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及其制备方法、共模电感、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873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8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芯及其制备方法、共模电感、电子装置。磁芯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制成材料包括第一铁氧体材料,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芯及其制备方法、共模电感、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磁芯及其制备方法、共模电感、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开关电源单板面临的电磁干扰大多数是共模干扰,共模电感是常用的有力滤波元器件。共模电感是由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磁芯上,形成一个四端器件,对于共模信号呈现出大电感具有抑制作用。当两线圈流过共模电流时,磁环中的磁通相互叠加,从而具有相当大的电感量,对共模电流起到抑制作用,以减小共模噪音。当两线圈流过差模电流时,磁环中的磁通相互抵消,几乎没有电感量,所以差模电流可以无衰减地通过。因此共模电感在平衡线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信号,而对线路正常传输的差模信号无影响。
[0003]相对导磁率是特殊介质的磁导率和真空磁导率μ0的比值。磁芯的相对导磁率为几千到几万,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1。线圈通入电流时,电流产生的磁场有一部分会走空气,即磁芯绕设线圈的区域漏磁通较大。而漏磁通对绕线区域的磁芯的材料会具有直流偏置作用,这样会降低磁芯的磁导率,进而影响共模电感减小共模噪音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磁芯及其制备方法、共模电感及电子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磁芯,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绕线部与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绕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绕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绕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绕线部共同围成环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制成材料包括第一铁氧体材料,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20

26mol%的ZnO、50

53mol%的Fe2O3及余量MnO,所述第一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绕线部的制成材料包括第二铁氧体材料,所述第二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 5

18mol%的ZnO、52

55mol%的Fe2O3及余量MnO。
[0006]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20

26mol%的ZnO、50

53mol%的Fe2O3及余量MnO,所述第二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5

18mol%的ZnO、52

55mol%的Fe2O3及余量MnO,使得由第一铁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的相对磁导率大于由第二铁氧材料制成的第二部分的相对磁导率。
[0007]第一部分为磁芯的非绕线区域,非绕线区域的漏磁通少,其采用了相对磁导率较大的第一铁氧材料,在磁芯应用于共模电感时,提升共模电感的共模阻抗性能,提高了共模
电感的滤波性能及工作效率。
[0008]将磁芯应用于共模电感中时,第二铁氧体材料制成的第二部分(绕线区域)的饱和磁通密度大于第一铁氧体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非绕线区域)的饱和磁通密度,有利于减小第二部分(绕线区域)的漏磁通,降低了漏磁通对第二部分的磁芯的材料的直流偏置作用,进而提高共模电感减小共模噪音的工作效率。
[0009]根据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绕线部及所述第二绕线部均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0010]根据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
[0011]根据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相同。
[0012]根据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芯是一体成型的。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磁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4]提供第一铁氧体材料及第二铁氧体材料,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20

26mol%的ZnO、50

53mol%的Fe2O3及余量MnO,所述第二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5

18mol%的 ZnO、52

55mol%的Fe2O3及余量MnO;
[0015]将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通过球磨、喷雾干燥造粒以形成第一粉料,及将所述第二铁氧体材料通过球磨、喷雾干燥造粒以形成第二粉料;
[0016]将所述第一粉料与所述第二粉料通过压制后得到磁芯,所述磁芯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绕线部与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绕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绕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绕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绕线部共同围成环状结构。
[0017]通过压制工艺成型磁芯,方便了磁芯的制备。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 20

26mol%的ZnO、50

53mol%的Fe2O3及余量MnO,述第二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 5

18mol%的ZnO、52

55mol%的Fe2O3及余量MnO,使得由第一铁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的相对磁导率大于由第二铁氧材料制成的第二部分的相对磁导率。在磁芯应用于共模电感时,使第二部分的饱和磁通密度大于第一部分的饱和磁通密度,提升共模电感的共模阻抗性能,提高了共模电感的滤波性能及工作效率。
[0018]根据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第一粉料与第二粉料通过压制后得到磁芯,包括将第一粉料与第二粉料放入干压模具后,进行干压成型形成磁芯。
[0019]采用干压成型工艺制备得到磁芯,工艺较为简单,周期较短,且效率高。
[0020]根据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第一粉料与第二粉料通过压制后得到磁芯,包括将第一粉料与第二粉料放入干压模具后,进行干压
成型,得到预制坯;干压成型后的预制坯装入温等静压模具后,进行温等静压成型,得到所述磁芯。
[0021]采用先干压预成型,再进行温等静压成型的方法制备磁芯,由于在温等静压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预制坯仍有较好的流动性,使得第一粉料与第二粉料能够按着紧密的方式进行堆积,更充分的排出粉体间的气体,使得磁芯更加致密。
[0022]根据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第一粉料与第二粉料通过压制后得到磁芯,包括将第一粉料与第二粉料放入干压模具后,进行干压成型,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及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绕线部与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绕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绕线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绕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绕线部共同围成环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制成材料包括第一铁氧体材料,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20

26mol%的ZnO、50

53mol%的Fe2O3及余量MnO,所述第一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绕线部的制成材料包括第二铁氧体材料,所述第二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5

18mol%的ZnO、52

55mol%的Fe2O3及余量Mn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绕线部及所述第二绕线部均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是一体成型的。6.一种磁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铁氧体材料及第二铁氧体材料,所述第一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20

26mol%的ZnO、50

53mol%的Fe2O3及余量MnO,所述第二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包括5

18mol%的ZnO、5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建国林润杨泽洲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