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72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7
一种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包括PLC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运输车的底板上对称设置空冷传热元件且空冷传热元件的前、后端通过前挡板、后挡板封闭,该空冷传热元件由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空冷板束模块组成,该空冷传热元件对称中心的上方通过风机支撑板安装若干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并通过该风机支撑板封闭空冷传热元件上方的空间,该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通过引风机驱动装置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的上;两侧的所述空冷传热元件端部的管箱上依次安装流体进口管箱、板束驱动装置及流体出口管箱;所述板束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的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能耗低、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装机速度快的特点。度快的特点。度快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


[0001]本技术属于热交换器设计与制造
,涉及一种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

技术介绍

[0002]空冷器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将工艺介质(热流)冷却到所需温度(终冷温度)的设备,但是空冷器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极端环境中应用效果严重受限甚至无法使用。该设备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不需要水源,因此节水性能显著,尤其在缺水地区,若采用空冷器,可以节省大量的工业用水,同时有效降低蒸发损耗,避免水质污染,因此大型空冷器已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装置中,效果显著。
[0003]现有空冷器结构多采用水平鼓风式空冷器、水平引风式空冷器、立式引风式空冷器等,但水平鼓风式空冷器管束暴露在大气中,翅片管易受雨、雪、冰雹等侵害使得翅片松动甚至变形脱落,进而导致空气速度分布不均匀,出口处容易产生热风回流现象,水平引风式空冷器不仅占地面积大且容易造成管内冷凝液积聚。立式引风式空冷器则管内介质与管外的空气分布不均匀,且易受外界风力影响,安装方向应与季节风向配合,此外空冷器为固定安装,不具有机动性,无法在不同场合使用。
[0004]如专利CN205878972U介绍的一种空冷器结构,其结构为立式布置,设备整体尺寸大,尤其高度尺寸远远超过限高,而且固定在设备使用现场,若其它场合急需此设备,其不但因设备整体尺寸超限无法运输,而且现场也无法及时安装并投入使用。
[0005]此外,一些特殊环境中现有空冷器应用也无法满足应用需求,比如低温、高盐、高碱、缺水等普通生命不能生存的极端环境,具体如:1、分布式能源应用场景,作为氢燃料电池车配套冷却系统,固定式安放难以满足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利用需求。2、野外环境,冷却工质需易于获取且用量充足不受限,空冷是理想选择,但常规固定架模式高度超限,不利于某些隐蔽性需求,且颠簸、多变运输环境,易发生结构晃动变形导致损伤。
[0006]为解决上述几种空冷器存在在极端环境应用受限甚至无法使用、空气流场分布不均、翅片易失效、空冷器占地空间大、传热效率低机动性差和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开发一种传热元件性能可靠、结构紧凑及机动性强的应用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是工业生产的当务之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能耗低、占地空间小、机动性强、装机速度快且能用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
[0008]为此,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包括PLC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运输车的底板上对称设置空冷传热元件且空冷传热元件的前、后端通过前挡板、后挡板封闭,该空冷传热元件由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空冷板束模块组成,该空冷传热元件对称中心的上方通过风机支撑
板安装若干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并通过该风机支撑板封闭空冷传热元件上方的空间,该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通过引风机驱动装置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的上;两侧的所述空冷传热元件端部的管箱上依次安装流体进口管箱、板束驱动装置及流体出口管箱;所述板束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的底板上;若干所述的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引风机驱动装置、板束驱动装置均和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0010]所述板束驱动装置由头部、中间可伸缩杆、底座三部分组成;所述头部内置旋转头,旋转头通过连接杆和空冷传热元件端部的封头连接,底座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的底板上,底座和中间可伸缩杆之间设置万向节,所述连接杆和液压或气压驱动装置连接,该液压或气压驱动装置和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0011]所述引风机驱动装置由可伸缩杆、底座和液压驱动装置组成;可伸缩杆一端和风机支撑板底面连接,另一端和底座连接,底座和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上的液压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和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0012]所述空冷传热元件以60
°
夹角对称呈梯形设置。
[0013]所述空冷传热元件的外侧安装百叶窗和喷淋水管路,该百叶窗和喷淋水管路的控制元件分别和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0014]本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能耗低、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装机速度快的特点,与原有空冷器相比,此结构板束采用梯形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同时,板束两端设置驱动装置,可任意角度旋转板束且使其平放至工程机械运输车之中,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设置驱动装置可伸缩风机,使之到达相应位置,采用此智能冷却车,运输时水平低位减振存放,满足高速、颠簸运输需求,使用时可快速提升搭建,满足即停即用需求;可方便应用于任何极端环境并能立即投入使用。
[0015]本技术可应用于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如超临界CO2发电成套装置)、氮气轮机发电装置、沙漠地区科研基地发电系统、分布式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碳中和项目中的碳捕集等需空气冷却的应用场景及需要临时应用于制冷场合的智变冷却车。
[0016]本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空冷器无法应用于极端环境(低温、高盐、高碱、缺水等普通生命不能生存的环境)及传统空冷器因位置固定而无法用于特殊机动场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展开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
[0018]图2 为本技术中空冷传热元件及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束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运输状态);
[0021]图5为本技术冷热介质工作原理示意简图;
[0022]图中:1.工程机械运输车;2.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3.空冷传热元件;4.热流体进口管箱;5.热流体出口管箱;6.后挡板;7.板束驱动装置;8.引风机驱动装置;9.百叶窗;10.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专利作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包括PLC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运输车1的底板上对称设置空冷传热元件3且空冷传热元件3的前、后端通过前挡板10、后挡板6封闭,该空冷传热元件3由若干并联连接的空冷板束模块301组成,该空冷传热元件3对称中心的上方通过风机支撑板安装若干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2并通过该风机支撑板封闭空冷传热元件上方的空间,该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通过引风机驱动装置8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1的底板上;两侧的所述空冷传热元件端部的管箱上依次安装流体进口管箱4、板束驱动装置7及流体出口管箱5;所述板束驱动装置7的另一端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1的底板上;若干所述的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2、引风机驱动装置8、板束驱动装置7均和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0025]热流体为液体工况下,热流体可从板束两端的流体进、出口管箱进入经内部折流后流出。
[0026]所述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2设置有多组,用于增加空气内外压力差,为空气侧提供流动动力,风机直径与梯形上底(短边)相近,约为梯形下底(长边)的2/3,此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包括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工程机械运输车(1)的底板上对称设置空冷传热元件(3)且空冷传热元件(3)的前、后端通过前挡板(10)、后挡板(6)封闭,该空冷传热元件(3)由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空冷板束模块(301)组成,该空冷传热元件(3)对称中心的上方通过风机支撑板安装若干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2)并通过该风机支撑板封闭空冷传热元件上方的空间,该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通过引风机驱动装置(8)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1)的上;两侧的所述空冷传热元件端部的管箱上依次安装流体进口管箱(4)、板束驱动装置(7)及流体出口管箱(5);所述板束驱动装置(7)的另一端安装于工程机械运输车(1)的底板上;若干所述的大直径轴流式引风机(2)、引风机驱动装置(8)、板束驱动装置(7)均和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极端环境的智变冷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束驱动装置(7)由头部(701)、中间可伸缩杆(702)、底座(703)三部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丰姚炜莹马一鸣白博峰王海波周文学孙海生蒋琛郝开开于啸张思亮张向南齐兴闵怀玉李璇璇孟岳王文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