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87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握把和锥型把,所述握把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设置有卡头,所述握把的底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有锥型把,所述锥型把的底端卡合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内部四周卡合连接有照明灯,针灸辅助装置内部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卡头,内部卡合有针灸针,通过一侧的滑钮可以自由的、准确的控制入针的深度、速度和角度,给不同体质的患者施针,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方法更合理,在针灸辅助装置贴合患者皮肤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控制的圆形组合照明灯,灯座的底端粘合有软质橡胶垫,可以帮助施针这更准确的找准穴位中心位置。

An auxiliary devi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作为中医中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刺的角度一般分为三种: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度,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部的穴位;斜刺,针身与皮肤约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平刺,针身与皮肤呈15度到20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不同穴位对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要求并不相同,但是针灸的操作大多是靠经验手捏针柄进行,下针的角度与深度无法准确控制,不容易掌握,直接影响下针速度,增加病人疼痛。同时对于经验尚浅的操作者而言,如何准确找到穴位的中心位置也是具有较大操作难度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具有操作方便,上手简单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握把和锥型把,所述握把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头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背离卡头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和锥型把(2),所述握把(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的上端设置有卡头(4),所述卡头(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背离卡头(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钮(6),所述握把(1)的底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有锥型把(2),所述锥型把(2)的底端卡合连接有灯座(3),所述灯座(3)的内部四周卡合连接有照明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和锥型把(2),所述握把(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的上端设置有卡头(4),所述卡头(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背离卡头(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钮(6),所述握把(1)的底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有锥型把(2),所述锥型把(2)的底端卡合连接有灯座(3),所述灯座(3)的内部四周卡合连接有照明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的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电源(11),所述电源(11)的底端通过电性连接有灯线(12),所述灯线(12)的末端通过电性连接有照明灯(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平张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