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8795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搅拌下料装置、冷却输送装置、检测漏气装置、检测流量装置和再冷却装置,检测流量装置包括输料管、流量检测计、显示屏,流量检测计底端与输料管连接,上端与显示屏连接,当气体流入时,流量检测计会进行检测,然后在显示屏上产生数值。然后在显示屏上产生数值。然后在显示屏上产生数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装置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氨气气体流量计,可以对氨气进行体积检测,帮助判断浓度和密度。
[0003]经检索,中国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制冷液配制装置(申请号为:CN201020185353.0,申请日为:2010

05

10),包括机架,在机架上下各布置有液氨存储器、制冷液配制器,液氨存储器底部的开口与制冷液配制器底部的开口通过连接管相连,在连接管上设有开关控制阀,液氨存储器底部的出口还连接有液氨灌装管,在液氨灌装管上设有液氨灌装控制阀,制冷液配制器的顶部设有一四通,四通的一个端口连接制冷液配制器,四通的其余三个端口分别连接进水管,抽真空装置和氦气连接管,制冷液配制器底部的开口连接制冷液输出管。本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装置,可预先在此装置上进行配制,然后再输送到加注机上,不再需要额外的制冷液配制时间,也不影响制冷液的正常加注,可大大提高制冷剂的加注效率,提高了产量,但是本结构不能实现对液氨的冷却和检测体积浓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拧开储存罐上端的螺帽,加入液氨,通过搅拌后从储存罐下端的出料口流入到传输管中,通过控制一号阀门的开关来满足液氨的传送和不传送,通过冷却剂的作用,外界空气通过吸气管和吸风机进入储气罐中,会进行冷却,将冷气输送到冷却罐中,对液氨进行冷却,当冷却后的液氨流入到连接管中,会有排气阀进行排出空气,并会检测每根管子上的气体流量,接着流入到运送管,会对液氨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和检测其流量,通过两次流量计的数值比对,判断产生的氨气多不多,并结合排气阀进行判定是否需要冷却管内的冷却片进行制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检测技术无法进行双重冷却和双重检测,无法通过两侧数值比对来减小检测体积的误差的缺陷。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搅拌下料装置、冷却输送装置、检测漏气装置、检测流量装置和再冷却装置,检测流量装置包括输料管、流量检测计、显示屏,流量检测计底端与输料管连接,上端与显示屏连接。
[0010]优选的,搅拌下料装置包括电机、搅拌片、储存罐、一号阀门、传输管和出料口,储存罐上端中心处设有一号螺柱和一号螺帽,一号螺柱与一号螺帽螺旋连接,一号螺柱上端为开口状态,电机与储存罐上端连接,搅拌片穿过储存罐上端与电机连接,延伸至储存罐内部,出料口设于储存罐底部正下方,传输管与出料口连接,一号阀门设于传输管上。
[0011]优选的,搅拌下料装置的出料口与传输管直径相同,电机和搅拌片数量为2,分布在储存罐内部左右两侧,且两个搅拌片呈相互错开状态。
[0012]优选的,冷却输送装置包括冷却输送管、吸气泵、吸气管、冷却罐、二号螺柱、二号螺帽、储气罐和二号阀门,储气罐与吸气泵连接,二号螺柱上端设有冷却剂加注口,二号螺柱和二号螺帽螺旋连接,冷却输送管一端与冷却罐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吸气泵上端连接,吸气管与吸气泵连接,吸气管上设有二号阀门,二号螺柱方向为自上而下。
[0013]优选的,检测漏气装置包括连接管和排气阀,排气阀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一端与冷却输送装置的冷却罐连接。
[0014]优选的,检测流量装置的输料管与检测漏气装置的连接管连接,连接管数量为6,呈60度圆形阵列,其中只有正上方的连接管设有排气阀,且方向始终向上,不可转动。
[0015]优选的,再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片、冷却管和运送管,检测漏气装置的连接管一端与运送管连接,冷却管内设有冷却片,冷却管内嵌于运送管。
[0016]优选的,再冷却装置的冷却管直径小于运送管直径,冷却片数量为10,呈60度环形阵列在冷却管内壁上。
[0017]优选的,检测流量装置的流量检测计和显示屏分布在输料管和运送管外壁上,且数量为6,输料管上的流量检测计和显示屏与连接管数量方向一一对应。
[0018]优选的,其步骤如下
[0019]S100、通过拧开储存罐上端的螺帽,加入液氨,通过搅拌后从储存罐下端的出料口流入到传输管中,通过控制一号阀门的开关来满足液氨的传送和不传送。
[0020]S200、通过冷却剂的作用,外界空气通过吸气管和吸气泵进入储气罐中,会进行冷却,将冷气输送到冷却罐中,对液氨进行冷却。
