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04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质探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它包括分体结构的箱体,箱体内设有转轮和弧形板,弧形板与转轮半径大致相同并且位于转轮下方且同心,在转轮的周向开一个缺口,用于容纳地质探测仪的把手,转轮固定在一根横向轴上,横向轴两端设有减震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转轮和弧形板,转轮上开有缺口,地质探测仪的把手放入缺口内,转动转轮使缺口朝下,把手被转轮和弧形板限制在缺口处,不再前后转动,同时还有弹簧或柔软物的配合,使得地质探测仪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避免剧烈晃动,有力保护地质探测仪的安全,防止损坏。防止损坏。防止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探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

技术介绍

[0002]地质探测仪是一种用于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的仪器,主要用于市政管线探测及非开挖探测等方面,也可用于地质、建筑、公路、铁路、市政、考古、电力、石化煤炭、军事与安全、环保等各行业,应用比较广泛。地质探测仪通常为方形,地质探测仪上有一个把手,在室外作业时,需要将地质探测仪放到一个工具箱中,便于搬运和运输。现有技术中,地质探测仪放到工具箱时要么是直接放到底部,运输过程中会由于颠簸产生晃动,要么需要通过螺钉对其进行固定,这样的装配方式不仅效率低,取放不方便。同时地质探测仪通过螺钉与工具箱处于刚性连接,使得设备容易受到颠簸振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放、效率高的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包括用于放置地质探测仪的箱体,所述地质探测仪设有把手,所述箱体包括底面、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其特征是,所述底面与后侧面之间一体连接,所述底面两端分别与左侧面和右侧面铰接,所述底面、前侧面和顶面依次铰接;所述后侧面的左右两端设有插槽,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后端分别设有与插槽配套的插板;所述前侧面和顶面左右两端为向内的折弯板,所述顶面与后侧面之间通过锁具锁定,所述顶面设有提手;所述后侧面上端设有两根向前延伸的安装杆,两根所述安装杆之间通过横向轴连接,所述横向轴位于底面左右方向的中心线的正上方,所述横向轴上固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周向设有能容把手穿过的缺口;所述转轮下方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后端固定在两根安装杆上。
[0005]所述把手上设有两块用于夹住转轮的挡块。
[0006]所述把手上开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压簧,所述挡块固定在压簧上端,通过按压,挡块能缩到盲孔内。
[0007]所述安装杆前端设有竖立框架,所述横向轴两端穿过竖立框架,所述竖立框架上端与横向轴之间设有减震簧。
[0008]所述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内侧分别设有弹簧或柔软物。
[0009]所述弧形板与后侧面之间设有加强支撑杆。
[0010]所述安装杆与后侧面之间设有水平斜支撑。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了转轮和弧形板,转轮上开有缺口,地质探测仪的把手放入缺口内,转动转轮使缺口朝下,把手被转轮和弧形板限制在缺口处,不再前后转动,同时还有弹簧或柔
软物的配合,使得地质探测仪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避免剧烈晃动,有力保护地质探测仪的安全,防止损坏。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箱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5为前侧面与左侧面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箱体内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地质探测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箱体,11底面,12顶面,121提手,13前侧面,14后侧面,141插槽,15左侧面,151插板,16右侧面,17锁具,18折弯板,2地质探测仪,21把手,22盲孔,23压簧,24挡块,3安装杆,31水平斜支撑,4减震簧,5弧形板,51加强支撑杆,6横向轴,7转轮,71缺口,8弹簧或柔软物,9竖立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9所示,该种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包括箱体1,箱体1用于放置地质探测仪2,地质探测仪2上安装一个把手21,把手21的手握部分为圆柱形,把手21的中心点两侧开两个盲孔22,每个盲孔22内固定安装一个压簧23,压簧23顶端固定一个挡块24,挡块24一部分位于盲孔22内,按压挡块24后,挡块24能全部没入盲孔22内。箱体1有六面,分别为底面11、顶面12、前侧面13、后侧面14、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其中底面11和后侧面14是一体垂直连接的,后侧面14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插槽141,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分别与底面11铰接,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的后端分别向内折弯出插板151,插板151正好能插入插槽141内;底面11、前侧面13和顶面12之间依次铰接,顶面12和后侧面14之间通过锁具17锁定,在顶面12上安装个提手121;前侧面13和顶面12的左右两端都向内垂直弯折出折弯板18,箱体1组装完成后,折弯板18将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挡在内侧。
[0015]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的前端稍微向内弯曲一点,以便于折弯板18能够与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交错。
[0016]后侧面14内侧上端固定安装两根安装杆3,两根安装杆3左右排列,为了加固安装杆3,还可以在安装杆3和后侧面14之间增加一根水平斜支撑31;安装杆3的前端位于底面11左右方向的中心线的上方,安装杆3的前端固定安装一个竖立框架9和一根减震簧4,减震簧4位于竖立框架9内,减震簧4的长度不能太长,2

4圈即可;两根安装杆3前端还固定安装一块弧形板5,弧形板5的圆心角小于180
°
,为加强弧形板5的支撑力度,在弧形板5和后侧面14之间安装一根加强支撑杆51;两根减震簧4的上端固定安装一根横向轴6,因此竖立框架9起到导向作用,横向轴6的中间安装一个转轮7,转轮7的半径与弧形板5的半径相同或者稍微
小一点,转轮7周向开若干个缺口71,这些缺口71能容把手21通过。
[0017]另外,为了进一步防止振动,前侧面13、后侧面14、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内侧分别设有弹簧或柔软物8。柔软物可以是海绵,底面最好也安装海绵。
[0018]使用过程如下:打开锁具17,将顶面12、前侧面13放开,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失去束缚,再将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放开,将地质探测仪2的把手21放入转轮7的缺口71处,转动转轮7,使缺口71转到转轮7的最下端,转动过程中,把手21始终位于缺口71内,两个挡块24将转轮7夹在中间,转轮7和弧形板5将把手21锁定在缺口71内,这样地质探测仪2自身就不能左右晃动和上下晃动了,只能随着减震簧4做轻微的上下振动,再加上弹簧或柔软物8的存在,就可以给予地质探测仪2有效的保护和保障了。
[0019]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探测仪用手提箱,包括用于放置地质探测仪(2)的箱体(1),所述地质探测仪(2)设有把手(21),所述箱体(1)包括底面(11)、顶面(12)、左侧面(15)、右侧面(16)、前侧面(13)和后侧面(14),其特征是,所述底面(11)与后侧面(14)之间一体连接,所述底面(11)两端分别与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铰接,所述底面(11)、前侧面(13)和顶面(12)依次铰接;所述后侧面(14)的左右两端设有插槽(141),所述左侧面(15)和右侧面(16)的后端分别设有与插槽(141)配套的插板(151);所述前侧面(13)和顶面(12)左右两端为向内的折弯板(18),所述顶面(12)与后侧面(14)之间通过锁具(17)锁定,所述顶面(12)设有提手(121);所述后侧面(14)上端设有两根向前延伸的安装杆(3),两根所述安装杆(3)之间通过横向轴(6)连接,所述横向轴(6)位于底面(11)左右方向的中心线的正上方,所述横向轴(6)上固设有转轮(7),所述转轮(7)周向设有能容把手(21)穿过的缺口(71);所述转轮(7)下方设有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崔薛萍崔鑫超周双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