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型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6774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经济型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方法,所述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3%~0.16%,Si 0.25%~0.35%,Mn 1.55%~1.65%,P≤0.025%,S≤0.02%,Nb 0.01%~0.025%,Ti 0.015%~0.02%,Al 0.015%~0.045%,N 0.003%~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O≤0.0050%,其它杂质元素总量低于0.05%。所述方法包括钢水冶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济型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厚度规格为6

20mm,长度规格42

55m,经济型工程结构用460MPa级别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60MPa级别中厚板品种是高强度级别中厚板主要品种类型,典型的品种有工程机械Q460级别及管线钢X65级别等,这类钢主要以碳锰钢为基础,同时在钢中添加微合金元素Nb、V、Ti等碳、氮化物形成元素,通过固溶强化、沉淀强化以及细晶强化提高钢板强韧性。据统计,每年该强度级别中厚板占产量10

25%。因此,开发此类低成本钢板制造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越高级别的工程结构用钢其碳含量越低,合金元素添加量越高。这就使得结构钢在质量等级不断提升的同时,其生产成本也相应升高。对于低温韧性有特殊需求的460MPa钢级的结构钢,传统上采用碳含量0.10%以下的“低碳”成分设计,锰含量较高范围在1.55%~1.80%并且添加铌、钒、钛等合金元素来保证性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如果采用“中、高碳”成分代替“低碳”成分设计,并降低钢中合金元素的加入,同时对炼钢、加热、轧制、控冷生产路径进行工艺优化,尤其是对轧制后的控冷工艺进行系统优化,将大幅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
[0003]由于TMCP工艺(热机械控制工艺)在不添加过多合金元素,也不需要复杂的后续热处理的条件下生产出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被认为是一项节约合金和能源、并有利于环保的工艺,已经成为生产低合金高强度宽厚板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市场对TMCP钢的要求不断提高,TMCP工艺本身也在应用中不断发展。从近几年的研究工作看,重点是放在控制冷却,尤其是加速冷却方面。通过加快轧制后的冷却速度,不仅可以抑制晶粒的长大,而且可以获得高强度高韧性所需的超细铁素体组织或者贝氏体组织,甚至获得马氏体组织。但是随着460MPa级别钢板合金减量、炼钢、加热工艺优化,合金及工艺减量化后的钢板需对TMCP工艺生产工艺设计更加严格,随着合金含量降低,轧制及控冷工艺窗口越来越窄。此外,随着厚板市场竞争激烈,各大钢厂通过增加薄规格钢板长度,来提升轧制单重,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而对于减量化后460MPa级别的TMCP类型超长钢板来说,由于钢板头尾温降快以及合金减量化后冷却工艺窗口变窄,使钢板长度方向冷却不均导致性能波动是其推广的制约因素。
[0004]由此可见,如何解决上述生产厚度在6

20mm的460MPa级别钢级工程结构钢长度方向冷却均匀性所存在的问题,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钢板性能合格率,是厚度规格(6

20mm),长度规格(42

55m)的460MPa级别钢级工程结构用钢批量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5]与现有技术对比:
[0006]迄今为止,国内外对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超长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的研究报导甚少。在本专利技术之前,申请号为CN 103599950 B公开了一种提高钢板冷却均匀性的加速冷却装置,通过对钢板采取加速冷却,设定钢板的初始速度V0和终止速度V1,来缩小长度方向
的温差,使钢板冷却更均匀、提高钢板组织性能。但该专利技术仍未解决超长钢板头尾部由于快速温降所产生的组织、性能与钢板其它位置性能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也未对钢板冷却长度进行明确。CN 112387789B公开了一种改善TMCP钢板冷却均匀性的方法,在TMCP生产线的水冷区域对钢板进行约束冷却,设定辊道的初速度为V0,设定辊道的末速度为V,0<V

