接透过滤水孔进入到下水槽内,水中的杂质会直接停留在主盖板;第二种工作形态为:将地漏盖板旋转180度,带有滤水孔的主盖板位于靠近下水槽的槽底一侧位置,缺口斜朝向下水槽的槽口一侧,水会先通过缺口进入到留置空间内,通过滤水孔的过滤作用,水中的杂质会被过滤至留置空间内,经过过滤水再进入到过水间隙,最后由下水孔排出;
[0009]该线性地漏能进行两种工作形态的相互转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另外,地漏主体内存在留置空间,水中的杂物可暂时留存于留置空间内,能延长地漏的有效下水时间,无需对地漏上过滤出的杂物进行频繁地清理。
[0010]优选的,所述副盖板上设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往所述缺口一侧延伸。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带有滤水孔的主盖板位于靠近下水槽的槽底一侧位置时,弯折段位于靠近下水槽槽口一侧,使用者可将手从缺口处伸入到留置空间内,施力于弯折段,即可将整个地漏盖板从下水槽内直接取出,拆装便捷。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凸起连接于所述下水槽的槽底以及两侧槽壁,所述支撑凸起内设有过水槽。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支撑凸起的安装稳定性高;其次,位于下水槽内的水可通过过水槽再进入到下水孔排出,排水更加彻底。
[0014]优选的,所述过水槽与所述下水槽槽底相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会残留于下水槽的槽底位置,而过水槽与下水槽槽底相接,那么残留于下水槽槽底位置的水也会通过过水槽而彻底排出。
[0016]优选的,还包括抵触块,所述抵触块位于所述地漏盖板的端部位置,所述抵触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地漏盖板上,所述抵触块与所述地漏盖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可驱动抵触块相抵于所述下水槽的槽壁上。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漏盖体安装于下水槽后,弹簧弹力施加于抵触块,抵触块可相抵于下水槽的槽壁上,地漏盖体与地漏主体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当需要将地漏盖体从下水槽内拆除时,可推动抵触块,抵触块克服弹簧弹力作用,抵触块与下水槽槽壁相脱离,整个地漏盖体便可轻松从地漏主体内拆卸下来。
[0018]优选的,所述抵触块上凸设有拉块,所述拉块凸出于所述下水槽的槽口外侧。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尤其是处于带有滤水孔的主盖板与下水槽的槽口相齐平状态时,地漏盖板从下水槽内取出的难度较大,因此,操作人员可通过施力于拉块,拉块便可推动抵触块进行移动。
[0020]优选的,所述抵触块可贴合于所述留置空间侧壁并进行滑移。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抵触块的滑移稳定性。
[0022]优选的,所述抵触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抵触块分别位于所述地漏盖板的两端位置。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触块可对下水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壁相抵,地漏盖板与地漏主体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
[0024]优选的,每个所述抵触块侧壁上均设有弹性橡胶块,所述弹性橡胶块被挤压于所述抵触块与所述下水槽的槽壁之间。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块具备一定的弹力,抵触块与下水槽槽壁之间的抵触稳定性更高。
[0026]优选的,所述拉块突出于抵触块侧壁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凸起突出于所述下水槽槽壁的高度。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处于带有滤水孔的主盖板位于靠近下水槽的槽底一侧位置的第二工作状态下,拉块也会位于靠近下水槽的槽底一侧位置,此时,由于拉块突出于抵触块侧壁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支撑凸起突出于所述下水槽槽壁的高度,那么支撑凸起与下水槽槽壁之间所形成的过水间隙足够容纳拉块放置,不会影响地漏盖板侧壁与下水槽槽口的相对凸起高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的第一种形态下的结构爆炸图;
[0029]图2为实施例的第一种形态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的A

A剖面图;
[0031]图4为图1的B部放大图;
[0032]图5为实施例的第二种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实施例的第二种形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1、地漏主体;2、下水槽;3、下水孔;4、支撑凸起;5、过水间隙;6、地漏盖板;61、主盖板;62、副盖板;7、滤水孔;8、留置空间;9、缺口;10、弯折段;11、过水槽;12、抵触块;13、弹簧;14、拉块;15、弹性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36]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参见图1以及图2,包括地漏主体1,本实施例中地漏主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在地漏主体1内设有下水槽2,该下水槽2的形状也为长方形的槽体。以附图1作为方位参考,在下水槽2的槽底位置贯穿设有下水孔3。水流入到下水槽2内并经下水孔3流出。
[0037]参见图1以及图3,在该下水槽2的槽底位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地漏盖板(6),所述地漏主体(1)内设有下水槽(2),所述下水槽(2)内贯穿设有下水孔(3),其特征是:所述下水槽(2)的槽底位置设有支撑凸起(4),所述地漏盖板(6)位于所述下水槽(2)内,所述地漏盖板(6)与所述支撑凸起(4)相抵并与所述下水槽(2)槽底之间形成过水间隙(5);所述地漏盖板(6)包括主盖板(61)、副盖板(62),所述主盖板(61)上设有若干滤水孔(7),所述副盖板(62)一体成型于所述主盖板(61),所述主盖板(61)与所述副盖板(62)包围形成带有缺口(9)的留置空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副盖板(62)上设有弯折段(10),所述弯折段(10)往所述缺口(9)一侧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凸起(4)连接于所述下水槽(2)的槽底以及两侧槽壁,所述支撑凸起(4)内设有过水槽(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其特征是:所述过水槽(11)与所述下水槽(2)槽底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两用线性地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标玛特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