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万哲专利>正文

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754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包括:液体供应装置;气体供应装置,与液体供应装置连接;至少一个纳米微泡发生器,纳米微泡发生器与气体供应装置连接,纳米微泡发生器包括:反应管,设有反应腔,反应管的一端设有流入口,反应管的另一端设有流出口,流入口和流出口均与反应腔连通,流入口与气体供应装置连接;至少两个过滤层,至少一个过滤层设于流入口,至少一个过滤层设于流出口;多个颗粒,设于反应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液体由液体供应装置先进入气体供应装置,液体和气体初步混合后一同进入微泡发生器,这种设计方式下,微泡发生器能够根据需求持续、稳定地输出纳米气泡,且纳米气泡的粒径更小、数量更多。数量更多。数量更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微泡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纳米微泡发生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纳米微泡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的纳米微泡发生装置,液体供应装置与气体供应装置分别通过独立的管路与纳米微泡发生器连接,这种设计方式气体和液体在进入纳米微泡发生器之前未提前混合,微泡发生器不能根据需求持续、稳定地输出纳米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微泡发生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包括:液体供应装置;气体供应装置,与液体供应装置连接;至少一个纳米微泡发生器,纳米微泡发生器与气体供应装置连接,纳米微泡发生器包括:反应管,设有反应腔,反应管的一端设有流入口,反应管的另一端设有流出口,流入口和流出口均与反应腔连通,流入口与气体供应装置连接;至少两个过滤层,至少一个过滤层设于流入口,至少一个过滤层设于流出口;多个颗粒,设于反应腔内。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纳米微泡发生装置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微泡发生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供应装置(110);气体供应装置(120),与所述液体供应装置(110)连接;至少一个纳米微泡发生器(130),所述纳米微泡发生器(130)与所述气体供应装置(120)连接,所述纳米微泡发生器(130)包括:反应管(131),设有反应腔(1311),所述反应管(131)的一端设有流入口(1312),所述反应管(131)的另一端设有流出口(1313),所述流入口(1312)和所述流出口(1313)均与所述反应腔(1311)连通,所述流入口(1312)与所述气体供应装置(120)连接;至少两个过滤层(132),至少一个所述过滤层(132)设于所述流入口(1312),至少一个所述过滤层(132)设于所述流出口(1313);多个颗粒(133),设于所述反应腔(13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微泡发生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泡发生器(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纳米微泡发生器(130)具体为第一微泡发生器(134)和第二微泡发生器(135),所述第一微泡发生器(134)与所述气体供应装置(120)连接,所述第二微泡发生器(135)与所述第一微泡发生器(13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微泡发生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32)为纤维层;和/或所述过滤层(132)为海绵层;和/或所述过滤层(132)为无纺布层;和/或所述过滤层(132)为不锈钢层;和/或所述过滤层(132)为化工陶瓷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微泡发生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133)的粒径范围为0.1mm至3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微泡发生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装置(12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万哲田忠男
申请(专利权)人:金万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