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883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及其生产工艺,属于排水沟技术领域。为解决排水口需要人工或者机械控制启闭,维护操作麻烦的问题,底槽设置于侧漏水口的下方,侧板设置于底槽的内部,蓄水沟设置于顶漏水口的正下方,蓄水沟的顶部铰接连接有连动杆,连动杆远离第二铰链的一端铰接连接侧板上,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蓄水沟根据雨量大小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上升或下降,从而可以根据降雨量和排水需求对启闭组件进行自适应的控制,在需要大量排水时自动开启侧漏水口,在无需大量排水时自动关闭侧漏水口,无需人工控制或者电力驱使,自动调节,提高了排水便利性,避免带来机械损耗或者人力消耗。免带来机械损耗或者人力消耗。免带来机械损耗或者人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沟
,特别涉及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排水沟应用方面,已有相关专利,比如申请号CN202120781554.5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排水沟,包括沟体和盖板;沟体上具有呈U型的排水道,盖板一侧与排水道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盖板盖设在排水道的顶部敞口上;盖板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用于向排水道内排水的进水孔;盖板为夹层结构,盖板的夹层内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用于将进水孔打开或闭合的隔离组件;隔离组件包括传动件和设置在传动件上、与进水孔一一对应的扇叶;电机驱动传动件沿设定方向往复运动,以使扇叶打开或关闭进水孔。该申请的一体式排水沟安装简单方便,能防止排水沟堵塞且清理方便。
[0003]上述专利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排水沟的日常使用时,下水口长期保持开放的状态,容易导致杂物或者垃圾进入,造成排水沟堵塞,影响后续排水工作,同时排水沟内部的异味也容易通过排水口散出,影响环境。
[0005]2、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包括沟体(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顶部可拆卸式设置有盖板(2),盖板(2)的底面上活动连接有启闭组件(4),盖板(2)的下方设置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设置于沟体(1)的内部,调节组件(3)与启闭组件(4)之间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包括水沟(11)、放置卡槽(12)、斜坡面(13)和加强部件(14),沟体(1)的中部开设有水沟(11),盖板(2)设置于水沟(11)的上方,沟体(1)顶部的两侧开设有放置卡槽(12),盖板(2)通过放置卡槽(12)卡接在沟体(1)的顶部,两个放置卡槽(12)与水沟(1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斜坡面(13),沟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强部件(14),加强部件(14)环绕沟体(1)的底部设置,所述调节组件(3)设置于水沟(11)的内部,启闭组件(4)设置于两个斜坡面(13)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包括顶漏水口(21)、导水坡(22)、底槽(23)、侧漏水口(24)、第一铰接端(25)和容纳孔(26),顶漏水口(21)开设于盖板(2)顶面的中部,顶漏水口(21)的水平高度低于盖板(2)顶面的平均水平高度,顶漏水口(21)沿盖板(2)的方向呈直线阵列排设,顶漏水口(2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水坡(22),导水坡(22)倾斜朝向顶漏水口(21),导水坡(22)远离顶漏水口(21)的一侧开设有侧漏水口(24),侧漏水口(24)呈阵列状均匀分布于盖板(2)顶部的左右两侧,盖板(2)的底面上开设有底槽(23),底槽(23)开设有两个,两个底槽(23)分别设置于顶漏水口(21)的左右两侧,底槽(23)开设于侧漏水口(24)的下方,底槽(23)远离顶漏水口(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端(25),启闭组件(4)铰接连接在第一铰接端(25)上,底槽(23)靠近顶漏水口(21)的一侧开设有容纳孔(2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尺寸一体化预制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组件(4)包括第一侧板(41)、第二侧板(42)、第二铰接端(43)、第一铰链(44)和复位弹簧(45),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分别设置于两个底槽(23)的内部,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的侧边均设置有第二铰接端(43),第二铰接端(43)铰接连接在第一铰接端(25)上,复位弹簧(45)设置于容纳孔(26)的内部,复位弹簧(4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纳孔(26)的内部,复位弹簧(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的边缘处,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的底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铰链(44),第一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龙李杰朱宣洲胡程李吉道胡成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