V0≤0.5m/s;其中,所述钢板的长度为45~52m,所述水冷区域沿钢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水冷分区,所述水冷分区内沿钢板宽度方向在钢板上下表面设有若干喷嘴,但对于钢板不同位置采用不同喷嘴,压力;造成设备成本增加,同时其控制工艺仅针对钢板长度45~52m,局限性较窄。CN202210570629.4一种Q460级高耐蚀高强度近海结构钢的生产方法,所示钢板成分C0.03~0.07,Si 0.15~0.40,Mn0.95~1.05,P≤0.020,S≤0.003,Nb0.04~0.06,Ti0.01~0.02,Als0.02~0.05,Cu 0.30~0.70,Ni 0.7~1.5,为了使钢板具备强度高、优异低温韧性,该方案在成分设计上需要添加较高Nb、Ni、Cu等金属元素,合金成本较高,且轧后需高温回火,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申请号CN202210699006.7一种抗酸管线钢X65MS的生产方法,所述X65MS管线钢具有下列化学成分:C 0.030~0.040%、Si 0.10~0.20%、Mn 1.20~1.25%、S≤0.01%、P≤0.012%、Nb 0.038~0.044%、V 0.030~0.040%、Ti 0.012~0.018%、Al≤0.015%、Ni 0.10~0.13%,Cr 0.15~0.18,Mo 0.08~0.10,Cu 0.15~0.18,为了使钢板具备强度高、低温韧性优异的管线钢,该方案在成分设计上需要添加较高Mo、Nb、Cu、Cr等金属元素,合金成本较高,且轧后经过控冷工艺生产的钢板的强度差也未明确,长度规格也未明确。
[0007]以上专利文献公开的研究虽然解决了部分钢板冷却均匀性问题,但是它们生产制造成本高或控冷钢板长度范围较窄,不适合生产具有优异冷却均匀性超长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板。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克服上述不足,通过头尾遮蔽模型优化、钢板微跟踪位置动态调整以及控冷流量调节阀响应时间控制等手段,实现使用厚度为150

200mm的连铸坯生产厚度6

20mm、长度42

55m的460MPa级别钢板,并且整板具有良好冷却均匀性,钢板头—中—尾任意位置同板差强度在30MPa以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技术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轧后钢板厚度6

20mm,长度42

55m的460MPa级别超长钢板长度方向冷却均匀性问题,同时降低钢板合金成本、提高轧制效率,钢板同板差性能均匀性等问题,该钢板为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优异的探伤合格率,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可以保证管线、海洋工程等工程结构应用领域的安全性。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经济型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钢板长度方向冷却均匀问题,同时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轧制生产效率,提高合格率以及控制性能均匀性,钢板厚度目标为6

20mm,长度42

55m,使用厚度为150

200mm连铸坯在中厚板往复式轧机上进行生产,冷却介质为水。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经济型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型46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3%~0.16%,Si 0.25%~0.35%,Mn 1.55%~1.65%,P≤0.025%,S≤0.02%,Nb 0.01%~0.025%,Ti 0.015%~0.02%,Al 0.015%~0.045%,N 0.003%~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O≤0.0050%,其它杂质元素总量低于0.05%;所述方法包括钢水冶炼

炉外精炼

连铸

板坯再加热

控制轧制

预矫直

控制冷却

空冷至室温,具体如下:1)炼钢及连铸:原料经KR铁水预处理,控制S的含量低于0.02%,扒渣后进入转炉,控制P的含量≤0.025%,转炉冶炼终点控制C的含量在0.13%~0.16%%,出钢时吹氩气25~40min;再进行LF精炼,之后进行板坯连铸,连铸过热度为25~30℃,二冷水冷却强度4

6L/Kg,连铸拉坯速率为0.6~0.9m/min,电磁搅拌不投入;在水平扇形段,即凝固末端投入轻压下,连铸坯压下量5~8mm;2)铸坯加热:将铸坯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依次经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后出炉;其中,预热段温度区间为920~1120℃,加热段温度区间为1200~1230℃,均热段温度区间为1200~1220℃,在炉时间3.5~4.5小时;3)高压水除鳞及控制轧制:开轧前利用高压水对出炉后铸坯进行除鳞1~2min,除鳞机压力20~25MPa;分两阶段轧制:粗轧开轧温度≥1100℃,粗轧终轧温度为960~990℃,粗轧不多于六道,所得中间坯的厚度为成品厚度的3~3.5倍;精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健韩楚菲乔馨李昂王小强沙孝春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