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8929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该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1.5~2.5份、白芍注射液2~6份、丹参注射液2~6份、血塞通注射液1.15~1.85份、脉洛宁注射液1.32~1.58份、丹红注射液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混合、水浴振荡、过滤、分装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用于向淋巴瘀堵区域注射使用,其中,胶原蛋白增加皮肤的紧实度及弹性,拉紧皮肤,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脉洛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均属于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注射液,可以补血活血,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快速排除毒素、清除瘀堵。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药液
,尤其涉及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淋巴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功能系统,遍布全身各处,全身有7、 800个淋巴结。淋巴系统,一方面引流淋巴液,清除机体内的异物、细菌等。另一方面淋巴系统是身体防御的前哨,分散于身体各部分淋巴结似一过滤装置,可有效阻止经淋巴管进入的微生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的“毒素”,是危害健康的主要来源,而淋巴系统担负着人体排毒的重要角色。
[0003]一个健康人体内大约有一百亿个淋巴细胞在活动,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者都来自于骨髓,但T细胞形成于胸腺,它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外来侵袭物。B细胞最重要的功能是生产各种各样的抗体,就像队伍里面的武器,以便让我们抵御外来的入侵物,淋巴循环使毒素有充分的机会与人体强大的排毒细胞表面接触,超过99%的可溶解毒素及新陈代谢后的废物能够被淋巴系统清除。如果积累毒素是致病的根源,那么排毒建设就是健康的起点,人体的淋巴系统是非常巨大的,其中最能反应健康的是肩颈淋巴、腋下淋巴和腹股沟淋巴。
[0004]一般人在30岁以后,无论男女都容易发福,也就是体型发胖,出现中年体态。主要原因是微循环变慢、淋巴瘀堵、经络不畅所致,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瘀堵发胖的部位都在淋巴结周围。
[0005]现有对于治疗淋巴瘀堵多采用中药或西药口服的方式,治疗周期较长,排毒清瘀堵效果不佳,相关技术中缺少可以直接进行注射的药液来治疗排毒清瘀堵的疾病症状
[0006]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1.5~2.5份、白芍注射液2~6份、丹参注射液2~6份、血塞通注射液1.15~1.85份、脉洛宁注射液1.32~1.58份、丹红注射液1~3份、高分子助悬剂1.25~1.73份、助溶剂2~4.5份、生理盐水100~150份。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1.5份、白芍注射液2份、丹参注射液2份、血塞通注射液1.15份、脉洛宁注射液1.32份、丹红注射液1份、高分子助悬剂1.25份、助溶剂2份、生理盐水100份。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2份、白芍注射液4份、丹参注射液4份、血塞通注射液1.5份、脉洛宁注射液1.4份、丹红注射液2份、高分子助悬剂1.5份、助溶剂3份、生理盐水120份。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2.5份、白芍注射液6份、丹参注射液6份、血塞通注射液1.85份、脉洛宁注射液1.58份、丹红注射液3份、高分子助悬剂1.73份、助溶剂4.5份、生理盐水150份。
[0013]进一步的,所述医用胶原填充剂为4.5%牛胶原蛋白及0.25%盐酸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悬浮液。
[0014]进一步的,所述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将白芍、丹参及丹红分别粉碎,过60

80目筛,加2

4倍水煎煮1

3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制得药渣,将药渣加45%的乙醇超声波提取40

60min,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到药粉,向药粉中加6

8倍量去离子水加热搅拌溶解,放置冷却后,过无机陶瓷膜过滤器,膜孔径为25nm,回收滤液,120℃灭菌10

15min,装入安瓿瓶中,即得。
[0015]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助悬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或聚维酮中的任意一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助溶剂为吡咯烷酮、N

甲基吡咯烷酮、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或 四氢糠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7]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的制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医用胶原填充剂溶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混合液A;步骤2;将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脉洛宁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加入到混合液A中,并加入助溶剂,溶解制得混合液B;步骤3;向混合液B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于35~40℃水浴振荡30~60min,使之充分混匀,形成稳定的混悬状态,得混悬液;步骤4;将混悬液经0.2μm的滤膜过滤后分装,得到成品注射药液。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用于向淋巴瘀堵区域注射使用,通过将含有胶原蛋白、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脉洛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的复配药液注射到淋巴瘀堵的区域,其中,胶原蛋白增加皮肤的紧实度及弹性,拉紧皮肤,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脉洛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均属于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注射液,可以补血活血,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快速排除毒素、清除瘀堵,相比采用口服药物的治疗方式,该注射药液治疗周期短,排毒清瘀堵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1.5份、白芍注射液2份、丹参注射液2份、血塞通注射液1.15份、脉洛宁注射液1.32份、丹红注射液1份、高分子助悬剂1.25份、助溶剂2份、生理盐水100份。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医用胶原填充剂为4.5%牛胶原蛋白及0.25%盐酸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悬浮液。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将白芍、丹参及丹红分别粉碎,过60目筛,加2倍水煎煮1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制得药渣,将药渣加45%的乙醇超声波提取40min,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到药粉,向药粉中加6倍量去离子水加热搅拌溶解,放置冷却后,过无机陶瓷膜过滤器,膜孔径为25nm,回收滤液,120℃灭菌10min,装入安瓿瓶中,即得。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分子助悬剂为甲基纤维素。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助溶剂为吡咯烷酮。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的制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医用胶原填充剂溶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混合液A;步骤2;将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脉洛宁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加入到混合液A中,并加入助溶剂,溶解制得混合液B;步骤3;向混合液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1.5~2.5份、白芍注射液2~6份、丹参注射液2~6份、血塞通注射液1.15~1.85份、脉洛宁注射液1.32~1.58份、丹红注射液1~3份、高分子助悬剂1.25~1.73份、助溶剂2~4.5份、生理盐水100~1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1.5份、白芍注射液2份、丹参注射液2份、血塞通注射液1.15份、脉洛宁注射液1.32份、丹红注射液1份、高分子助悬剂1.25份、助溶剂2份、生理盐水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2份、白芍注射液4份、丹参注射液4份、血塞通注射液1.5份、脉洛宁注射液1.4份、丹红注射液2份、高分子助悬剂1.5份、助溶剂3份、生理盐水1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医用胶原填充剂2.5份、白芍注射液6份、丹参注射液6份、血塞通注射液1.85份、脉洛宁注射液1.58份、丹红注射液3份、高分子助悬剂1.73份、助溶剂4.5份、生理盐水15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胶原填充剂为4.5%牛胶原蛋白及0.25%盐酸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悬浮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瘀堵区域注射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将白芍、丹参及丹红分别粉碎,过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爱平谢海燕肖琪朱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医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