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04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涉及预钝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以酸/碱冲洗液作为预处理过程中的处理剂,并利用高压环境将酸/碱冲洗液转换水雾状喷洒在铜管内壁上,可以减少酸/碱冲洗液的消耗量,单次铜管内壁预处理过程中,在铜管中增设内通结构,内通结构在高压水雾自身压力作用下,在管道内壁中缓速行进,而在内通结构行进过程中,可以缓慢刮蹭管道内壁,加速油渍去除效率,并对内通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将内通结构的刮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保证内通结构行进过程中稳定,也可以保证冲洗水雾更加充分的接触管道内壁。管道内壁。管道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钝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钝化处理工艺多用于管材,如供气系统、供水系统或供暖系统中的管道,以铜管为例,管类构件内壁是直接接触介质的位置,所以利用强氧化剂、电化学反应等方式,将铜管内壁表面变为不活泼态,即为钝化过程,而铜管在生产后,其内壁会沾附有油渍等杂质,油渍多为生产过程中的润滑油、拉拔油、工业挥发油等,此类杂质会直接影响到钝化效率,例如阻碍强氧化剂与内壁接触,所以在钝化处理之前,还需对铜管内壁进行预处理。
[0003]在预处理过程中最为简单的方式为:以酸/碱清洗液来冲洗铜管内壁,之后再对铜管内壁进行烘干干燥,但是因为铜管在生产过程,根据生产要求不同,铜管长度不一,如:1m、2m、5m或者10m以上,如果以酸/碱清洗液来冲洗,单次冲洗过程中清洗液的消耗量较大,那么批量铜管冲洗过程中消耗的清洗液量更大,而且以冲洗的方式,很难全面的去除内壁中所沾附的油渍等杂质。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用于解决当前在对铜管内壁进行预处理时,因为铜管长度不一,而采用酸/碱冲洗液对其内壁进行冲洗时,消耗的冲洗液量较大,而使用后的冲洗液无法二次利用,所以存在着浪费冲洗液的问题,另外在冲洗过程中,对于内壁中油渍等杂质的去除效率不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冲洗和干燥两个过程,所述冲洗过程和干燥过程使用到自动化处理设备,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两个呈镜像对称设置的支撑台、焊接在支撑台内壁位置上的传输台以及上设置两个传输台之间的传输结构,所述传输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铜管本体,每个所述铜管本体内部一端设置有内通结构,两个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架杆,所述支撑架杆中段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下压台,且支撑架杆两端位置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支撑架杆上沿传输结构的宽度方向为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下压台之间设置有驱动结构,其中靠近所述通管本体一端位置上的滑块下端位置上安装有两个进入嘴,另一个所述滑块下端位置上安装有两个排出嘴,所述铜管本体、进入嘴和排出嘴的圆心点处于同一轴线上,两组所述进入嘴和排出嘴沿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分别设置为冲洗部和干燥部,且两组进入嘴和排出嘴上设置有循环系统。
[0007]在处理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在传输结构的送料端位置上放置多个铜管本体,由传输结构将铜管本体输送到进入嘴和排出嘴之间的位置,并由驱动结构带动两个滑块移动夹持住铜管本体,其中一个铜管本体在冲洗部进行预冲洗,另一个铜管本体在干燥部进行热风干燥;
[0009]2):在两个铜管本体分别完成预冲洗和热风干燥后,驱动杆结构松开铜管本体,传
输结构继续传输,直至完成预冲洗的铜管本体移动到干燥部进行热风干燥处理。
[00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结构包括两个同步辊轴、多个辅助辊轴,所述同步辊轴和辅助辊轴外部设置有同步履带,且同步辊轴和辅助辊轴在传输台上为转动连接,所述传输台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同步辊轴的中心点之间相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履带之间安装有多个弧形托架,所述弧形托架与铜管本体的外直径相匹配,且弧形托架沿同步履带的轮廓线呈等距排列设置。
[00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气缸和液压缸,所述气缸的传动轴与滑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液压缸的传动轴上安装有下托架,两个所述下托架位于同步履带,且两个下托架分别对应在冲洗部和干燥部的正下方。
[00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废液箱、第二废液箱、水箱、热风机和增压泵,所述第一废液箱和第二废液箱上均安装有排液管,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水箱和位于冲洗部的进入嘴之间连通,所述热风机的排气端与干燥部上的进入嘴之间连通,所述第一废液箱通过排液管与干燥部的排出嘴之间连通,所述第二废液箱通过排液管与冲洗部的排出嘴之间连通。
[00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通结构包括包括橡胶帽、内通塞、后推帽和通气柱,所述橡胶帽、内通塞、后推帽沿排出嘴到进入嘴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橡胶帽和后推帽分别安装在通气柱的前端和末端位置上,所述内通塞安装在通气柱位于橡胶帽和后推帽的中间位置上,所述通气柱与橡胶帽内部之间连通,所述内通塞外壁与铜管本体内壁之间相匹配,所述进入嘴和排出嘴上安装有橡胶密封环。
