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补缩性能的冒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694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高补缩性能的冒口,包括圆筒状的冒口本体,其以筒口朝下的方式倒置,冒口本体顶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注液通道将其竖向贯穿,注液通道上方设有定位套,注液通道内设有封底件封住注液通道的底部,封底件的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竖向贯穿封底件;封底件下端设有锥形的分料篷,分料篷顶部设有活塞,活塞顶壁中心处装有引流竖杆,引流竖杆以局部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过定位套,此状态下活塞穿入到封底件的出料口内把其密封。避免了发热保温覆盖剂只聚集在液态金属液面的中心,进而避免发热保温覆盖剂凝结形成的保温层的外缘与冒口内侧壁存在间隙。存在间隙。存在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补缩性能的冒口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浇铸领域,尤其是冒口。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CN208712789U公开了现有技术的冒口,冒口套在浇铸模具的注液口上。浇铸时工人往冒口顶口加液态金属直至液面越过注液口并溢出到冒口内,这些液态金属经冒口流入到浇铸模具内凝固成铸件。冒口的作用在于一旦浇铸模具内液位下降,则冒口内的液态金属流入到浇铸模具内进行补偿。浇铸成型后,切除冒口处多金属余料即可。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如果冒口的注液通道开太大,则导致冒口保温性能下降,冒口内的液态金属容易过快降温,同时也容易进灰尘;如果冒口的注液通道开得太小,则不方便往注液通道加入液态金属。另外,由于注液通道位于冒口中部,后续通过注液通道往液态金属的液面加入发热保温覆盖剂时,发热保温覆盖剂就容易聚集在液态金属的液面的中心而不能扩散到冒口内侧壁,导致发热保温覆盖剂凝结形成的保温层的外缘与冒口内侧壁存在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给出高补缩性能的冒口,在避免太易进灰尘的前提下,避免经注液通道进入到冒口内的发热保温覆盖剂凝结形成的保温层的外缘与冒口内侧壁存在间隙。
[0004]高补缩性能的冒口,包括圆筒状的冒口本体,其以筒口朝下的方式倒置,冒口本体顶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注液通道将其竖向贯穿,注液通道上方设有定位套,注液通道内设有封底件封住注液通道的底部,封底件的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竖向贯穿封底件;封底件下端设有锥形的分料篷,分料篷顶部设有活塞,活塞顶壁中心处装有引流竖杆,引流竖杆以局部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过定位套,此状态下活塞穿入到封底件的出料口内把其密封。
[0005]进一步地,封底件的顶壁从边沿往中心逐渐凹陷形成弧形的导向面。
[0006]进一步地,活塞顶壁从边沿往中心逐渐隆起。
[0007]进一步地,注液通道顶部设有多个支撑杆,这些支撑杆向上聚拢并在聚拢处形成上述定位套。
[0008]进一步地,注液通道的侧旁设有多个泄压孔,这些泄压孔也竖向贯穿冒口本体顶壁。
[0009]进一步地,引流竖杆供液态金属流到活塞顶壁上。
[0010]进一步地,液态金属沿活塞顶斜坡流到分料篷的侧斜坡上进行分流,以便流到冒口本体内的液态金属液面的中心以外的多个不同位置。
[0011]进一步地,引流竖杆顶部设有把手,在活塞下移到脱离封底件的出料口的状态下,定位套挡住引流竖杆的把手。
[0012]有益效果在于:不进行浇铸时,活塞穿入到封底件的出料口内把其密封,这样外界灰尘就不会经出料口进入到冒口本体内了。驱使引流竖杆连同活塞下移直至活塞脱离封底件的出料口,这样就可以进行浇铸了,往冒口本体加入发热保温覆盖剂时,发热保温覆盖剂
经注液通道底部的封底件的出料口落到活塞顶部,沿着活塞的顶斜坡滑落到分料篷的侧斜坡上,然后沿着分料篷的侧斜坡往下滑到液态金属液面的中心以外的多个不同位置,这样就避免了发热保温覆盖剂只聚集在液态金属液面的中心,进而避免发热保温覆盖剂凝结形成的保温层的外缘与冒口内侧壁存在间隙。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冒口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冒口的注液通道处的局部剖视图(活塞封闭出料口);
[0015]图3是本冒口的注液通道处的局部剖视图(活塞离开出料口);
[0016]图中:1、冒口本体;2、泄压孔;3、注液通道;4、分料篷;5、引流竖杆;6、把手;7、定位套;8、支撑杆;9、导向面;10、活塞;11、侧斜坡;12、顶斜坡;13、出料口;14、封底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图2所示,圆筒状的冒口本体1倒置,筒口朝下,冒口本体1顶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注液通道3将其竖向贯穿,注液通道3的侧旁设有多个泄压孔2,这些泄压孔2也竖向贯穿冒口本体1顶壁。注液通道3顶部设有多个支撑杆8,这些支撑杆8向上聚拢并在聚拢处形成有定位套7。注液通道3内设有封底件14封住注液通道3的底部,封底件14的顶壁从边沿往中心逐渐凹陷形成弧形的导向面9。封底件14的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13竖向贯穿封底件14(见图3),封底件14下端设有锥形的分料篷4,分料篷4顶部设有活塞10,活塞10顶壁从边沿往中心逐渐隆起,活塞10顶壁中心处装有引流竖杆5,引流竖杆5以局部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过定位套7实现活动安装,此状态下活塞10则是穿入到封底件14的出料口13内把其密封,这样外界灰尘就不会经出料口13进入到冒口本体1内了。
[0019]浇铸时,把本冒口安装好,工人手握引流竖杆5顶部的把手6向下压从而驱使分料篷4以及活塞10下移直至活塞10如图3地脱离封底件14的出料口13,此状态下定位套7挡住引流竖杆5的把手6。工人经支撑杆8之间的空隙往引流竖杆5倒入液态金属,液态金属沿着引流竖杆5流到活塞10顶壁上,沿顶斜坡12流到分料篷4上,然后流到分料篷4的侧斜坡11上分流,这样沿着侧斜坡11往下流就可以流到冒口本体1内的液态金属液面的中心以外的多个不同位置。后续往冒口本体1加入发热保温覆盖剂时,发热保温覆盖剂也同样沿着分料篷4的侧斜坡11往下滑到液态金属液面的中心以外的多个不同位置,发热保温覆盖剂凝结形成的保温层的外缘与冒口内侧壁存在间隙。引流竖杆5的引流作用保证液态金属不会在流动时意外洒落到封底件14的导向面9上,而发热保温覆盖剂即便意外洒到导向面9上也会沿着导向面9慢慢滑到出料口13处掉落到冒口本体1内。
[0020]综上,注液通道3就无需做得太大了,这样就保证了本冒口具有高补缩性能。
[0021]如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补缩性能的冒口,包括圆筒状的冒口本体,其以筒口朝下的方式倒置,冒口本体顶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注液通道将其竖向贯穿,其特征在于:注液通道上方设有定位套,注液通道内设有封底件封住注液通道的底部,封底件的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竖向贯穿封底件;封底件下端设有锥形的分料篷,分料篷顶部设有活塞,活塞顶壁中心处装有引流竖杆,引流竖杆以局部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过定位套,此状态下活塞穿入到封底件的出料口内把其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补缩性能的冒口,其特征在于:封底件的顶壁从边沿往中心逐渐凹陷形成弧形的导向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补缩性能的冒口,其特征在于:活塞顶壁从边沿往中心逐渐隆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补缩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青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云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