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耳折边机构及折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837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耳折边机构及折耳装置,其中,所述上耳折边机构包括第一支架以及上耳折边滚轮,所述上耳折边滚轮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架活动,所述上耳折边滚轮具有一沿左右向的摆动行程,且沿前后向的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摆动行程内,所述上耳折边滚轮的端面用于抵紧贴接于盒体面纸的上耳以进行折边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耳折边滚轮,实现盒体面纸的上耳的柔性折边,而且不会损伤盒体面纸的上耳,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将上耳折边滚轮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架,使得上耳折边滚轮可以通过摆动对盒体面纸的上耳进行折边处理,如此,上耳折边机构不仅能适配不同规格的盒体,而且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盒体进行有效保压。而且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盒体进行有效保压。而且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盒体进行有效保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耳折边机构及折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
,尤其是一种上耳折边机构及折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开式包装盒的工艺包括三大步:制内盒、制外盒以及切边取模,制外盒是指在内盒的外表面包覆一层外面纸,外面纸上主体与盒的各个面对应,中间和边缘有四个余角;在成型的过程中,四个余角像盒子的“耳朵”伸展待折。
[0003]专利技术人现有的成熟的外盒成型机中,外面纸的后半段成型步骤集成在立式转盘载具上;立式转盘如轮子一样旋转嵌住盒样品旋转,外层套一蜗壳并开口,开口周围设置折耳机构,当盒子旋转至折耳机构处时,将耳朵折叠贴附在内盒上。现有的折耳机构,是一个凹模加一个气缸,凹模与盒子的大小匹配直接扣在内盒上即可实现折耳功能。但这也带来了缺陷,凹槽自己的尺寸是固定的,如果客户用来加工较小的盒子或较大的盒子,则凹模就需要更换。还有一个缺陷是凹槽将耳朵铲边后贴附在内盒的侧壁上,无法及时按压,因为耳朵在成型后,凹模无法对折叠后的形态施加作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上耳折边机构及折耳装置,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耳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以及,上耳折边滚轮,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架活动,所述上耳折边滚轮具有一沿左右向的摆动行程,且沿前后向的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摆动行程内,所述上耳折边滚轮的端面用于抵紧贴接于盒体面纸的上折耳以进行折边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耳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折边机构还包括:连接架,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连接架上形成有斜楔驱动部;以及,上耳摆杆,所述上耳摆杆的中部沿前后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其中,所述上耳折边滚轮设于所述上耳摆杆的下端;所述斜楔驱动部与所述上耳摆杆的上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耳摆杆的上端沿左右向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耳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向下倾斜延伸设置,所述驱动杆的侧部形成所述斜楔驱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耳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折边机构还包括一上耳拉簧,所述上耳拉簧的一端设于所述上耳摆杆的上端,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耳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摆杆的上端设有过渡滚轮,所述过渡滚轮与所述斜楔驱动部滚动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耳折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驱动部设置两个,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对应的,所述上耳摆杆、所述上耳折边滚轮均设置两个,用以对盒体面纸的两个上折耳进行折边处理;其中,两个所述上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纯军董阳曹宏勋黄正烈张双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天工广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