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891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涉及尾矿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高硅尾矿渣通过烘干、分选、破碎和筛分,分成颗粒直径在0.08~2.36mm之间的建筑用砂,并将颗粒直径小于0.08mm的尾矿渣加剂研磨制成尾矿微粉,生产得到的建筑用砂作为干混砂浆厂的原料使用,生产得到的尾矿微粉则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对于矿山处理尾矿渣具有很好地作用,生产出的建筑用砂能够应用在建材产品,尾矿微粉主要应用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水泥厂作为掺合料等各种领域,因此需求量大,对于尾矿的处理速率更高,是解决尾矿堆积问题的极佳方案。问题的极佳方案。问题的极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尾矿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矿产资源的逐步挖掘开采,可利用的资源日渐减少,尾矿堆积严重,可作为二次资源的尾矿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尾矿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0003]尾矿的堆存既占用耕地、污染环境,又需投入大量的资金维护。目前我国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为7%,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因此研究尾矿的综合利用十分重要。高硅尾矿主要由硅质和金属质成分组成,其中二氧化硅含量能达到60%以上,杂质含量低。
[0004]目前已有许多方式对高硅尾矿进行处理,如公开号为CN10181764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高硅铁尾矿制造微晶石的方法,在玻璃配合料中引入30~70%的铁尾矿,所引入的铁尾矿可以部分取代石英砂、氧化铝、纯碱、碳酸钙等原料,用玻璃池窑、坩埚或箱式电炉熔化玻璃4小时,熔化温度为1480~1500℃,熔化完成后使玻璃液直接流入水中成为玻璃颗粒料,然后将玻璃颗粒料平铺在耐火模具中进行晶化热处理,晶化热处理用隧道窑、梭式窑或箱式电炉,晶化温度为1020~1050℃。
[0005]该种用高硅铁尾矿制造微晶石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尾矿的堆存量,减轻了环境污染,但微晶石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其需求量较少,且对于尾矿的处理速度较慢,而尾矿堆积存量较多,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需求量大的、对尾矿处理速率更高的尾矿处理方法,以解决尾矿堆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
[0007]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
[0008]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对于矿山处理尾矿渣具有很好地作用,生产出的建筑用砂能够应用在建材产品,尾矿微粉主要应用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水泥厂作为掺合料等各种领域,因此需求量大,对于尾矿的处理速率更高,是解决尾矿堆积问题的极佳方案;另外通过本专利技术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经济环保,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和社会效益。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将高硅尾矿渣通过烘干设备烘干后,通过气流分选机进行分选,将高硅尾矿渣分成颗粒径大于等于0.08mm和颗粒径小于0.08mm的两部分;
[0011]S2:将颗粒径大于等于0.08mm的高硅尾矿渣通过滚筒筛分成颗粒径大于2.36mm部分和颗粒径介于0.08~2.36mm部分;
[0012]S3:将筛分出的颗粒径大于2.36mm部分的高硅尾矿渣投入破碎机,破碎后重新投入滚筒筛,重复步骤S2;
[0013]S4:将颗粒径介于0.08~2.36mm部分的高硅尾矿渣投入分级振动筛内,筛分成颗粒径为0.6~2.36mm的中级砂和颗粒径为0.08~0.6mm的细级砂,得到成品建筑用砂,主要用于干混砂浆厂作为原料;
[0014]S5:向步骤S1中颗粒径小于0.08mm的高硅尾矿渣内加入激活剂和矿物表面活化剂进行研磨选粉,制得尾矿微粉成品,主要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
[0015]进一步的,步骤S5中,对于颗粒径小于0.08mm的高硅尾矿渣制备尾矿微粉时,各物质按如下重量组分比混合:
[0016]高硅尾矿渣
ꢀꢀꢀꢀꢀ
95~99份
[0017]激活剂
ꢀꢀꢀꢀꢀꢀꢀꢀꢀ
1~5份
[0018]矿物表面活化剂 0.05~0.2份;
[0019]其中,激活剂为粉剂,矿物表面活化剂为水剂。
[0020]前所述的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激活剂为Na2CO3或Na2SiO3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
[0021]前所述的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矿物表面活化剂由以下重量组分的物质组成:
[0022][0023]前所述的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烷基醇胺溶剂为三乙醇胺或二乙醇胺或二乙醇单异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24]前所述的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步骤S5中尾矿微粉的比表面积为450~550m2/kg;45μm的筛余量小于12%;三氧化硫含量小于3.5%。
[0025]前所述的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步骤S1中使用的高硅尾矿渣的含硅量大于65%,三氧化硫含量小于3.5%。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将预处理后的高硅尾矿渣分为两种,以颗粒的粒径0.08mm为界限,在粒径小于0.08mm的尾矿渣内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激活剂,能够将其制成尾矿微粉,利用活化的尾矿微粉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是近年来尾矿综合利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缓解尾矿大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具有重要作用;而粒径在0.08~2.36mm的高硅尾矿渣则能够直接作为建筑用砂,其中,粒径为0.08~0.6mm的颗粒为细级砂,粒径为0.6~2.36mm的颗粒为中级砂,主要用作干混砂浆厂的原料以及作为其他建材产品使用;
[0028](2)本专利技术中,主要针对矿山开采、选矿后产生并遗留的大量的固废尾矿渣,对于尾矿渣的要求为,二氧化硅含量占比需要在65%以上,三氧化硫的含量占比需小于3.5%,且尾矿渣的放射性、浸出毒性和理化性能均需要符合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相关指标;
[0029](3)本专利技术中,生产得到的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对矿山处理尾矿渣有着很好的作用,并且其生产的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需求量大,产量高,整个生产工艺简单实用成本低,且对于各种类型的尾矿渣都能够进行处理,对于尾矿渣的利用率极高,能达到接近100%的尾矿渣利用率,生产效率高;
[0030](4)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对于矿山处理尾矿渣具有很好地作用,生产出的建筑用砂能够应用在建材产品,尾矿微粉主要应用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水泥厂作为掺合料等各种领域,因此需求量大,对于尾矿的处理速率更高,是解决尾矿堆积问题的极佳方案。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实施例1中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3]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高硅尾矿渣通过烘干设备烘干后,通过气流分选机进行分选,将高硅尾矿渣分成颗粒径大于等于0.08mm和颗粒径小于0.08mm的两部分;S2:将颗粒径大于等于0.08mm的高硅尾矿渣通过滚筒筛分成颗粒径大于2.36mm部分和颗粒径介于0.08~2.36mm部分;S3:将筛分出的颗粒径大于2.36mm部分的高硅尾矿渣投入破碎机,破碎后重新投入滚筒筛,重复步骤S2;S4:将颗粒径介于0.08~2.36mm部分的高硅尾矿渣投入分级振动筛内,筛分成颗粒径为0.6~2.36mm的中级砂和颗粒径为0.08~0.6mm的细级砂,得到成品建筑用砂,主要用于干混砂浆厂作为原料;S5:向步骤S1中颗粒径小于0.08mm的高硅尾矿渣内加入激活剂和矿物表面活化剂进行研磨选粉,制得尾矿微粉成品,主要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高硅尾矿渣生产建筑用砂和尾矿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对于颗粒径小于0.08mm的高硅尾矿渣制备尾矿微粉时,各物质按如下重量组分比混合:高硅尾矿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白李生许郑同林李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兑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