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3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包括脱泡机桶体、搅拌轴、电机、减速箱以及与脱泡机桶体相配合的盖体,减速箱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轴穿过盖体并与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减速箱固定于盖体上,桶体外设有保温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搅拌桨,搅拌桨与搅拌轴远离减速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位于脱泡机底部,搅拌桨为板状,搅拌桨为倾斜状设置,搅拌桨与地面所形成的锐角开口方向与搅拌桨的旋转方向相反,通过设置倾斜的搅拌桨翻动脱泡机内浆料,在旋转过程中可以使整个浆料进行翻转均匀,更容易保证上下的浆料除气效果一致,提高产品的一致性。产品的一致性。产品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陶瓷基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薄膜陶瓷基板,流延是一种常规的生产生瓷带的方式,是 LTCC\HTCC\MLCC中常用工序。其运用氧化铝作为陶瓷流延的主要原材料先把粉碎好的粉料与粘结剂、增塑剂、分散剂、溶剂混合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浆料,料浆从料斗流下,被刮刀以一定厚度刮压涂敷在专用基带上,经干燥、固化后从上剥下成为生瓷带,其具有成本低、质量高、无毒害、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
[0003]在浆料的配置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球磨使得浆料内的各个添加物质都能够混散的较为均匀,在进行球磨的过程中通常由于快速的滚动或转动或添加剂的影响使得浆料内残存许多气泡,而对于有气泡的浆料在其通过流延机流延成型后其料胚的表面会残存气泡孔,将影响料胚的使用性能,所以现在常规技术中会使用脱泡机,通过抽真空使溶剂沸点降低,在低温点沸腾从而减少溶剂含量增加浆料黏度,同时也带走浆料中的气泡,提高料胚的使用性能。
[0004]但是在现在购买的脱泡机进行脱气过程中,发现料胚的良品率依然达不到预期的工艺目标,经过对多批次的流延出的生瓷带进行抽查,发现如下现象:料胚的气泡孔从头到尾呈递减趋势;料胚的气泡孔多数集中在生瓷带的首段。经过观察脱泡机每次加工完后的浆料,发现先排出的底部浆料中含有零星的气泡,然后伴随这排料继续并逐渐消失,经过推测原因如下:由于脱泡机内的浆料黏度较高,气泡在浆料中的运动困难,即使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气泡运动速率也很慢;且浆料在搅拌桨作用下,只能在水平方向的离心力作用下水平运动,上下部分沸腾不一致。在以上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上下层浆料不均匀。经公司研究决定对现有的脱泡机进行改进,使得的脱泡机内浆料均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解决上述脱泡机内浆料不均一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包括脱泡机桶体、搅拌轴、电机、减速箱以及与脱泡机桶体相配合的盖体,所述减速箱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穿过盖体并与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固定于盖体上,所述桶体外设有保温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搅拌轴远离减速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位于脱泡机桶体底部,所述搅拌桨为板状,所述搅拌桨为倾斜状设置,所述搅拌桨与地面所形成的锐角开口方向与搅拌桨的旋转方向相反。
[0007]优选地,所述搅拌桨为“L”型设置,且搅拌桨由长部以及与长部垂直的短部构成,所述短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搅拌桨远离电机的端面以及远离搅拌轴的端面设有与脱泡机桶体底
壁以及侧壁相匹配的圆弧。
[0009]优选地,还包括有与搅拌桨数量相同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搅拌轴的一端与搅拌桨长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搅拌桨的数量为两个。
[0011]优选地,所述搅拌桨靠近脱泡机桶体底壁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增流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倾斜的搅拌桨翻动脱泡机桶体内浆料,并且将搅拌桨设置为“L”型,在旋转过程中可以使整个浆料进行翻转均匀,更容易保证上下的浆料除气效果一致,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脱泡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搅拌轴以及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脱泡机桶体;2、电机;3、减速箱;4、搅拌轴;51、短部;52、长部;53、连接板;54、增流槽;6、盖体;7、保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参见图1以及图2,图中示出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涉及薄膜陶瓷基板生产领域,包括脱泡机桶体1、搅拌轴4、电机2、减速箱3以及与脱泡机桶体 1相配合的盖体6,减速箱3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轴4穿过盖体1 并与减速箱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减速箱3固定于盖体1上,桶体外设有保温装置7,搅拌桨5与搅拌轴4远离减速箱3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位于脱泡机桶体1 底部,通过以上设置实现了脱泡机桶体1内浆料的搅拌的作用。进一步地,为了解决脱泡机桶体1内的上层与下层之间浆料不均匀的问题,搅拌桨5优选为板状,并且为倾斜状设置,搅拌桨5与地面所形成的锐角开口方向与搅拌桨5 的旋转方向相反,通过以上设置,在脱泡的工序中,搅拌桨5在电机2的驱动下旋转,并且由于搅拌桨5与地面所形成的锐角开口方向与搅拌桨5的旋转方向相反,搅拌桨5在旋转时将位于脱泡机桶体1底部的浆料沿着搅拌桨5斜向斜上翻动,实现了上层与下层浆料翻动,将底部的浆料翻动的到上层,使得位于浆料的气泡在搅拌桨5的作用下直接翻动到上层然后使得上层与下层的浆料除气效果一致,改善之前浆料仍然存在气泡的问题,提高料胚的使用性能。
[0019]进一步地,由于搅拌的浆料质地粘稠,黏度高,多个搅拌桨5同时搅动时候其阻力大,对于电机2的扭力需求较高。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桨5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同时由于在搅拌的过程中,浆料还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脱泡桶的侧壁流动,并且由于当搅拌桨5的面积过大时,也会对电机2造成巨大的负担,所以为了进一步降低对电机2的负担,搅拌桨5优选为“L”型设置,且搅拌桨5由长部52以及与长部52垂直的短部51构成,短部51与搅拌轴4固定连接。并且还通过以上的设置将位于脱泡机桶体1底部的部分浆料直接翻动到上层,使得上层部分落下下层,使得上下层的浆料混合更加均匀,加快浆料脱泡速度以及降低了提升浓度的时间,并且更容易保证上下的浆料除气效果一致。
[0020]参见图1,为了便于将浆料翻动均匀,并将位于脱泡机桶体1底壁以及侧壁上的浆
料翻动,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桨5远离电机2的端面以及远离搅拌轴4 的端面设有与脱泡机桶体1底壁以及侧壁相匹配的圆弧。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桨5为“L”型,其长部52较长,在翻动浆料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与搅拌桨5数量相同的连接板53,连接板53 一端与搅拌轴4固定连接,连接板53远离搅拌轴4的一端与搅拌桨5长部52 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53加强搅拌桨5的稳定性。
[0021]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短部51靠近脱泡机桶体1底壁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增流槽54,通过增流槽54的设计,在搅拌时,部分浆料沿着增流槽54流动到搅拌桨5背部,与其余部位的浆料混合,充分搅拌到底部的浆料。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3]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包括脱泡机桶体(1)、搅拌轴(4)、电机(2)、减速箱(3)以及与脱泡机桶体(1)相配合的盖体(6),所述减速箱(3)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穿过盖体(6)并与减速箱(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3)固定于盖体(6)上,所述桶体外设有保温装置(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搅拌轴(4)远离减速箱(3)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位于脱泡机桶体(1)底部,所述搅拌桨为板状,所述搅拌桨为倾斜状设置,所述搅拌桨与地面所形成的锐角开口方向与搅拌桨的旋转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泡机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为“L”型设置,且搅拌桨由长部(52)以及与长部(52)垂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励扬彭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六方钰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