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及工程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30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及工程车辆,包含安装在含有液压油缸(2)的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1.1),在平衡阀(1.1)的油缸接口端和管路接口端分别安装有过滤装置(1);所述过滤装置包含中空的壳体(1.2)、旋置在壳体(1.2)内部的磁棒(1.3);在环绕磁棒(1.3)的壳体(1.2)上设置多个通油小孔(1.4),在壳体(1.2)外圈设有带通油小孔(1.4)的外护板(1.5),壳体(1.2)和外护板(1.5)上的通油小孔(1.4)位置相对应;在壳体(1.2)和外护板(1.5)的通油小孔(1.4)之间设有滤网(1.6)。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抗污染效果好、可靠性高、寿命长、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及工程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及工程车辆,属于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油缸平衡阀是一种精密液压元件,可以正向过油驱动油缸(执行元件)运动(上升),当油缸(执行元件)在重力作用下下降时,其可以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得油缸(执行机构)平稳下落;可以使油缸(执行元件)以一定的速度提升或下放重物并且能够保持在某一位置不动;当液压油路中的管路爆裂或严重泄漏时,安装在油缸(执行元件)上的平衡阀可以防止移动负载的失控发生。因此,平衡阀可双向进出高压液压油,是臂架类工程机械、混凝土泵车、矿用自卸车等工程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0003]经统计约80%的液压系统故障是因为回路收到污染引起。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设备的运行环境、系统设计缺陷、维修更换不合理等原因,常会引入污染;而液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老化等原因也会产生污染,特别是液压缸相对于其他元件运动更频繁,在液压回路中更易产生磨损形成的固态颗粒污染物,将液压元件磨损卡死,导致液压系统故障。
[0004]目前一般都是采用滤油器过滤来解决液压油路污染的问题,有些情况下还会增加复杂的磁性吸附机构,以进一步消除油路中的铁屑。但是现有的滤油器、磁性吸附过滤机构的结构较复杂,整体过滤装置的重量较重、尺寸较大、油压损失较大且不耐高压,不适合在对重量、空间、油压等有特殊要求,如臂架类工程机械、混凝土泵车、矿用自卸车等工程机械的平衡阀中应用。现有技术的该类平衡阀基本不安装过滤装置或只在平衡阀的一端安装简单滤油器,平衡阀本体不具备抗污染能力,或仅在单向回路有一定抗污染能力而反向则无抗污染能力,其总体抗污染能力较弱,可靠性、安全性和工作寿命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5]中国专利CN212003818U公开了一种液压保护回路,其技术方案为在过滤油器两端并联增加两套旁通阀,导致滤油器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不适合用于臂架类工程机械产品,尤其不适合用于混凝土泵车产品。
[0006]因此,亟需一种抗污染效果好、高可靠性、寿命长的液压平衡阀装置,确保应用该装置的工程机械设备工作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污染效果好、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寿命长的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及工程车辆。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包含安装在含有液压油缸的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在平衡阀的油缸接口端和管路接口端分别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含中空的壳体、旋置在壳体内部的磁棒;在环绕磁棒的壳体上设置多个通油小孔,在壳体外圈设有带通油小孔的外护板,壳体和外护板上的通油小孔位置同轴对齐;在壳体和外护板的通油小孔之间
设有滤网。
[0010]进一步的,所述平衡阀的油缸接口端过滤装置还包含内部设有连通液压油缸和平衡阀过油通路的油缸阀座;所述壳体旋置于油缸阀座内,所述磁棒、通油小孔、过滤网均处于所述过油通路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平衡阀的管路接口端过滤装置还包含旋置在壳体外部的接口管;所述接口管和壳体的内部连通形成过油通路,所述过油通路分别连通平衡阀和换向阀,所述磁棒、通油小孔、过滤网均处于所述过油通路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磁棒包含螺栓和设置在螺栓上的磁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磁芯为汝铁硼磁铁。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护板和壳体之间通过对齐机构对齐位置,确保外护板和壳体上的通油小孔位置相对应。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对齐机构包含设置在壳体上的定位槽、设置在外护板上的定位肩,所述定位肩嵌置于定位槽内实现对齐定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护板与壳体通过焊接连接。
