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管控系统的截污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610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站管控系统的截污井,包括:截污井,用于对雨水及污水进行分流;以及控制单元,包括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来控制雨水排口及污水排口的启闭状态。由于污水及雨水中含有较多的大颗粒的杂质,例如泥沙、生活垃圾、悬浮物等等,为避免杂质从雨水排口以及污水排口中排出,导致出现堵塞,以及在从雨水排口中排出的杂质会污染河道,为此,在井主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截污组件,在该截污组件的过滤下,能够有效的对污水及雨水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及雨水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及雨水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站管控系统的截污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2

05

28、申请号为2022105949987,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数字管网与泵站管控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泵站管控系统的截污井。

技术介绍

[0003]目前,全国正在兴起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智慧水务建设,特别是其中的智慧供水业务,正越来越受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与供水企业的重视,传统的城市排水企业业务正在逐渐被智慧水务新业务、新形态所替代,并逐步从国内上海、天津等一、二级城市的深入应用向三、四线城市的扩面推广而发展。智慧排水是智慧水务的重要环节,涉及污水排放、收集、处置等相关环节基础设及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它通过挖掘、整合和运用水务信息资源,达到提升排水企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实现节能、降耗、增效、提质的管理目标。
[0004]污水管网及泵站排污管控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具有流量不确定性、非线性、滞后特性,而且它又是高能耗系统。随着城市的扩建及功用变化,旧排水系统扩容的制约因素众多,因此急需要改进污水管网的输送效率。
[0005]现实问题比较突出的有,污水管网区域性重力流收集跨区域由污水泵站多级提升至污水处理厂,常出现区域性污水管网高水位,污水处理厂晴天来水量不足,雨天来水量超量及来水浓度过低等问题,如公开号CN 105926755 A的专利技术专利,因此有待改善。
专利技术内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城镇雨污排水的管控,在晴天时,能够将污水直排向污水处理厂,在雨季时,能够将中后期雨水直排至河道的泵站管控系统。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管网与泵站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排水管网,由若干个排水管道组成,用于收集并排放城市各区域内的雨水、污水;
[0009]截污井,设置于排水管道的合流处,用于对雨水及污水进行分流;截污井具有进水口;雨水排口,用于排出中后期雨水;以及污水排口,用于排出污水及初期雨水;
[0010]第一提升泵站,设置于截污井的下游,并通过管道与雨水排口相连通,用于收集从雨水排口排出的雨水,并将雨水直排至河道;
[0011]第二提升泵站,设置于截污井的下游,并通过管道与污水排口相连通,用于收集从污水排口所排出的污水及初期雨水,并将污水及初期雨水向污水站输送;
[0012]雨量监测装置,用于收集地面降雨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0013]水质监测装置,设置于截污井内,用于监测截污井内的水质信息,并将检测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0014]水位监测装置,设置于截污井内,用于监测截污井内的水位信息,并将检测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0015]水流速监测装置,设置于截污井内,用于监测进入到截污井内的水流速,以及位于截污井内的水流速度,并将检测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0016]以及控制单元,包括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来控制雨水排口及污水排口的启闭状态。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截污井包括:
[0018]井主体,进水口、雨水排口及污水排口均设置在井主体的侧壁上,且进水口高于雨水排口、污水排口,井主体顶部具有检修口以及设置于检修口上的盖板;
[0019]截污组件,设置于井主体内,用于将从进水口流入的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
[0020]电动蝶阀,具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雨水排口、污水排口上,电动蝶阀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由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截污组件包括:
[0022]过滤箱,其上开设有进口,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箱的顶部和底部有上下贯穿设置的输送端口;
[0023]传动圆盘,其外壁上有呈放射状设置的若干传动轴,传动圆盘有四个,且其中两个传动圆盘转动设置于井主体的上端外侧,另外两个转动设置于井主体的下侧内壁上,位于上方的两个传动圆盘上设置有转轴,并在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轮,两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相连;
[0024]传动链条,首尾相接的设置在四个传动圆盘上;
[0025]输送板,具有若干个,并沿传动链条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置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通过其节点处以及输送板与传动圆盘上的传动轴相啮合;
[0026]以及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转轴相连,用于驱动位上方的两个传动圆盘转动,第一电机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两个水流速信息,将第一电机开启或者关闭;
[0027]其中,传动链条及其上的输送板通过输送端口穿过过滤箱,截污组件还包括排渣通道,其横截面成框形,排渣通道从过滤箱的上方的输送端口沿着传动链条的布设方向一直延伸至过滤箱的下方输送端口上,传动链条及各传动圆盘均配置在排渣通道内,排渣通道上还设置有正对于井主体上端面的排渣口。
