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907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3
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包括设置于四氯化钛储罐与电加热蒸馏釜之间的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所述四氯化钛储罐、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以及电加热蒸馏釜之间依次管道连接,所述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中的换热介质为氯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循环水;利用氯化工艺中产生的循环水的热量,对粗四氯化钛在进入精制电加热蒸馏釜前进行预热,从而实现废热利用和节约能源的目标。目标。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氯化法生产TiCl4,是利用氯气与富钛料在有碳存在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该条件下混合料中的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的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全部转化为氯化物,生成粗TiCl4,再通过精制工艺提纯为精TiCl4。现阶段国内钛工厂使用的氯化工艺主要有沸腾氯化与熔盐氯化;沸腾氯化又细分为有筛板沸腾氯化与无筛板沸腾氯化。其氯化工艺各有特点。精制除钒工艺主要有有机物除钒、铝粉除钒、铜丝除钒三种工艺。
[0003]在氯化生产出的粗四氯化钛需要进行精制的过程中,要将四氯化钛加热到130℃接近四氯化钛沸点温度,以保证除钒效果和方便下一步进行蒸馏、分馏,通常工厂会使用电加热蒸馏釜,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利用氯化工艺中产生的循环水的热量,对粗四氯化钛在进入精制电加热蒸馏釜前进行预热,从而实现废热利用和节约能源的目标。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包括设置于四氯化钛储罐与电加热蒸馏釜之间的换热装置,所述四氯化钛储罐、换热装置以及电加热蒸馏釜之间依次管道连接,所述换热装置中的换热介质为氯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循环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所述四氯化钛储罐、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和电加热蒸馏釜之间依次管道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均包括罐体、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口、换热管的出水口以及换热介质的入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换热器中换热管的进水口与四氯化钛储罐之间管道连接,所述一级换热器中换热管的出水口与二级换热器中换热管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二级换热器中换热管的出水口与电加热蒸馏釜之间管道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换热器中换热介质的入口连接有一级冷凝循环水管,所述二级换热器中换热介质的入口连接有淋洗循环水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均为不锈钢材质结构件。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系统中利用氯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循环水对精制四氯化钛进行分级预热,使四氯化钛在进入精制电加热蒸馏釜前预热至50~60℃,实现对氯化工艺中产生废气热量进行再利用的同时,可以节约后续对精制四氯化钛加热的电能,极大的节约了精制四氯化钛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四氯化钛储罐

1;电加热蒸馏釜

2;一级换热器

3;二级换热器

4;一级冷凝循环水管

5;淋洗循环水管

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实现废热利用和节约能源的目标。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包括:
[0021]设置于四氯化钛储罐1与电加热蒸馏釜2之间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不锈钢材质结构件的一级换热器3和二级换热器4,所述四氯化钛储罐1、一级换热器3、二级换热器4以及电加热蒸馏釜2之间依次管道连接,具体的,所述所述一级换热器3和二级换热器4均包括罐体、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口、换热管的出水口以及换热介质的入口,所述一级换热器3中换热管的进水口与四氯化钛储罐1之间管道连接,所述一级换热器3中换热管的出水口与二级换热器4中换热管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二级换热器4中换热管的出水口与电加热蒸馏釜2之间管道连接,工作时,所述低温状态的四氯化钛从四氯化钛储罐1中送出,依次通过一级换热器3、二级换热器4进行预热,最后输送至电加热蒸馏釜2中进行电加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送入电加热蒸馏釜2中进行加热至130℃,采用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四氯化钛进行分级预热,可以极大节省后续电加热蒸馏釜2中消耗的电能。
[0022]本实施例中,一级换热器3、二级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均来自于氯化生产工艺中产生的高温循环水的热量,具体为,一级换热器3中通入的是40~60℃的一级冷凝循环水,二级换热器4中通入的是70~95℃的循环水,对氯化生产工艺中产生的两种循环水均进行了再利用,并且低温状态的四氯化钛依次经过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循环水,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四氯化钛的预热温度,实现废热再利用,极大的节约了精制四氯化钛的生产成本。
[0023]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换热器3中底部换热介质的入口连接有一级冷凝循环水管5,所述二级换热器4中底部换热介质的入口连接有淋洗循环水管6,高温循环水经过热交换后,分别从一级换热器3、二级换热器4顶部的换热介质出口流出。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对一级换热器3、二级换热器4的限定,并不产生对其数量以及内部换热介质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数量的换热器以及通入不同的换热介质。
[002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四氯化钛储罐(1)与电加热蒸馏釜(2)之间的换热装置,所述四氯化钛储罐(1)、换热装置以及电加热蒸馏釜(2)之间依次管道连接,所述换热装置中的换热介质为氯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循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级换热器(3)和二级换热器(4),所述四氯化钛储罐(1)、一级换热器(3)、二级换热器(4)和电加热蒸馏釜(2)之间依次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氯化钛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换热器(3)和二级换热器(4)均包括罐体、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口、换热管的出水口以及换热介质的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立刘文李建军祝永红王立马昕何永旭梁德志普洪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