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开关控制的频率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792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开关控制的频率转换装置,属于电视接收技术。该装置由电子开关,振荡晶体切换电路及频率吸收回路组成。为原三洋83PG机芯增加了NTSC3. 58制式,保持了原机芯单板结构,工艺性强,可靠性高。频率吸收回路中陷波器的频率为3. 58MHz。该回路仅工作于NTSC3. 58制式,使图象稳定、干净、清晰。在其它制式时自动停止工作,使带宽不受影响,图象不受干扰。(*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开关控制的频率转换装置,包括电子开关、频率切换电路及一频率吸收回路,电子开关的输出端A有“0”、“1”两个状态,“0”为低电平,“1”为高电平;一频率切换电路接于该电子开关输出端,该频率切换电路中包含两个石英晶体振荡器;当电子开关输出为“0”时,第一石英晶体振荡器工作,当电子开关输出为“1”时,第二石英晶体振荡器工作;电子开关输出端还接入一频率吸收回路,该回路中陶瓷陷波器的频率与第二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相一致,两者保持同步工作状态;电阻R(8)、R(9),石英晶体振荡器X(10)、X(11),二极管D(12)、D(13)及电容C(14)组成了频率切换电路;陶瓷陷波器X(15),二极管D(16)及电阻R(17)组成了频率吸收回路;电阻R(18)、R(20)、R(21)、R(23),二极管D(22)、D(24)及三极管V(19)、V(25)组成了电子开关;其特征在于:X(10)一端与X(11)一端相连,并接于接点(1),X(10)另一端与R(8)一端及D(12)正端相连,X(11)另一端与R(9)一端及D(13)负端相连,R(8)的另一端与R(2)的另一端相连,并接于接点(2),D(12)的负端,D(13)的正端,R(21)的一端及C(14)的一端相连,C(14)的另一端接地,X(15)的一端接接点(3),另一端与D(16)的正端及R(17)的一端相连,D(16)的负端接地,R(17)的另一端与R(21)的另一端、D(22)的正端、R(20)的一端及V(19)的集电极相连,V(19)的发射极接地,V(19)的基极与R(18)的一端相连,并接于接点(4),R(18)的另一端与R(20)的另一端相连,并接于接点(5),D(22)的负端与V(25)的集电极及D(24)的负端相连,V(25)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与R(23)的一端相连,R(23)的另一端接接点(6),D(24)的正端接接点(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