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11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包括左侧A柱、右侧A柱、前挡风玻璃、左侧门玻璃和右侧门玻璃,左侧A柱上设置有左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左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设置成能够发射对准前挡风玻璃的第一激光除雾光束和/或对准右侧门玻璃的第二激光除雾光束;右侧A柱上设置有右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右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设置成能够发射对准前挡风玻璃的第三激光除雾光束和/或对准左侧门玻璃的第四激光除雾光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激光除雾光束进行除雾,能够提升除雾效率,激光除雾不会产生声音,有利于提升车内静音效果,合理设置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能够对前挡风玻璃、左侧门玻璃和右侧门玻璃进行除雾。门玻璃和右侧门玻璃进行除雾。门玻璃和右侧门玻璃进行除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车辆玻璃除雾一般有如下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暖通空调产生冷热空气,风扇带动冷热空气,通过布置在仪表板系统的风管传导到出风口处,出风口处叶片使冷热空气按照一定方向吹到玻璃上,达到加热或降低玻璃上温度,从而达到去除玻璃上水雾的目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在玻璃内部布置电阻丝,通过加热片的热量传递到电阻丝上,热量使玻璃上水雾蒸发。
[0003]上述的两种车辆玻璃除雾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对第一种方式来说,空气传导到玻璃上除雾,会存在一定的反映时间,需要手动调节吹风速度;另外,空气流动会产生声音,影响舒适性。对于第二种方式来说,采用电阻丝在视觉上会看到丝状物附着在玻璃内部,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包括左侧A柱、右侧A柱、前挡风玻璃、左侧门玻璃和右侧门玻璃,所述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包括左侧A柱、右侧A柱、前挡风玻璃、左侧门玻璃和右侧门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A柱上设置有左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所述左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设置成能够发射对准前挡风玻璃的第一激光除雾光束和/或对准右侧门玻璃的第二激光除雾光束;所述右侧A柱上设置有右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所述右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设置成能够发射对准前挡风玻璃的第三激光除雾光束和/或对准左侧门玻璃的第四激光除雾光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激光除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激光除雾探头准直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桢昊曹俊罗国青姚崇焱马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