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7770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包括电能输入端VCC、显示模块和基准电压输送端;显示模块包括多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和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所有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均与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每组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分压电阻与基准电压输送端电连接,其中,每组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对应的分压电阻的阻值都不相同;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储电供电器无法预估剩余电量的问题。量的问题。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储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由于太阳能发电具有火电、水电、核电所无法比拟的清洁性、安全性、资源的广泛性和充足性等优点,太阳能被誉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目前人类利用的太阳能主要是太阳能的光辐射能量,并且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将其转换为电能加以存储后进行使用。
[0003]但是,现有的太阳能储电供电器,无法直观地看到用于储电的蓄电池的当前电量,因此,会出现无法预估剩余电量的情况,导致用于储电的蓄电池会出现没电的情况发生,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包括电能输入端VCC、显示模块和基准电压输送端;
[0006]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多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和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所有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均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每组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分压电阻与所述基准电压输送端电连接,其中,每组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对应的分压电阻的阻值都不相同;所述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
[0007]值得说明的是,多组所述显示单元依次排列设置,每组所述显示单元对应的分压电阻的阻值按照所述显示单元的排列顺序依次增大或者依次减少。
[0008]具体地,所述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电压比较器U2、间歇震荡单元和蜂鸣器BZ1;
[0009]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送端电连接,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间歇震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蜂鸣器BZ1的正极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蜂鸣器BZ1的负极通过所述间歇震荡单元接地。
[0010]优选的,所述间歇震荡单元包括N沟MOS场效应晶体管M1、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NPN型三极管Q3和电阻R19;
[0011]所述MOS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与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
MOS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场效应晶体管M1的漏极分别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和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均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
[0012]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通过电容C7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通过电容C8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9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 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蜂鸣器BZ1的负极电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还包括稳压器U4,所述稳压器U4的输入端IN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稳压器U4的输出端OUT为所述基准电压输送端。
[0014]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还包括电源提示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电源提示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电源提示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
[0015]具体地,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单元分为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第三显示单元和第四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对应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U1A,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对应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U1B,所述第三显示单元对应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U1C,所述第四显示单元对应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U1D,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对应的分压电阻为电阻R8,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对应的分压电阻为电阻R12,所述第三显示单元对应的分压电阻为电阻R18,所述第四显示单元对应的分压电阻为电阻R22;
[0016]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基准电压输送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器U1B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8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器U1C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2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器U1D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第二端接地。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中,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蓄电池的输出;由于不同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均电连接有不同阻值的分压电阻,因此,每个所述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基准电压都不相同,如此,将输入不同的基准电压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按输入的基准电压从大到小排列后,相邻的两个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基准电压就会形成电压差;当电能输入端VCC输入的电压大于第一个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基准电压时,所有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都输出低电平,所有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都会发光,表示蓄电池满电;当电能输入端VCC输入的电压小于第一个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基准电压且大于第二个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基准电压时,除了第一个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外,其余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都输出低电平,即除了第一个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对应的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不会发光外,其余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对应的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都会发光,如此,电能输入端VCC输入的电压越低,发光的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就越少,从而达到显示蓄电
池的当前电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0019]图2是图1的虚线框A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的虚线框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2]如图1至3所示,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输入端VCC、显示模块和基准电压输送端;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多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和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所有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均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每组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分压电阻与所述基准电压输送端电连接,其中,每组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对应的分压电阻的阻值都不相同;所述电能显示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能显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显示单元依次排列设置,每组所述显示单元对应的分压电阻的阻值按照所述显示单元的排列顺序依次增大或者依次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电压比较器U2、间歇震荡单元和蜂鸣器BZ1;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送端电连接,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间歇震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蜂鸣器BZ1的正极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蜂鸣器BZ1的负极通过所述间歇震荡单元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储电供电器的电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震荡单元包括N沟MOS场效应晶体管M1、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NPN型三极管Q3和电阻R19;所述MOS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与所述报警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OS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场效应晶体管M1的漏极分别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和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均与所述电能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盛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肯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