[00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过滤箱的下端与排渣通道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座,安装座固定于井主体的侧壁上,排渣通道与安装座的下端之间为固定连接,过滤箱呈圆筒状,并转动的设置于安装座上,过滤箱的上端为开口结构,过滤箱下方的输送端口的内壁上有沿倾斜方向上下贯穿设置的导向槽,导向槽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相邻过输送板之间的间距,导向槽有两个以上,并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输送板的外缘处设置有导向块;
[0029]在位于过滤箱下方的输送板上移并进入到过滤箱内的过程中,下方的输送端口内至少有两块输送板被送入,且输送板上的导向块嵌入至导向槽内,并在导向槽内滑动,并推动过滤箱旋转。
[00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截污组件还包括清洗刷,用于刷洗过滤箱;清洗刷包括:
[0031]安装支架,设置于排渣通道的侧壁上,且位于过滤箱的上方;
[0032]第一毛刷,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且第一毛刷抵紧在过滤箱的外壁上;
[0033]以及第二毛刷,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且第二毛刷抵紧在过滤箱的内壁上。
[003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排渣通道的下端位于井主体的底部上,排渣通道的下端侧边正对于雨水排口及污水排口的一端面开设有污泥进口;截污井还包括污泥清理组件,用于将井主体底部所沉淀的污泥向污泥进口清理。
[003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井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清理通道,清理通道一端延伸至污泥进口,另一端向雨水排口及污水排口方向延伸至井主体的侧壁上;污泥清理组件包括:
[0036]排污泵,设置于井主体内,排污泵的进口端通过管道通向清理通道,排污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通向污泥进口;
[0037]第一安装箱,设置于井主体的内壁上;
[0038]第二电机,密封的设置于第一安装箱内;
[0039]支撑座,设置于井主体的内壁上,且正对于第一安装箱;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站管控系统的截污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污井(200),设置于排水管道的合流处,用于对雨水及污水进行分流;所述截污井(200)具有进水口(211);雨水排口(212),用于排出中后期雨水;以及污水排口(213),用于排出污水及初期雨水;以及控制单元(900),包括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来控制所述雨水排口(212)及污水排口(213)的启闭状态;其中,所述截污井(200)包括:井主体(210),所述进水口(211)、雨水排口(212)及污水排口(213)均设置在所述井主体(210)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211)高于雨水排口(212)、污水排口(213),所述井主体(210)顶部具有检修口以及设置于检修口上的盖板(214);截污组件(220),设置于所述井主体(210)内,用于将从进水口(211)流入的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电动蝶阀(230),具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雨水排口(212)、污水排口(213)上,所述电动蝶阀(230)与所述控制单元(900)电性连接,并由所述控制单元(900)进行控制;所述截污组件(220)包括:过滤箱(221),其上开设有进口(221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过滤箱(221)的顶部和底部有上下贯穿设置的输送端口(2212);传动圆盘(222),其外壁上有呈放射状设置的若干传动轴(2221),所述传动圆盘(222)有四个,且其中两个传动圆盘(222)转动设置于井主体(210)的上端外侧,另外两个转动设置于井主体(210)的下侧内壁上,位于上方的两个传动圆盘(222)上设置有转轴,并在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轮(2222),两第一传动轮(2222)通过第一传动皮带(2223)相连;传动链条(223),首尾相接的设置在四个所述传动圆盘(222)上;输送板(224),具有若干个,并沿所述传动链条(223)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置在传动链条(223)上,所述传动链条(223)通过其节点处以及输送板(224)与所述传动圆盘(222)上的传动轴(2221)相啮合;以及第一电机(225),所述第一电机(225)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转轴相连,用于驱动位上方的两个传动圆盘(222)转动,所述第一电机(225)与所述控制单元(90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900)根据所接收到的两个水流速信息,将所述第一电机(225)开启或者关闭;其中,所述传动链条(223)及其上的输送板(224)通过所述输送端口(2212)穿过所述过滤箱(221),所述截污组件(220)还包括排渣通道(226),其横截面成框形,所述排渣通道(226)从所述过滤箱(221)的上方的输送端口(2212)沿着传动链条(223)的布设方向一直延伸至所述过滤箱(221)的下方输送端口(2212)上,所述传动链条(223)及各传动圆盘(222)均配置在排渣通道(226)内,所述排渣通道(226)上还设置有正对于所述井主体(210)上端面的排渣口(2261);所述过滤箱(221)的下端与排渣通道(226)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座(227),所述安装座(227)固定于所述井主体(210)的侧壁上,所述排渣通道(226)与所述安装座(227)的下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221)呈圆筒状,并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27)上,所述过滤箱(221)的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过滤箱(221)下方的输送端口(2212)的内壁上有沿倾斜方向上下贯穿设置的导向槽(2213),所述导向槽(2213)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相邻过输送
板(224)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槽(2213)有两个以上,并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输送板(224)的外缘处设置有导向块(2241);在位于过滤箱(221)下方的输送板(224)上移并进入到过滤箱(221)内的过程中,下方的输送端口(2212)内至少有两块输送板(224)被送入,且输送板(224)上的导向块(2241)嵌入至导向槽(2213)内,并在导向槽(2213)内滑动,并推动过滤箱(221)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管控系统的截污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益枫张仲宇徐建权潘汉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仲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