[0017]一种工程车辆,包含上述任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在平衡阀的接口端上安装过滤装置,包含滤网过滤和磁棒过滤,磁棒设置在滤网内圈,其结构紧凑简单、重量轻、尺寸小,满足了臂架类工程机械、混凝土泵车、矿用自卸车等工程机械的平衡阀应用要求;
[0020]2、过滤装置的滤网由壳体和外护板夹持保护,可以承受较高油压,且壳体和外护板上位置对应的通油小孔、过油通路的较大过油间隙均保证了液压油的顺利通过,油压损失小,满足了臂架类工程机械、混凝土泵车、矿用自卸车等工程机械的平衡阀液压回路高耐压、低压力损失的应用需求;
[0021]3、过滤装置的各部件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装配连接,拆卸简单,可清洗后反复使用,维护方便且维护成本低。
[0022]4、在平衡阀的油缸接口端和管路接口端同时安装过滤装置,实现双路过滤,满足了平衡阀双向进油时均能起到很好的过滤抗污染作用,即双向抗污染,大幅提高平衡阀的抗污染能力、工作可靠性和工作寿命,因此安装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工程车辆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油缸接口端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滤网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管路接口端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过滤装置壳体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过滤装置外护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分体式平衡阀连接原理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的一体式平衡阀连接原理图。
[0031]其中:
[0032]过滤装置1、油缸2、换向阀3;
[0033]平衡阀1.1、壳体1.2、磁棒1.3、通油小孔1.4、外护板1.5、滤网1.6、油缸阀座1.7、接口管1.8、定位槽1.2.1、定位肩1.5.1。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参见图1~8,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包含安装在含有液压油缸2的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1.1,在平衡阀1.1的油缸接口端和管路接口端分别安装有过滤装置1;
[0035]所述平衡阀1.1的油缸接口端过滤装置1包含内部设有连通液压油缸2和平衡阀1.1过油通路的油缸阀座1.7、旋置于油缸阀座1.7内的中空壳体1.2、旋置在壳体1.2内部的磁棒1.3;在环绕磁棒1.3的壳体1.2上设置多个通油小孔1.4,在壳体1.2外圈设有带通油小孔1.4的外护板1.5,外护板1.5和壳体1.2之间通过对齐机构对齐位置,确保壳体1.2和外护板1.5上的通油小孔1.4位置同轴对齐,所述对齐机构包含设置在壳体1.2上的定位槽1.2.1、设置在外护板1.5上的定位肩1.5.1,所述定位肩1.5.1嵌置于定位槽1.2.1内实现对齐定位;在壳体1.2和外护板1.5的通油小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包含安装在含有液压油缸(2)的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1.1),其特征在于:在平衡阀(1.1)的油缸接口端和管路接口端分别安装有过滤装置(1);所述过滤装置包含中空的壳体(1.2)、旋置在壳体(1.2)内部的磁棒(1.3);在环绕磁棒(1.3)的壳体(1.2)上设置多个通油小孔(1.4),在壳体(1.2)外圈设有带通油小孔(1.4)的外护板(1.5),壳体(1.2)和外护板(1.5)上的通油小孔(1.4)位置同轴对齐;在壳体(1.2)和外护板(1.5)的通油小孔(1.4)之间设有滤网(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1.1)的油缸接口端过滤装置(1)还包含内部设有连通液压油缸(2)和平衡阀(1.1)过油通路的油缸阀座(1.7);所述壳体(1.2)旋置于油缸阀座(1.7)内,所述磁棒(1.3)、通油小孔(1.4)、滤网(1.6)均处于所述过油通路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平衡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1.1)的管路接口端过滤装置(1)还包含旋置在壳体(1.2)外部的接口管(1.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辉沈千里王洪玉冯晨冯宇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