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68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升压逆变模块包括电池、N渠道MOS管和变压器,每个升压逆变模块的N渠道MOS管的栅极均电连接同一个第一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0,N渠道MOS管的源极接地,N渠道MOS管的漏极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池电连接;所有升压逆变模块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串联后与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母线BUS电连接;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与母线BUS电连接,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交流电。所述房车专用逆变器解决了大功率电器在启动时的启动电流很大,现有的房车专用逆变器不能满足这些大功率的电器使用的条件的问题。率的电器使用的条件的问题。率的电器使用的条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驾驶房车出门旅行,房车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是一种可移动并且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房车上配备有很多日常生活使用的电器设备,这些电器设备的电器元件整合在电器箱内,在日常使用中房车的12V电池只能让小功率电器正常工作,如果想使用电饭锅、微波炉、电水壶或电磁炉这类大功率电器时,就需要逆变器将房车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220V交流电,为房车内各用电器提供稳定的交流电。
[0003]大功率电器在启动时的启动电流很大,但是现有的房车专用逆变器在的输出交流电不稳定,导致不能满足这些大功率的电器使用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包括:升压逆变组件、整流模块、母线BUS、全桥逆变模块和第一PWM信号产生单元,所述升压逆变组件包括多个升压逆变模块;
[0006]所述升压逆变模块包括电池、N渠道MOS管和变压器,每个所述升压逆变模块的N渠道MOS管的栅极均电连接同一个所述第一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0,所述N渠道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N渠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有所述升压逆变模块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串联后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
[0007]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交流电。
[0008]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全桥逆变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第二PWM信号产生单元、第三PWM信号产生单元、第四PWM信号产生单元和第五PWM信号产生单元;
[0009]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HL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并联后引出形成端点OUT1,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与所述第三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LL电连接;
[0010]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所述第四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3HR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4的
漏极并联后引出形成端点OUT2,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所述第五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RL电连接;
[0011]所述端点OUT1和所述端点OUT2用于输出交流电。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HL产生的PWM信号与所述第三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LL产生的PWM信号互补;所述第四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3HR产生的PWM信号与所述第五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RL产生的PWM信号互补。
[0013]具体地,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D13A、二极管D13B、二极管D14A和二极管D14B;
[0014]在串联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中,首个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3B的阴极和二极管D14B的阴极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13A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3A的阴极和所述二极管D14A的阴极并联后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3B的阳极和所述二极管D14B的阳极并联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13A的阳极与所述二极管D13B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4A阳极与所述二极管D14B的阴极电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同名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异名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同名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二端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异名端。
[0016]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全桥逆变模块还包括低通滤波单元,所述低通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1、电感L2和多个滤波电容;
[0017]所述端点OUT1与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端点OUT2与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电连接;多个滤波电容并联后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电连接,多个滤波电容并联后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引出形成端口INVL,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引出形成端口INVN,其中,所述端口INVL作为所述房车专用逆变器的火线输出端,所述端口INVN作为所述房车专用逆变器的零线输出端。
[0018]具体地,所述房车专用逆变器包括多个升压逆变组件和多个整流模块,所述升压逆变组件和所述整流模块一一对应,所有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并联后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房车专用逆变器中,所述第一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0产生的PWM信号用于控制每个升压逆变模块的N渠道MOS管的通断,从而使所述电池产生的12V直流电逆变成12V的交流电,然后通过对应的变压器升压,并经过整流模块得到420V的直流电,并通过母线BUS输送到所述全桥逆变模块,再通过所述全桥逆变模块将420V的直流电逆变成220V的交流电输出。由于采用了多个升压逆变模块来作为电源,其中每个升压逆变模块都有独立的电池供电,如此,就能提高所述房车专用逆变器所承载的电流上限,从而提高所述房车专用逆变器所承载的功率上限,就能满足大功率电器在启动时的启动电流大的情况,提高了房车专用逆变器在的输出交流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升压逆变组件和整流模块的电路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全桥逆变模块的电路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升压逆变模块的电路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流模块的电路图;
[0024]图5为图2虚线框A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图2虚线框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如图1至6所示,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包括:升压逆变组件、整流模块、母线BUS、全桥逆变模块和第一PWM信号产生单元,所述升压逆变组件包括多个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压逆变组件、整流模块、母线BUS、全桥逆变模块和第一PWM信号产生单元,所述升压逆变组件包括多个升压逆变模块;所述升压逆变模块包括电池、N渠道MOS管和变压器,每个所述升压逆变模块的N渠道MOS管的栅极均电连接同一个所述第一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0,所述N渠道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N渠道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有所述升压逆变模块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串联后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交流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第二PWM信号产生单元、第三PWM信号产生单元、第四PWM信号产生单元和第五PWM信号产生单元;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HL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并联后引出形成端点OUT1,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与所述第三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LL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所述第四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3HR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所述母线BUS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并联后引出形成端点OUT2,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所述第五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RL电连接;所述端点OUT1和所述端点OUT2用于输出交流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车专用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HL产生的PWM信号与所述第三PWM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PWM2LL产生的PWM信号互补;所述第四PWM信号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盛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肯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