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45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3
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属于焚烧炉设备技术领域;从左到右依次包括进料箱、预加热箱、焚烧箱和净化箱,所述进料箱、预加热箱和焚烧箱之间均连接有密封罩,所述预加热箱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净化箱的一侧连接有送热管,且送热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预加热箱的内部,送热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罩与下方的顶部通气管相互连接,且顶部通气管的通过多个上下通管与下方的底部通气管相互连接,最后通过多个顶部出气口和底部出气口能够把送热管内部输送的经过净化后的热气进行排放,从而能够对位于预加热箱内部需要进行焚烧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且由于送热管排过来的都是高温的热气,从而对物料进行加热过程中,效率更快。效率更快。效率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


[0001]本技术属于焚烧炉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

技术介绍

[0002]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焚烧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0003]焚烧炉在正常燃烧时,通常通过传输带直接把物料传送至焚烧室内部进行焚烧,通常在燃烧中物料的直接投入,会对燃烧室内部的温度进行降低,从而需要更高的能耗进行焚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从左到右依次包括进料箱、预加热箱、焚烧箱和净化箱,所述进料箱、预加热箱和焚烧箱之间均连接有密封罩,所述预加热箱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预加热箱靠近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的底部与密封罩相互插接,所述预加热箱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连接有运输带,所述净化箱的右侧连接有送热管,所述送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加热箱的顶部,所述送热管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对应位置分别与预加热箱、焚烧箱和净化箱相互连接,所述送热管靠近预加热箱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密封阀,所述预加热箱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机,所述预加热箱的顶部开设有与热交换机连通的第一气口,所述第一气口的下方设置有通风罩,所述预加热箱的顶部开设有与送热管连通的第二气口,所述第二气口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向下设置有循环的内部加热装置,所述焚烧箱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口。
[0006]作为优选,所述焚烧箱和净化箱的底部均设置有支腿。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靠近预加热箱的内腔壁以及出料口靠近预加热箱的外腔壁处均设置有挡料罩,所述挡料罩的顶部与预加热箱相互铰接,所述挡料罩采用耐高温材料制作。
[0008]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顶部通气管、底部通气管、多个顶部出气口、多个底部出气口和多个上下通管,所述顶部通气管与顶部的进气罩相互连接,所述底部通气管设置在预加热箱的底部,多个所述上下通管分别设置在顶部通气管和底部通气管正面和背面且相互连通,多个所述顶部出气口与顶部通气管相互连接,多个所述底部出气口与底部通气管相互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板、丝杆套、丝杆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丝杆均设置在预加热箱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送带的另一
单与丝杆相互套接,所述密封板设置在预加热箱的左侧且向下与密封罩相互插接,所述丝杆套设置在密封板的右侧且与丝杆相互螺纹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底部均铰接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的顶部均连接有固定头,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顶部通过在固定头内连接有螺栓进行固定。
[0011]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2]1、通过在净化箱的一侧连接有送热管,且送热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预加热箱的内部,送热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罩与下方的顶部通气管相互连接,且顶部通气管的通过多个上下通管与下方的底部通气管相互连接,最后通过多个顶部出气口和底部出气口能够把送热管内部输送的经过净化后的热气进行排放,从而能够对位于预加热箱内部需要进行焚烧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且由于送热管排过来的都是高温的热气,从而对物料进行加热过程中,效率更快,从而在后面投入焚烧炉内部后,尽可能的降低焚烧炉内部的能耗。
[0013]2、通过在预加热箱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上下调节位置的密封板,密封通过贯穿密封罩设置,从而一旦内部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封闭进料口的进料,从而给使得内部一段的物料尽快送入焚烧炉内部,避免火势蔓延至进料箱中,且同时在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挡料罩,能够避免内部的热气外漏,增加对预加热箱的保温效果。
[0014]3、通过在送热管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通过两个可以分开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互连接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杆既能够起到支撑的效果,通过底端的铰接设置,方便后期的拆卸。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预加热箱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支撑架的一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进料箱;2、预加热箱;21、热交换机;22、进料口;23、出料口;24、挡料罩;25、运输带;26、第一气口;27、第二气口;28、进气罩;29、顶部通气管;291、顶部出气口;292、上下通管;293、底部通气管; 294、底部出气口;210、通风罩;211、密封板;212、丝杆套;213、丝杆; 214、伺服电机;215、传动带;4、焚烧箱;41、废料口;5、净化箱;51、支腿;6、送热管;61、密封阀;7、支撑架;71、支撑杆;72、第一夹持板; 73、第二夹持板;74、固定头;8、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0]实施例: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如图1

图3所示,从左到右依次包括进料箱、预加热箱、焚烧箱和净化箱,焚烧箱和净化箱的底部均设置有支腿,进料箱、预加热箱和焚烧箱之间均连接有密封罩,预加热箱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预加热箱靠近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底部与密封罩相互插接,预加热箱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连接有运输带,净化箱的右侧连接有送热管,送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加热箱的顶部,送热管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的下方对应位置分别与预加热箱、焚烧箱
和净化箱相互连接,送热管靠近预加热箱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密封阀,预加热箱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机,预加热箱的顶部开设有与热交换机连通的第一气口,第一气口的下方设置有通风罩,预加热箱的顶部开设有与送热管连通的第二气口,第二气口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罩,进气罩向下设置有循环的内部加热装置,焚烧箱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口。
[0021]进料口靠近预加热箱的内腔壁以及出料口靠近预加热箱的外腔壁处均设置有挡料罩,挡料罩的顶部与预加热箱相互铰接,挡料罩采用耐高温材料制作。
[0022]加热装置包括顶部通气管、底部通气管、多个顶部出气口、多个底部出气口和多个上下通管,顶部通气管与顶部的进气罩相互连接,底部通气管设置在预加热箱的底部,多个上下通管分别设置在顶部通气管和底部通气管正面和背面且相互连通,多个顶部出气口与顶部通气管相互连接,多个底部出气口与底部通气管相互连接;
[0023]通过在净化箱的一侧连接有送热管,且送热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预加热箱的内部,送热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罩与下方的顶部通气管相互连接,且顶部通气管的通过多个上下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从左到右依次包括进料箱(1)、预加热箱(2)、焚烧箱(4)和净化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预加热箱(2)和焚烧箱(4)之间均连接有密封罩(8),所述预加热箱(2)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22),所述预加热箱(2)靠近进料口(22)的顶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的底部与密封罩(8)相互插接,所述预加热箱(2)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口(23),所述进料口(22)和出料口(23)之间连接有运输带(25),所述净化箱(5)的右侧连接有送热管(6),所述送热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加热箱(2)的顶部,所述送热管(6)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下方对应位置分别与预加热箱(2)、焚烧箱(4)和净化箱(5)相互连接,所述送热管(6)靠近预加热箱(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密封阀(61),所述预加热箱(2)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热交换机(21),所述预加热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热交换机(21)连通的第一气口(26),所述第一气口(26)的下方设置有通风罩(210),所述预加热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送热管(6)连通的第二气口(27),所述第二气口(27)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罩(28),所述进气罩(28)向下设置有循环的内部加热装置,所述焚烧箱(4)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口(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箱(4)和净化箱(5)的底部均设置有支腿(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加热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2)靠近预加热箱(2)的内腔壁以及出料口(23)靠近预加热箱(2)的外腔壁处均设置有挡料罩(24),所述挡料罩(24)的顶部与预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均峰刘剑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顺达人造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