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897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该固定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下端的开口端面上安装有橡胶囊,罩体上端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安装有多根进气管,进气管内部均安装有空气过滤网,罩体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软管,罩体内部安装有面板,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中安装有艾柱调节件,罩体的外部安装有U型架,U型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带动U型架和罩体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避免了艾烟所造成的不适,通过空气过滤网能将艾柱产生的灰烬阻隔,避免了掉落到人体上,同时管体能沿着螺丝孔上下移动,从而能控制艾柱与人体之间的距离,把控其温度,避免了过烫。避免了过烫。避免了过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灸疗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0003]目前患者在进行艾灸治疗时,患者先平躺在床上,中医再根据患者的情况,将艾烛贴合在相应的穴位上,然后再点燃艾柱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艾柱燃烧的过程中,灰烬会掉落,并与人体接触,具有一定的危害,并且艾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烟较多,容易熏眼睛或者呛鼻子,造成使用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能将背部罩住,并通过抽气的方式将艾烟排至外界,避免了对使用者造成影响,且避免了灰烬与人体接触,增加了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下均开口设置,罩体下端的开口端面呈弧形结构设置,并安装有框型结构的橡胶囊,罩体上端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安装有多根进气管,进气管内部均安装有空气过滤网,罩体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罩体内部安装有面板,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中安装有艾柱调节件,罩体的外部安装有U型架,U型架的上端设有“L”型结构的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安装有底板,支撑板上安装有带动U型架和罩体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艾柱调节件均包括管体、金属过滤网和多根尖刺,管体下端的开口中均安装有多块定位块,金属过滤网均呈圆形结构设置,并均放置于管体中,金属过滤网的底部摆放于定位块上,尖刺均安装在金属过滤网的顶面上,管体的外壁面上均设有外螺纹,管体均通过外螺纹与螺丝孔中的内螺纹啮合连接,管体上端开口的外部安装有多根转动杆。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包括螺杆、轴承、定位杆和手轮,轴承嵌入式安装于U型架顶面的中间处,支撑板正对于轴承的内圈处设有第二螺丝孔,螺杆螺纹连接于第二螺丝孔中,螺杆下端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中,上端与手轮固定连接,支撑板位于第二螺丝孔的一侧设有定位孔,定位杆穿过定位孔安装于U型架上。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罩体上端开口端面的两侧设有滑槽,滑槽中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上端均安装于盖板上,滑块和滑槽的截面均呈梯形结构设置。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盖板和罩体均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旋转手轮,手轮的旋转带动了螺杆,使螺杆沿着第二螺丝孔向下移动,螺杆的移动带动了U型架和罩体,使罩体沿着定位杆稳定的向下移动,直至使罩体下方的橡胶囊与人体的背部相抵,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0012]倒出金属过滤网,将艾柱插设在尖刺上,在点燃艾柱后,将艾柱连同金属过滤网重新放入管体中,直至使金属过滤网与定位块接触,这时,艾柱整个位于管体内部,通过转动杆旋转管体,使得管体沿着第一螺丝孔上下移动,从而调整艾柱与人体之间的距离;
[0013]在管体全部固定后,沿着滑槽拉动盖板,使罩体上端的开口被盖板盖住,这时,启动抽气泵,通过抽气泵能将外界的空气吸入罩体中,并顺着出气管和软管排出,通过流动的气体保证了艾柱燃烧时所需的氧气,同时带走罩体内部的艾烟。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抽气泵能将外界的空气吸入罩体中,并顺着出气管和软管排出,通过流动的气体保证了艾柱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也能带走罩体内部的艾烟,避免了艾烟所造成的不适,且艾柱插入管体中,通过金属过滤网能将艾柱产生的灰烬阻隔,避免了掉落到人体上,同时管体能沿着螺丝孔上下移动,从而能控制艾柱与人体之间的距离,把控其温度,避免了过烫。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艾柱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除去盖板后罩体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0020]图中:1

罩体;2

橡胶囊;3

面板;4

艾柱调节件;5

盖板;6

进气管;7

空气过滤网;8

出气管;9

软管;11

U型架;12

支撑板;13

螺杆;14

手轮;15

管体;16

转动杆;17

尖刺;18

金属过滤网;19

定位块;21

滑槽;22

滑块;23

第一螺丝孔;24

定位杆;25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3]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4]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包括罩体
1,所述罩体1上下均开口设置,罩体1下端的开口端面呈弧形结构设置,并安装有框型结构的橡胶囊2,罩体1上端设有盖板5,盖板5的一端安装有多根进气管6,进气管6内部均安装有空气过滤网7,罩体1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8,出气管8的另一端安装有软管9,软管9的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罩体1内部安装有面板3,面板3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23,第一螺丝孔中安装有艾柱调节件4,罩体1的外部安装有U型架11,U型架11的上端设有“L”型结构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下端安装有底板25,支撑板12上安装有带动U型架和罩体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其中,罩体底部的弧形程度尽可能的与人体后背的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上下均开口设置,罩体(1)下端的开口端面呈弧形结构设置,并安装有框型结构的橡胶囊(2),罩体(1)上端设有盖板(5),盖板(5)的一端安装有多根进气管(6),进气管(6)内部均安装有空气过滤网(7),罩体(1)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8),出气管(8)的另一端安装有软管(9),软管(9)的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罩体(1)内部安装有面板(3),面板(3)上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中安装有艾柱调节件(4),罩体(1)的外部安装有U型架(11),U型架(11)的上端设有“L”型结构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下端安装有底板(25),支撑板(12)上安装有带动U型架和罩体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艾柱调节件均包括管体(15)、金属过滤网(18)和多根尖刺(17),管体(15)下端的开口中均安装有多块定位块(19),金属过滤网(18)均呈圆形结构设置,并均放置于管体(15)中,金属过滤网(18)的底部摆放于定位块(19)上,尖刺(17)均安装在金属过滤网(18)的顶面上,管体(15)的外壁面上均设有外螺纹,管体(15)均通过外螺纹与螺丝孔中的内螺纹啮合连接,管体(15)上端开口的外部安装有多根转动杆(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用的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螺杆(13)、轴承、定位杆(24)和手轮(14),轴承嵌入式安装于U型架(11)顶面的中间处,支撑板(12)正对于轴承的内圈处设有第二螺丝孔,螺杆(13)螺纹连接于第二螺丝孔中,螺杆(13)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平张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