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37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括汽车三厢后盖,还包括用于包装汽车三厢后盖的包装箱,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外包装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包装保护组件位于收容部内。包装保护组件包括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固定内衬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护角与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相适配,中间缓冲垫设置于收容部的底部,汽车三厢后盖放置于收容部内,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均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与外包装的内壁面之间,使得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多点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包装为长方体结构方便搬运和摆放,并且包装箱总成结构简单、包装方便。包装方便。包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尤其是近几年,我国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对于车企而言,越来越多的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将不同的部门建在不同的地区,比如研发部门经常设立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而生产车间则设立在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对于汽车而言,其包含了众多的零部件,其中的内饰件由于种类较多且结构各异,因此在包装时需要面临许多问题。
[0003]以汽车三厢后盖为例,汽车三厢后盖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汽车的外观质量,但是汽车三厢后盖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外观上的损坏,所以需要对外包装进行严格的控制。市面上常见的三厢后盖包装采用异形包装的方式,采用异型包装虽然节约了成本和占地空间,但是其造型不利于存贮摆放,直立摆放时容易倾倒,平铺摆放时无法叠放,并且异形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三厢后盖在包装运输过程中,不利于存贮摆放、容易倾倒,异形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或损坏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括汽车三厢后盖,还包括用于包装汽车三厢后盖的包装箱,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外包装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包装保护组件位于收容部内。
[0006]包装保护组件包括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固定内衬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护角与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相适配,中间缓冲垫设置于收容部的底部,汽车三厢后盖放置于收容部内,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均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与外包装的内壁面之间,使得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多点定位。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包装,包装后的包装箱结构简单,并且包装外形呈长方体结构,便于放置和搬运,在摆放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汽车三厢后盖在包装时,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和护角卡接防止边角被损坏,并且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进行多点定位,在搬运过程中能够避免汽车三厢后盖晃动或发生碰撞和损坏。
[000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固定内衬包括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下部固定内衬,侧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侧部,上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上部,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的底部并设置于中间缓冲垫的一侧,下部固定内衬上设置有与汽车三厢后盖适配的卡槽。并且护角与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卡接,汽车三厢后盖通过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
衬、下部固定内衬和中间缓冲垫四点定位。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包装内设置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下部固定内衬,能够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包装和固定,并且通过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和中间缓冲垫即可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四点定位,定位结构简单、安装时也方便。
[001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为长方体的结构,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凹槽,凹槽自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向下部固定内衬内部凹陷。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部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自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向下部固定内衬内部凹陷,汽车三厢后盖在进行安装时,凹槽能够和汽车三厢后盖的侧边卡接,既能对汽车三厢后盖的侧边进行防护,同时还能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定位和安装。
[001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下部固定内衬的凹槽为U形卡槽,汽车三厢后盖的侧边与U形卡槽卡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卡槽能够增大下部固定内衬和汽车三厢后盖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汽车三厢后盖定位更加稳定,进而防止汽车三厢后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晃动。
[001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护角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护角的一侧设置有与边角卡接的接触部位,另一侧部设置有弧形的防护部位;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与接触部位卡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护角的一侧和边角卡接,并且接触部位向内凹陷形成卡接部,通过卡接部和边角卡接,使得护角稳定地卡接在边角上,另一侧部设置的弧形的防护部位在卡接后能够对边角进行防护,防止汽车三厢后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晃动损伤边角以及其他部位。
[001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护角为棱体结构,护角一侧的夹角部位设置有圆弧形的倒角。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棱体结构的护角和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更加适配,防护部位设置为圆弧形的倒角,在发生碰撞或者晃动时,能够减小损伤和摩擦。
[001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中间缓冲垫均设置为体积小于外包装的长方体垫体。
[0019]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由柔性材料制成,中间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由柔性材料制成,可以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定位和安装,并且也不会损伤汽车三厢后盖。中间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气道很好的缓冲和防震作用。
[002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装保护组件还包括保护膜,保护膜包覆于汽车三厢后盖的整个外表面,并且保护膜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和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之间。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膜能够对汽车三厢后盖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护膜包覆于
汽车三厢后盖的整个外表面,能够避免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损伤汽车三厢后盖的表面,保证汽车三厢后盖的表面质量。
[002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粘接于外包装的内壁面,能够防止包装保护组件在包装和运输汽车三厢后盖过程中发生晃动或窜动,提高包装和保护作用。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中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并且外包装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汽车三厢后盖能够包装放置于收容部内,包装箱包装好汽车三厢后盖呈长方体结构,在摆放时不容易倾倒,并且存贮或者平铺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摆放,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降低质量风险。
[0027]汽车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括汽车三厢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包装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包装箱,所述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所述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包装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所述包装保护组件位于所述收容部内;其中,所述包装保护组件包括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所述固定内衬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所述护角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相适配,所述中间缓冲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底部,所述汽车三厢后盖放置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固定内衬以及所述中间缓冲垫均压紧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之间,使得通过所述固定内衬与所述中间缓冲垫对所述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多点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衬包括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下部固定内衬,所述侧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侧部,所述上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上部,所述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的底部并设置于所述中间缓冲垫的一侧,所述下部固定内衬上设置有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适配的卡槽;并且,所述护角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所述边角卡接,所述汽车三厢后盖通过所述侧部固定内衬、所述上部固定内衬、所述下部固定内衬和所述中间缓冲垫四点定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为长方体的结构,所述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下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