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5805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
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和生物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β

烟酰胺单核苷酸(β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是生物细胞内存在的一种活性核苷酸,是哺乳动物体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
)补救合成途径的前体物质。NAD
+
广泛参与生物体内各种代谢反应,是生物体内必不可少的辅酶。在人体内,NMN通过转化为NAD
+
来发挥其生理功能,如激活NAD
+
底物依赖性酶sirt1调节细胞存活和死亡、维持氧化还原状态等。近年来有关NMN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日益增加,如改善与年龄有关的病理生理和疾病状况、明显减轻与年龄有关的生理衰退、改善细胞能量状态、神经系统,并对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阿兹海默症等多种疾病显示出良好效果。因此,NMN在医药治疗以及功能性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成为各大医药、功能性食品公司竞争的研究热点。β

NMN的结构如下:
[0003][0004]现有NMN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酶法和发酵法。NMN化学法合成研究较早,主要以烟酰胺、三苯甲酰基

β

D

核糖、四乙酰核糖等为原料,通过糖基化、磷酸化、氨解等步骤合成。2002年,Tanimori等用乙酰基保护的核糖与烟酰胺在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脂(TMSOTf)的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磷酸化后制得NMN;2004年,Palmarisa等改进了Tanimori的方法,对烟酰胺进行硅烷化保护后再与四乙酰核糖催化缩合,实现了NMN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0005][0006]2018年,魏霞蔚等以烟酸乙酯与四乙酰核糖为起始原料,经TMSOTf缩合、脱乙酰基、三氯氧磷/磷酸三甲酯磷酸化、氨解后制备得到NMN。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0007][0008]2018年,索韦等将在氩气氛下,将烟酰胺核糖(NR)先与2,2

二甲氧基丙烷反应,保护3、4位羟基,再与三氯氧磷/磷酸三乙酯磷酸化,最后用三氟乙酸或盐酸脱保护获得NMN。其工艺路线如下图:
[0009][0010]2019年,杜小兰等也改良了NMN合成过程中磷酸化的方法,以乙腈作为溶剂,吡啶作为缚酸剂使NR和率磷酸二苯酯发生酯化反应,然后通过金属催化加氢水解反应得到NMN。其工艺路线如下图:
[0011][0012]化学法合成NMN虽研究得较多,工艺改进、迭代也较快,但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仍较大,以及其合成步骤仍较长、收率仍不高使其合成成本仍然较高。
[0013]酶法合成NMN又分为半酶法和全酶法。半酶法是指先化学法合成烟酰胺核糖(NR),NR在烟酰胺核糖激酶(NRK)催化作用下合成NMN。2016年,陶军华等以NR为底物,在磷酸基供体(ATP)存在下,在NRK或含有NRK的重组细胞下催化合成β

NMN(WO2018120069)。其工艺路线如下图:
[0014][0015]由于此工艺的起始底物NR是化学法合成的,且成本较高,再加上磷酸基供体ATP的用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使得此工艺优势不明显。
[0016]全酶法工艺主要以烟酰胺(NAM)为底物,利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将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供体中的磷酸核糖基转移至烟酰胺合成NMN。2018年,竺伟等以D
‑5‑
磷酸核糖和烟酰胺为原料,在ATP存在下,用固定化含有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S)和NAMPT酶的重组细胞催化合成β

NMN(CN201810940729.5A)。具体工艺路线如下图:
[0017][0018]此工艺的底物D
‑5‑
磷酸核糖市场上基本没有,即使有价格也会较昂贵。因此,需要增加一步D
‑5‑
磷酸核糖合成工艺。Marinescu等以D

核糖为初始底物去合成PRPP,D

核糖市场量较大且较便宜,使其合成的PRPP具有成本优势。其具体工艺路线如下:
[0019][0020]2018年,傅荣昭等通过定点突变的技术构建了一些NAMPT的突变体,以增强NAM和PRPP的催化能力,提升转化率。反应式如下:
[0021][0022]全酶法工艺是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工艺,较化学法安全环保且成本更低。但其工艺路线有些长,各步骤中酶的催化活力不高,且有较强的产物抑制,致使产物β

NMN的转化率和收率不高;加之过程中用到大量的ATP增加了生产成本。
[0023]最近也有一些研究者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对微生物合成NMN进行代谢路径改造,从而实现微生物发酵直接获得NMN。生物体内NMN的代谢途径如下图:
[0024][0025]胡志浩等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w3110为出发菌株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先后敲除了基因ushA、cdh、pncC、nadR、pncA、aphA、phoA、nadC、surE和nagD,且在细胞中重组外源基因nadV和nampt,构建了重组菌JN26K,发酵生产NMN达320mg/L(CN202010498755.4A)。此方法为NMN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NMN发酵产量太低,离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距离。
[0026]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替代化学合成、环保且安全且便于产业化生产,同时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β

烟酰胺单核苷酸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旨在解决化学法合成β

烟酰胺单核苷酸工艺路线长、收率低、污染大且成本较高等问题,以及现有酶法工艺中存在的路线长、酶催化活性不高且ATP用量高造成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a、将烟酰胺、嘌呤核苷酸、焦磷酸钠加入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加入HME005和HME006酶液得到溶液Ⅰ,将溶液Ⅰ于预定的温度、pH及常压下进行温和反应;
[0029]b、当溶液Ⅰ中的烟酰胺转化率达到预定数值时,对溶液Ⅰ降温、过滤分离得到滤液Ⅱ,将滤液Ⅱ调pH值除酶,再过滤分离,滤液纳滤浓缩得到纳滤浓液Ⅲ;
[0030]c、将纳滤浓液Ⅲ中加入95%浓度的乙醇使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后的固体即为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粗品;
[0031]d、将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粗品进一步精制、真空干燥,即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烟酰胺、嘌呤核苷酸、焦磷酸钠加入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加入HME005和HME006酶液得到溶液Ⅰ,将溶液Ⅰ于预定的温度、pH及常压下进行温和反应;b、当溶液Ⅰ中的烟酰胺转化率达到预定数值时,对溶液Ⅰ进行降温、过滤分离得到滤液Ⅱ,将滤液Ⅱ调pH值除酶,再过滤分离,滤液纳滤浓缩得到纳滤浓液Ⅲ;c、将所述纳滤浓液Ⅲ中加入95%浓度的乙醇使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结晶析出,过滤分离后的固体即为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粗品;d、将所述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粗品进一步精制、真空干燥,即获得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精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预定的温度为30~37℃,pH值为6.5~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酶法一锅合成β

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庆李思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