[0021]S300、当冷却后的液氨流入到连接管中,会有排气阀进行排出空气,并会检测每根管子上的气体流量。
[0022]S400、接着流入到运送管,会对液氨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和检测其流量,通过两次流量计的数值比对,判断产生的氨气多不多,并结合排气阀进行判定是否需要冷却管内的冷却片进行制冷。
[0023]3.有益效果
[0024]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拧开二号螺帽加注冷却剂,冷却剂顺着二号螺柱流入储气罐内,当吸气泵工作时,外界空气通过吸气管进入储气罐中,会进行冷却,将冷气输送到冷却罐中,对液氨进行第一次冷却,当液氨流入冷却管,通过冷却片进行冷却液氨,可以进行第二次冷却,此设计可以进行双重冷却。
[0026](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液氨通过输料管,流量检测计开始工作检测流量,数值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对气体进行第一次检测,当氨气经过运送管,会被其外壁上的流量检测计和显示屏进行第二次检测,此设计可以进行双重检测。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的搅拌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的冷却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的检测漏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的检测流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的再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4]100、搅拌下料装置;110、电机;120、搅拌片;130、储存罐;140、一号阀门;150、传输管;160、出料口;170、一号螺柱;180、一号螺帽;
[0035]200、推动装置;210、冷却输送管;220、吸气泵;230、吸气管;240、冷却罐;250、二号螺柱;260、二号螺帽;270、储气罐;280、二号阀门;
[0036]300、检测漏气装置;310、连接管;320、排气阀;
[0037]400、回收循环装置;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下料装置(100)、冷却输送装置(200)、检测漏气装置(300)、检测流量装置(400)和再冷却装置(500),所述检测流量装置(400)包括输料管(410)、流量检测计(420)和显示屏(430),所述流量检测计(420)底端与输料管(410)连接,上端与显示屏(43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下料装置(100)包括电机(110)、搅拌片(120)、储存罐(130)、一号阀门(140)、传输管(150)和出料口(160),所述储存罐(130)上端中心处设有一号螺柱(170)和一号螺帽(180),所述一号螺柱(170)与一号螺帽(180)螺旋连接,所述一号螺柱(170)上端为开口状态,所述电机(110)与储存罐(130)上端连接,所述搅拌片(120)穿过储存罐(130)上端与电机(110)连接,延伸至储存罐(130)内部,所述出料口(160)设于储存罐(130)底部正下方,所述传输管(150)与出料口(160)连接,所述一号阀门(140)设于传输管(15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下料装置(100)的出料口(160)与传输管(150)直径相同,所述电机(110)和搅拌片(120)数量为2,分布在储存罐(130)内部左右两侧,且两个搅拌片(120)呈相互错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输送装置(200)包括冷却输送管(210)、吸气泵(220)、吸气管(230)、冷却罐(240)、二号螺柱(250)、二号螺帽(260)、储气罐(270)和二号阀门(280),所述储气罐(270)与吸气泵(220)连接,所述二号螺柱(250)上端设有冷却剂加注口,所述二号螺柱(250)和二号螺帽(260)螺旋连接,所述冷却输送管(210)一端与冷却罐(240)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吸气泵(220)上端连接,所述吸气管(230)与吸气泵(220)连接,吸气管(230)上设有二号阀门(280),所述二号螺柱(250)方向为自上而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氨质量流量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漏气装置(300)包括连接管(310)和排气阀(320),所述排气阀(32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博王海彬孙韬智王金雷周艺蓉王喆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