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7036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涉及锂电池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电池筒槽一侧开口位置处配置有外侧橡胶密封圈,电池筒槽与打磨圆槽连接位置处配置有内围橡胶密封圈。第一伸缩装置输出侧连接导气盘,导气盘配置有朝向传导框的气嘴,导气盘配置有气压传感器。固定基架固定安装第二伸缩装置,导轨架内围滑动安装打磨电机,打磨电机侧端面设有朝向传导框的距离传感模块,打磨电机输出侧连接有与导气盘对齐的打磨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电池筒槽中锂电池的气流冲击压紧,降低了机械结构与锂电池压紧接触导致的锂电池“不可见”形变,既避免了锂电池过度压紧或压紧度不足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锂电池电极受到打磨盘过度打磨的问题。盘过度打磨的问题。盘过度打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的二次梯次化利用是现如今锂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方式。在将锂电池回收利用时,需要将锂电池电极原本焊接的镍条、焊接残留等清理干净,才方便后续二次利用时进行相应的焊接等操作。而锂电池电极上原本的焊接残留有时不容易直接除去,需要对电极上的原焊接残留进行打磨。而对锂电池电极进行打磨时,需要固定住锂电池,常见的方法都是直接通过夹具或者其它夹持结构将锂电池“紧紧”固定住,然后再使用打磨装置对锂电池电极进行打磨。原有的锂电池电极打磨存在以下问题:一、锂电池受到机械接触式的“过度”强制夹持,容易导致锂电池本身发生不易观察的形变,影响锂电池后续使用的性能、寿命;二、锂电池固定夹持后,打磨对锂电池电极的打磨容易发生“过度”打磨,导致锂电池电极磨损加剧,影响后续焊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实现了对电池筒槽中锂电池的气流冲击压紧,降低了机械结构与锂电池压紧接触导致的锂电池“不可见”形变,既避免了锂电池过度压紧或压紧度不足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锂电池电极受到打磨盘过度打磨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包括传导框,传导框开设有若干用于插装锂电池的电池筒槽,传导框一侧开设有与电池筒槽连通的打磨圆槽,其中,打磨圆槽的直径尺寸小于电池筒槽的直径尺寸,电池筒槽一侧开口位置处配置有外侧橡胶密封圈,电池筒槽与打磨圆槽连接位置处配置有内围橡胶密封圈。传导框一侧方位配置有第一伸缩装置,第一伸缩装置输出侧连接导气盘,导气盘配置有朝向传导框的气嘴,导气盘配置有气压传感器。传导框另一侧方位配置有固定基架,固定基架固定安装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的输出侧连接开设有通孔的轴端盘,固定基架包括导轨架,导轨架内围滑动安装打磨电机,打磨电机侧端面设有朝向传导框的距离传感模块,打磨电机输出侧连接有与导气盘对齐的打磨盘,打磨电机尾侧固定安装尾端盘,尾端盘固定连接至少两个调节杆,调节杆活动穿过轴端盘的通孔,调节杆末端安装限位板,每个调节杆套设有两个弹簧,其中一个弹簧位于尾端盘与轴端盘之间,另一个弹簧位于轴端盘与限位板之间。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侧端与导气盘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气盘配置有与气嘴连通的导气连接管,导气连接管位置处安装导气软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打磨电机环侧固定安装有滑移支架,滑移支架一端滑动安装在导轨架位置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伸缩装置包括朝向传导框方位的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侧端与轴端盘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打磨圆槽的直径尺寸为Da,设打磨盘的直径尺寸为Db,设锂电池的电池正极端面的直径尺寸为Dc,则存在Da>Db>Dc。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导气盘朝向传导框的端面直径尺寸为Dx,设电池筒槽开口位置处的外侧橡胶密封圈的外直径尺寸为Dy,则存在Dx>=Dy。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㈠将锂电池插装在传导框的电池筒槽中,传导框匀速前移,导气盘、打磨盘都处于初始位置。㈡当距离传感模块先传感检测到距离参数发生“长突变”,传导框前移的速度逐渐降低,并在一定时间后,距离传感模块检测到距离参数发生“短突变”,则传导框停止前移。㈢第一伸缩装置驱动导气盘朝向传导框的电池筒槽开口位置移动一定距离,导气盘与外侧橡胶密封圈挤压接触,导气盘的气嘴朝向电池筒槽中的锂电池端面点喷多次气流,将锂电池朝向打磨圆槽方向推动,锂电池朝向打磨圆槽的一侧电极端面与内围橡胶密封圈挤压接触,气压传感器传感检测的气压参数大于外界气压值时,气嘴停止点喷气流,靠近外侧橡胶密封圈的锂电池端面与导气盘之间形成具有一定气压的压力空间,设气压传感器传感检测当前气压参数为Pa。㈣第二伸缩装置推动打磨盘朝向打磨圆槽移动,距离传感模块检测到距离参数降低至一定值时,打磨盘与锂电池电极挤压接触,第二伸缩装置停止推动打磨盘。㈤若气压传感器传感检测到当前气压参数小于Pa,则导气盘通过气嘴朝向锂电池端面持续喷射气流,直至气压传感器传感检测到气压参数大于Pa,气嘴停止喷射气流。㈥打磨电机驱动打磨盘对锂电池电极进行打磨,打磨一定时间后,第二伸缩装置带动打磨电机、打磨盘回到初始位置,第一伸缩装置带动导气盘回到初始位置,传导框继续前移。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将锂电池插装在传导框的电池筒槽中,并通过距离传感模块传感监测传导框的位置状态变化,通过第一伸缩装置、导气盘等结构,实现了对电池筒槽中锂电池的气流冲击压紧,降低了机械结构与锂电池压紧接触导致的锂电池“不可见”形变,并通过第二伸缩装置、打磨电机以及弹簧连接结构设计,在进行打磨定位、驱动打磨过程中,既避免了锂电池过度压紧或压紧度不足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锂电池电极受到打磨盘过度打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导框带着锂电池前移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导框中锂电池到位时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气盘、打磨盘进行相应动作时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