[00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管本体位于橡胶帽、内通塞的内部区域设置为冲洗仓,所述通气柱位于冲洗仓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气口。
[00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柱位于内通塞和后推帽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涡轮扇片。
[001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通塞靠近后推帽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刮槽。
[0017]本专利技术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以冲洗的方式对铜管内壁进行钝化预处理,将冲洗试剂,例如酸/碱溶液,并通过增压泵以加压的方式将酸/碱溶液转换为雾状形态,并以强压状态将雾状冲洗实际喷洒到铜管本体内壁中,单次铜管本体的冲洗过程并不是以直接冲洗的方式,而是以强压雾状冲洗试剂进行冲洗,相比较呈液体的冲洗试剂来说,雾状的冲洗试剂与铜管内壁的接触面积更加广泛,从而可以降低冲洗用试剂的消耗量,并且在对铜管内壁进行冲洗时,还可以同步对冲洗完成后的铜管内壁进行热风干燥,可以进一步加快预处理效率;
[0019]2、另外整体工艺中以自动化输料的方式,将批次的铜管本体进行有序传输,使铜管在冲洗和干燥两个处理过程分批有序且循环进行,大大的节约了整体预处理工艺的工作周期;
[0020]3、而在冲洗过程中,还会在铜管本体内部增设内通结构,内通结构可以随着强压水雾(即为雾化的酸/碱溶液)缓速移动,在内通结构缓速移动时,强压水雾充分接触到铜管内壁,提高预处理效率,此外还可以剐蹭铜管内壁上沾附的“顽固”油渍,进一步的提高了预处理效率;
[0021]4、如上一段内容所示,内通结构是在强压水雾的压力环境下移动的,所以无视不
同长度规格的铜管,内通结构在强压环境下,可以自由移动,可以沿着铜管的内壁进行不同行程移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中支撑台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中传输台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中传输履带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中下压台部件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洗和干燥两个过程,所述冲洗过程和干燥过程使用到自动化处理设备,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两个呈镜像对称设置的支撑台(1)、焊接在支撑台(1)内壁位置上的传输台(2)以及上设置两个传输台(2)之间的传输结构,所述传输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铜管本体(8),在处理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1):在传输结构的送料端位置上放置多个铜管本体(8),由传输结构将铜管本体(8)输送到进入嘴(1601)和排出嘴(1602)之间的位置,并由驱动结构带动两个滑块(16)移动夹持住铜管本体(8),其中一个铜管本体(8)在冲洗部(801)进行预冲洗,另一个铜管本体(8)在干燥部(802)进行热风干燥;2):在两个铜管本体(8)分别完成预冲洗和热风干燥后,驱动杆结构松开铜管本体(8),传输结构继续传输,直至完成预冲洗的铜管本体(8)移动到干燥部(802)进行热风干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铜管本体(8)内部一端设置有内通结构,两个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架杆(17),所述支撑架杆(17)中段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下压台(7),且支撑架杆(17)两端位置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在支撑架杆(17)上沿传输结构的宽度方向为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6)与下压台(7)之间设置有驱动结构,其中靠近所述通管本体(8)一端位置上的滑块(16)下端位置上安装有两个进入嘴(1601),另一个所述滑块(16)下端位置上安装有两个排出嘴(1602),所述铜管本体(8)、进入嘴(1601)和排出嘴(1602)的圆心点处于同一轴线上,两组所述进入嘴(1601)和排出嘴(1602)沿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分别设置为冲洗部(801)和干燥部(802),且两组进入嘴(1601)和排出嘴(1602)上设置有循环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内壁预钝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结构包括两个同步辊轴(10)、多个辅助辊轴(11),所述同步辊轴(10)和辅助辊轴(11)外部设置有同步履带(5),且同步辊轴(10)和辅助辊轴(11)在传输台(2)上为转动连接,所述传输台(2)上安装有步进电机(9),所述步进电机(9)的输出端与同步辊轴(10)的中心点之间相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履带(5)之间安装有多个弧形托架(4),所述弧形托架(4)与铜管本体(8)的外直径相匹配,且弧形托架(4)沿同步履带(5)的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楠刘海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嘉铭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