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通过对气液混合流体中包含的气泡施加摩擦力,以将气泡细化为更为微小的气泡,进一步产生纳米气泡。
[0002]【先前技术】一般情况下,微小的气泡根据其大小,可分为直径为50
㎛
以下的微气泡和数百
㎚
以下的纳米气泡。
[0003]微气泡为50
㎛
以下的非常小的气泡,以0.1cm/sec非常慢的速度浮到水面后,在2~3分钟内消失,在水里带有模糊的乳白色。
[0004]纳米气泡为微气泡进一步微小化的数百
㎚
以下的极为微小的气泡,与一般气泡及微气泡相比,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纳米气泡因为透明,所以即使存在于水里,在一般环境下,用肉眼无法识别。
[0005]如上所述,微气泡在液体里形成短时间的稳定状态后便消失。反之,纳米气泡则因浓缩的离子厚厚地围绕着周围,可以长期稳定地维持到数十天以上。
[0006]这种纳米气泡在消失时产生多种能量,因此应用于渔业、农业领域的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腔体,包含有对气液混合流体中含有的气泡进行细小化所需的一内部空间、一流入口与一流出口,并设有一驱动轴;一个以上的冲击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一个以上的冲击件具有复数的突出部,以对流入所述主腔体内的气液混合流体造成冲击的同时,使流体进行旋转而与所述主腔体内之一内壁摩擦;复数的摩擦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以增加对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力;以及一驱动装置,包含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冲击件和摩擦件进行旋转;所述复数的摩擦件,以任意间距排列设置于所述驱动轴,所述复数的摩擦件的周面与所述主腔体之内壁以任意距离直接面对形成;所述复数的摩擦件中任意一个以上,其与轴线直交的一侧面的最前端的转速设定为8m/sec以上;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冲击件与所述复数的摩擦件中的任意一个以上,设置分配孔或切开型通道中的任意一项以上,以将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流动引导至与轴线直交的侧面。2.一种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腔体,包含对气液混合流体中含有的气泡进行细小化所需的一内部空间、一流入口与一流出口,并设有一驱动轴;一个以上的冲击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一个以上的冲击件具有复数的突出部,以对流入所述主腔体内的气液混合流体造成冲击的同时,使流体进行旋转而与所述主腔体之一内壁摩擦;复数的摩擦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以增加对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力;以及一驱动装置,包含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冲击件和摩擦件进行旋转;所述复数的摩擦件,以任意间距排列设置于所述驱动轴,所述复数的摩擦件的周面与所述主腔体之内壁以任意距离直接面对形成;所述复数的摩擦件,由一个以上的小径摩擦件和与之相比半径相对较大的一个以上的大径摩擦件,以任意间距排列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中所述驱动轴依次设置于一微米细化区间和一纳米细化区间;所述微米细化区间,由一个以上的所述冲击件排列组成,以将流入至所述主腔体内的气液混合流体中含有的气泡分解为微气泡阶段;所述纳米细化区间,根据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微米细化区间之后,由一个以上的所述摩擦件排列组成,以将微米细化阶段的气泡,进一步极度细化至纳米气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中所述的微米细化区间,可设置一个以上的冲击件,以形成强力的离心力。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中所述的微米细化区间,在与所述冲击件相对的所述主腔体内壁上,设置有一环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环形内围,可形成复数的突出部。6.一种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微气泡阶段细化装置与纳米气泡产生装置;
所述一个以上的微气泡阶段细化装置,通过对气液混合流体施加冲击及剪断力,以将气泡细化至微米阶段;所述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对经过所述微气泡阶段细化装置的所述气液混合流体,施加摩擦力,以将气泡细化至纳米气泡阶段;所述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包含一第一主腔体、一个以上的摩擦件及一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主腔体,包含可容纳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一内部空间、可对流体施加摩擦力的一内壁、一流体的流入口与一流体流出口;所述一个以上的摩擦件,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腔体的一驱动轴进行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流体向所述内壁甩开,同时,所述一个以上的摩擦件对流体起到摩擦的作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含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摩擦件进行旋转;所述微气泡阶段细化装置,包含一第二主腔体、一个以上的冲击件或叶轮及一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主腔体,包含可容纳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一内部空间、一流入口与一流出口,并设有一驱动轴;所述一个以上的冲击件或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一个以上的冲击件或叶轮具有复数的突出部,以对流体造成冲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含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冲击件或叶轮进行旋转。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中所述摩擦件与冲击件,在其任意一项以上的一个以上,设置分配孔或切开型通道中的任意一项以上,以将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流动引导至与轴线直交的一侧面。8.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中所述摩擦件中的任意一个以上,其与轴线直交的一侧面的最前端的转速设定为8m/sec以上。9.如权利要求1、2及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中所述摩擦件中的任意一个以上,与轴线直交的一侧面的最前端至所述主腔体内壁的间距,设定为所述摩擦件的半径的1/2以下,以利用所述主腔体内壁对所述气液混合流体施加摩擦力。10.如权利要求1、2及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其中为了增加摩擦面积,所述摩擦件和冲击件中的一个以上,在与轴线直交的两侧面中的一个以上的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凹形面。11.如权利要求1、2及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利用摩擦的纳米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