传导框,101

电池筒槽,102

打磨圆槽,103

外侧橡胶密封圈,104

内围橡胶密封圈;2

锂电池,201

电池正极;3

第一伸缩装置,301

第一输出轴;4

导气盘,401

气嘴,402

导气连接管,403

气流电磁阀,404

气孔,405

气压传感器;5

固定基架,501

导轨架;6

第二伸缩装置,601

第二输出轴,602

轴端盘;7

打磨电机,701

尾端盘,702

调节杆,7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导框(1),所述传导框(1)开设有若干用于插装锂电池的电池筒槽(101),所述传导框(1)一侧开设有与电池筒槽(101)连通的打磨圆槽(102),其中,所述打磨圆槽(102)的直径尺寸小于电池筒槽(101)的直径尺寸,所述电池筒槽(101)一侧开口位置处配置有外侧橡胶密封圈(103),所述电池筒槽(101)与打磨圆槽(102)连接位置处配置有内围橡胶密封圈(104);所述传导框(1)一侧方位配置有第一伸缩装置(3),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输出侧连接导气盘(4),所述导气盘(4)配置有朝向传导框(1)的气嘴(401),所述导气盘(4)配置有气压传感器(405);所述传导框(1)另一侧方位配置有固定基架(5),所述固定基架(5)固定安装第二伸缩装置(6),所述第二伸缩装置(6)的输出侧连接开设有通孔的轴端盘(602),所述固定基架(5)包括导轨架(501),所述导轨架(501)内围滑动安装打磨电机(7),所述打磨电机(7)侧端面设有朝向传导框(1)的距离传感模块(9),所述打磨电机(7)输出侧连接有与导气盘(4)对齐的打磨盘(706),所述打磨电机(7)尾侧固定安装尾端盘(701),所述尾端盘(701)固定连接至少两个调节杆(702),所述调节杆(702)活动穿过轴端盘(602)的通孔,所述调节杆(702)末端安装限位板(703),每个调节杆(702)套设有两个弹簧(8),其中一个弹簧(8)位于尾端盘(701)与轴端盘(602)之间,另一个弹簧(8)位于轴端盘(602)与限位板(70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包括第一输出轴(301),所述第一输出轴(301)侧端与导气盘(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盘(4)配置有与气嘴(401)连通的导气连接管(402),所述导气连接管(402)位置处安装导气软管(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电机(7)环侧固定安装有滑移支架(704),所述滑移支架(704)一端滑动安装在导轨架(501)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电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6)包括朝向传导框(1)方位的第二输出轴(601),所述第二输出轴(601侧端与轴端盘(60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辉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泽丰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