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及光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626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及光学装置,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包括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分别布置在流动池组的两侧,第一镜筒的轴线与第二镜筒的轴线上下平行布置,第一镜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低于第二镜筒的轴线;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均包括镜筒外壳和多个同轴布置的聚焦透镜,多个聚焦透镜之间间隔排布分别通过隔圈固定在镜筒外壳的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缩短光程的方法使荧光直接被镜头收集,经过镜头后平行出射,使整个光学系统在光的收集上省去了光纤,节约了成本,并且降低了装调的难度,光路中缩短光程也使光学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收集镜头平行光出射不会对样本流波动进行放大,使其稳定性变高。使其稳定性变高。使其稳定性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及光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及光学装置,用于流式细胞仪光学检测模块。

技术介绍

[0002]流式细胞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检测原理之一为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对悬液中的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通过检测标记的荧光信号,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通过单克隆抗体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而在流式细胞术的应用中,对荧光的控制与收集也是其应用中重要的一环。
[0003]现有流式细胞仪荧光收集系统通过使用光纤实现对光束的控制,此法使光束控制变得极其容易,但是对耦合要求很高;荧光的收集往往需要收集镜头的横向放大率在10倍以上,而放大荧光信号的同时,也会对样本流自身的波动进行放大,使其稳定性降低;传统流式细胞仪大多数通过后分光的方法实现对不同激光所激发的荧光进行分离并检测,而通过独立光路调节的方式,使得探测器探测到的信号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荧光收集往往需要收集镜头的横向放大率在10倍以上,而放大荧光信号的同时,也会对样本流自身的波动进行放大,使其稳定性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及光学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包括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分别布置在流动池组的两侧,所述第一镜筒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镜筒的轴线上下平行布置,所述第一镜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镜筒的轴线;所述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均包括镜筒外壳和多个同轴布置的聚焦透镜,多个所述聚焦透镜之间间隔排布分别通过隔圈固定在所述镜筒外壳的内侧壁上。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缩短光程的方法使荧光直接被镜头收集,经过镜头后平行出射,这使整个光学系统在光的收集上省去了光纤,节约了成本,并且降低了装调的难度,光路中缩短光程也使光学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收集镜头平行光出射不会对样本流波动进行放大,使其稳定性变高。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多个聚焦透镜分别为共轴且依次间隔布置的平凸透镜、弯月透镜、双凸透镜、第一双胶合透镜和第二双胶合透镜,所述平凸透镜一侧的平面为光入射表面,所述弯月透镜一侧的凹面为光入射面,所述双凸透镜中曲率半径大的表面为光入射面,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的正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入射面,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的负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出射面,所述第二双胶合透镜的负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入射面,所述第二双胶合透镜的正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出射面。
[0009]进一步,所述平凸透镜另一侧的凸面为球面或非球面;所述弯月透镜一侧的凸面
以及另一侧的凹面分别为球面或非球面;所述双凸透镜两侧的凸面分别为球面或非球面;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和第二双胶合透镜均采用低色散的正透镜和高色散的负透镜胶合在一起,所述低色散的正透镜和高色散的负透镜的胶合面曲率相同。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镜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镜筒的轴线的距离为100~400μm。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利用第一收集镜筒对488nm激光所激发荧光的收集,实现利用第二收集镜筒638nm激光所激发荧光的收集。该收集装置除去了光纤带来的装调难度问题以及镜头放大倍数所带来的样本流稳定性问题,此装置具有装调难度低,结构性能稳定的优点。
[0012]一种光学装置,包括上述的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还包括激光模组、聚焦透镜、流动池组、第一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和第三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模组位于所述流动池组的一侧且使激光发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轴线,所述聚焦透镜位于所述激光模组和所述流动池组之间,所述第一光接收器位于所述流动池组背离所述激光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光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一镜筒背离所述流动池组的一侧,所述第三光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二镜筒背离所述流动池组的一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光学装置,镜筒位于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流动池组之间,流动室与镜筒之间没有任何组件,使荧光直接被镜头收集,经过镜头后平行出射,这使整个光学系统在光的收集上省去了光纤,节约了成本,并且降低了装调的难度,光路中缩短光程也使光学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收集镜头平行光出射不会对样本流波动进行放大,使其稳定性变高。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镜筒与流动池组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二镜筒与流动池组之间的距离为0.5~1mm。
[0015]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光路调节组件和第二光路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光路调节组件与第一镜筒连接并沿X向和Y向调整第一镜筒的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调节组件与第二镜筒连接并沿X向和Y向调整第二镜筒的位置。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光路调节组件和第二光路调节组件均包括X向调节机构和Y向调节机构,所述X向调节机构安装在Y向调节机构上并在Y向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调整Y向位置,所述第一镜筒或第二镜筒安装在X向调节机构上并在X向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调节X向位置。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X向调节机构能够使自身镜筒相对于入射光线进行前后运动,所述Y向调节机构能够使自身镜筒相对于入射光线进行左右运动。
[0018]进一步,还包括机架,所述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激光模组、聚焦透镜、流动池组、第一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和第三光接收器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X向调节机构包括X向调节旋钮、X向旋钮支架、X向调节板和X向导轨,所述Y向调节机构包括Y向调节旋钮、Y向调节板、Y向旋钮支架和Y向导轨;所述X向调节板用于固定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所述X向调节板滑动连接在所述X向导轨上,所述X向导轨固定在所述Y向调节板上,所述Y向调节板滑动连接在所述Y向导轨上,所述Y向导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X向调节旋钮沿平行于第一镜筒轴线的方向布置且转动连接在所述X向调节板上,所述X向调节旋钮与X向旋钮支架螺纹连接;所述Y向调节旋钮沿垂直于第一镜筒轴线的方向布置且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Y向调节旋钮与X向旋钮支架螺纹连接,所述X向旋钮支架固定在Y向调节板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使用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镜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镜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第一镜筒与光路调节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7为本技术第一镜筒与光路调节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8为本技术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分别布置在流动池组的两侧,所述第一镜筒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镜筒的轴线上下平行布置,所述第一镜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镜筒的轴线;所述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均包括镜筒外壳和多个同轴布置的聚焦透镜,多个所述聚焦透镜之间间隔排布分别通过隔圈固定在所述镜筒外壳的内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聚焦透镜分别为共轴且依次间隔布置的平凸透镜、弯月透镜、双凸透镜、第一双胶合透镜和第二双胶合透镜,所述平凸透镜一侧的平面为光入射表面,所述弯月透镜一侧的凹面为光入射面,所述双凸透镜中曲率半径大的表面为光入射面,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的正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入射面,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的负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出射面,所述第二双胶合透镜的负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入射面,所述第二双胶合透镜的正透镜的外表面为光出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凸透镜另一侧的凸面为球面或非球面;所述弯月透镜一侧的凸面以及另一侧的凹面分别为球面或非球面;所述双凸透镜两侧的凸面分别为球面或非球面;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和第二双胶合透镜均采用低色散的正透镜和高色散的负透镜胶合在一起,所述低色散的正透镜和高色散的负透镜的胶合面曲率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镜筒的轴线的距离为100~400μm。5.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流式细胞仪用信号收集装置,还包括激光模组、聚焦透镜、流动池组、第一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和第三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模组位于所述流动池组的一侧且使激光发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轴线,所述聚焦透镜位于所述激光模组和所述流动池组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国杰杨波秦晓琨赵军马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指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