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87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体监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包括:基座,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水层液面上方,最顶部的沉降管与基座连接;单向排水机构,设置在最底部的沉降管底部,用来将沉降管内的积水排出;顶封板,密封设置在最上方一个沉降管的顶部;以及导向管,竖直穿过顶封板,底部插入最下方一个沉降管内,导向管与沉降管同轴,排水时,高压气通过导向管输送至沉降管内,在正压作用下,沉降管内部积水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沉降管不需要通过基岩来固定,而是通过上面上方的基座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钻孔难度,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且沉降管内不会进水,后者进水后能及时排出,避免对沉降管内壁以及导向管的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1、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是指通过集成不同监测手段和科技,实现对地面沉降及水位变化的综合监测,以便更好地理解地壳运动和水的动态,并及时预警可能的风险。

2、公告号为cn2186736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及水位一体化自动化监测装置。固定测杆固定预埋在地基内且其顶端伸出地基表面,地表沉降监测机构固定连接于沉降套板顶部,以使沉降套板下沉后带动其移动,地表沉降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沉降套板与固定测杆的相对位移;分层沉降监测机构包括磁环和固定连接于固定测杆上的分层沉降传感器,分层沉降套管固定预埋在地基内且其外部套设有磁环,以使地基内部下沉带动磁环移动,分层沉降传感器用于感应磁环移动距离。该监测装置具有一体化监测功能,提高监测效率的同时能够节约成本。

3、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分层沉降套管内需要与外部水源连通进行水位测量,这导致分层沉降套管内时刻被水填充,加剧了内壁、固定侧杆以及分层沉降传感器的腐蚀,水质中的杂质也容易慢慢堆积在分层沉降套管内,可能影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另外,钻孔需要打到基岩位置,通过基岩来固定分层沉降套管,在软土层厚度很大或者水很深的情况下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也会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分层沉降套管内进水导致腐蚀加剧且钻孔需要打到基岩位置,增加了施工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

<p>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包括多个竖直拼接连接的沉降管,以及并排套在沉降管上的多个磁环,沉降管穿过水层并插入软土层内;还包括:

3、基座,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水层液面上方,最顶部的沉降管与基座连接;

4、单向排水机构,设置在最底部的沉降管底部,用来将沉降管内的积水排出;

5、顶封板,密封设置在最上方一个沉降管的顶部;

6、以及导向管,竖直穿过顶封板,底部插入最下方一个沉降管内,导向管与沉降管同轴,排水时,高压气通过导向管输送至沉降管内,在正压作用下,沉降管内部积水通过单向排水机构排出。

7、优选的,导向管顶部设置堵头,用来密封导向管顶部。

8、优选的,位于水层内的沉降管上设置水位检测传感器a,水位检测传感器a为入水压力式水位传感器。

9、优选的,单向排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沉降管最底部的底封板,设置在底封板底部的桶体,以及竖直设置在每个沉降管外壁上的对接排水管,上下两个对接排水管密封对接,位于水层内的沉降管上不设置对接排水管,磁环内周壁上设置有供对接排水管穿过的导向槽;底封板上设置水位检测传感器b,底封板顶部设置排水孔,底封板底部设置盲孔,排水孔底部连通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单向阀,桶体与盲孔连通,桶体上设置多个连通管,连通管与对接排水管底部连通。

10、优选的,对接排水管顶部设置锥形导向插入头,锥形导向插入头顶部设置滤网,上下对接排水管对接时,锥形导向插入头插入对接排水管内。

11、优选的,底封板上设置多个插接孔,导向管外壁底部设置多个插接脚,插接脚插入插接孔内,导向管上并排设置多组竖直槽,每组包括周向设置的多个,磁环位于竖直槽上下之间。

12、优选的,还包括预留沉降管,预留沉降管位于最下方的沉降管下方,预留沉降管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供对接排水管插入的滑槽,预留沉降管底部封闭。

13、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水位检测传感器a以及水位检测传感器b均数据传输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沉降管不需要通过基岩来固定,而是通过上面上方的基座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钻孔难度,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且沉降管内不会进水,后者进水后能及时排出,避免对沉降管内壁以及导向管的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包括多个竖直拼接连接的沉降管(1),以及并排套在沉降管(1)上的多个磁环(17),沉降管(1)穿过水层(26)并插入软土层(27)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管(22)顶部设置堵头(24),用来密封导向管(2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水层(26)内的沉降管(1)上设置水位检测传感器a(19),水位检测传感器a(19)为入水压力式水位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单向排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沉降管(1)最底部的底封板(6),设置在底封板(6)底部的桶体(12),以及竖直设置在每个沉降管(1)外壁上的对接排水管(14),上下两个对接排水管(14)密封对接,位于水层(26)内的沉降管(1)上不设置对接排水管(14),磁环(17)内周壁上设置有供对接排水管(14)穿过的导向槽(18);底封板(6)上设置水位检测传感器b(25),底封板(6)顶部设置排水孔(8),底封板(6)底部设置盲孔(9),排水孔(8)底部连通排水管(10),排水管(10)上设置单向阀(11),桶体(12)与盲孔(9)连通,桶体上设置多个连通管(13),连通管(13)与对接排水管(14)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对接排水管(14)顶部设置锥形导向插入头(15),锥形导向插入头(15)顶部设置滤网(16),上下对接排水管(14)对接时,锥形导向插入头(15)插入对接排水管(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底封板(6)上设置多个插接孔,导向管(22)外壁底部设置多个插接脚(21),插接脚(21)插入插接孔内,导向管(22)上并排设置多组竖直槽(23),每组包括周向设置的多个,磁环(17)位于竖直槽(23)上下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留沉降管(20),预留沉降管(20)位于最下方的沉降管(1)下方,预留沉降管(20)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供对接排水管(14)插入的滑槽,预留沉降管(20)底部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水位检测传感器a(19)以及水位检测传感器b(25)均数据传输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包括多个竖直拼接连接的沉降管(1),以及并排套在沉降管(1)上的多个磁环(17),沉降管(1)穿过水层(26)并插入软土层(27)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管(22)顶部设置堵头(24),用来密封导向管(2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水层(26)内的沉降管(1)上设置水位检测传感器a(19),水位检测传感器a(19)为入水压力式水位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降水位一体化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单向排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沉降管(1)最底部的底封板(6),设置在底封板(6)底部的桶体(12),以及竖直设置在每个沉降管(1)外壁上的对接排水管(14),上下两个对接排水管(14)密封对接,位于水层(26)内的沉降管(1)上不设置对接排水管(14),磁环(17)内周壁上设置有供对接排水管(14)穿过的导向槽(18);底封板(6)上设置水位检测传感器b(25),底封板(6)顶部设置排水孔(8),底封板(6)底部设置盲孔(9),排水孔(8)底部连通排水管(10),排水管(10)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戈周路胡翔志韩淑敏王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