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10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涉及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技术领域,包含输入主接触器、变压器、PLC控制器、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入熔断器、输入断路器、输出高速断路器、温度传感器、低压控制电源、辅助继电器和输出1路电压,2kV电源柜由380V三相交流电输入,电压经过2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在轨道交通领域,电力机车以及安装电传动装置的其他机车上通常使用牵引变流器向牵引电机提供变频变压的电源,牵引变流器通过对牵引电机的控制和调节来控制机车的运行,其具有加、减速度频繁、功率等级高等特点,因此,记录牵引变流器的运行数据、保证牵引变流器稳定可靠的运行尤为重要。
[0003]现有的牵引变流器的主控单元大部分采用单一的CPU结构,在列车调试阶段,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将CPU运行数据发送给上位机,由于这种方式采用有线连接,对操作环境影响较大,在列车交付客户使用后无法采用。目前在列车交付使用后采用的是将CPU运行的数据通过列车上设备间通信的网络传输到列车的行车记录仪中存储的方式,但是,由于行车记录仪是基于车辆通信协议CAN获取列车上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其存储速度都难以保证牵引变流器的CPU上大量运行数据的实时稳定的存储,因此,这种方式会导致列车调度员无法根据实时全面的运行数据对列车进行及时和准确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包含输入主接触器、变压器、PLC控制器、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入熔断器、输入断路器、输出高速断路器、温度传感器、低压控制电源、辅助继电器和输出1路电压,所述输入主接触器、变压器、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入熔断器、输入断路器、输出高速断路器、温度传感器、低压控制电源、辅助继电器和输出1路电压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0007]其中,输入熔断器,用于输入380V工频三相交流电;
[0008]输入断路器,用于达到线路最大电流将会断开电流;
[0009]输入主接触器,用于根据输入冲击电流大小决定,辅助触点:1常开+1常闭,线圈电压220V AC;
[0010]变压器,用于电气隔离和电压变换;
[0011]PLC控制器,用于8DO输出、7DI输入和4个PT100温度传感器,以及输出调节触发板导通角;
[0012]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包含2个12相三项全波可控整流,12脉波输出;
[0013]输出高速断路器,用于根据额定绝缘电压、额定工作电压输出高速断路器;
[0014]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0015]低压控制电源,用于将市电220AC转换成为+24VDC为模块供电;
[0016]辅助继电器,为自动开关元件具有隔离功能;
[0017]输出1路电压,用于实现恒压源输出。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包含2个12相三项全波可控整流,包含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四晶闸管、第五晶闸管、第六晶闸管、第七晶闸管、第八晶闸管、第九晶闸管、第十晶闸管、第十一晶闸管、第十二晶闸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
[0019]其中,第一晶闸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晶闸管的负极、第三晶闸管的负极、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晶闸管的正极连接第四晶闸管的负极,第四晶闸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五晶闸管的正极、第六晶闸管的正极、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第六电容的一端、第七晶闸管的负极、第八晶闸管的负极、第九晶闸管的负极、第七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
[0020]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电容、第四电阻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二电容、第五电阻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三电容、第六电阻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七晶闸管的正极连接第十晶闸管的负极,第十晶闸管的正极分别连接十一晶闸管的正极、第十二晶闸管的正极、第十电容的一端、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第十二电容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七电容、第十电阻连接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八电容、第十一电阻连接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九电容、第十二电阻连接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
[0021]作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熔断器采用AC380V熔断器。
[0022]作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
[0023]作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输入断路器采用AC380V断路器。
[0024]作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输出1 路电压输出1KV或2KV直流电压。
[0025]作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输入主接触器包含1常开辅助触点和1常闭辅助触点。
[0026]作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采用自然风冷,负边为2组

/Y。
[0027]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8]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2kV电源柜由380V三相交流电输入,电压经过2组

/Y接法后形成2路12脉波380V交流三相输出,再经过24个可控硅(晶闸管)组成2个12相全波整流电路,1kV系统时只启用1路12脉波,另 1路不启用,2KV系统时同时启用2路12
脉波串联使用,两种工况下变压器输出额定容量都为230kVA不变,另外可以外置电压阶跃电阻,PLC通过控制通阶跃电压电路实现电压阶跃功能;该电源输入交流测添加相序检测设备实现缺相,无相保护,输入自带熔断器以及断路器,可以防止发生短路故障,进而保护电源电路;采用PLC监控电压电流,带有过流保护以及过压保护功能;采用KY3

B可控硅触发器触发晶闸管电流,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还能检测输出电流是否有异常,启动过流保护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结构原理图。
[0030]图2是本技术12相三项全波可控整流的电路原理图;
[0031]图3是本技术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的整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其特征在于:包含输入主接触器、变压器、PLC控制器、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入熔断器、输入断路器、输出高速断路器、温度传感器、低压控制电源、辅助继电器和输出1路电压,所述输入主接触器、变压器、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入熔断器、输入断路器、输出高速断路器、温度传感器、低压控制电源、辅助继电器和输出1路电压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其中,输入熔断器,用于输入380V工频三相交流电;输入断路器,用于达到线路最大电流将会断开电流;输入主接触器,用于根据输入冲击电流大小决定,辅助触点:1常开+1常闭,线圈电压220V AC;变压器,用于电气隔离和电压变换;PLC控制器,用于8DO输出、7DI输入和4个PT100温度传感器,以及输出调节触发板导通角;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包含2个12相三项全波可控整流,12脉波输出;输出高速断路器,用于根据额定绝缘电压、额定工作电压输出高速断路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低压控制电源,用于将市电220AC转换成为+24VDC为模块供电;辅助继电器,为自动开关元件具有隔离功能;输出1路电压,用于实现恒压源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变流器测试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包含2个12相三项全波可控整流,包含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四晶闸管、第五晶闸管、第六晶闸管、第七晶闸管、第八晶闸管、第九晶闸管、第十晶闸管、第十一晶闸管、第十二晶闸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其中,第一晶闸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晶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礼付乐乐汪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神铁牵引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