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00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蒸发器集流管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包括第一机柜、第二机柜和第三机柜;所述第二机柜位于第一机柜和第三机柜之间,且第二机柜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铆接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六轴机器人带动检测镜头移动,使检测镜头对第二铆接组件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进行检测,若蒸发器集流管合格,通过六轴机器人带动合格的蒸发器集流管移动至回收滑道,使合格的蒸发器集流管通过回收滑道滑出,不合格的蒸发器集流管会滞留于第三机柜中,让装置生产蒸发器集流管时,无需工人浪费时间将生产后的蒸发器集流管进行检测,降低了蒸发器集流管的检测难度,提高了蒸发器集流管的检测效率。流管的检测效率。流管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蒸发器集流管加工
,具体涉及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器集流管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在空调中的作用:空调中的氟经过压缩机压缩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液化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冷凝后变为低温高压的液体,进入集流管集流。
[0003]现有装置生产蒸发器集流管时,需要工人浪费时间将生产后的蒸发器集流管进行检测,增加了蒸发器集流管的检测难度,降低了蒸发器集流管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蒸发器集流管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包括第一机柜、第二机柜和第三机柜;所述第二机柜位于第一机柜和第三机柜之间,且第二机柜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铆接组件;所述第一机柜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铆接组件;所述第三机柜的内部安装有视觉检测组件;所述第一铆接组件用于铆接蒸发器集流管;所述第二铆接组件用于铆接第一铆接组件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所述视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二铆接组件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铆接组件包括前侧压装构件和后侧压装构件;所述后侧压装构件位于前侧压装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铆接组件内部靠近前侧压装构件和后侧压装构件之间的一侧安装有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和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且第一铆接组件内部靠近后侧压装构件的上方安装有Z轴方向压装构件;所述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位于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的一侧。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铆接组件包括横移构件;所述第二机柜内部靠近横移构件的上方安装有横移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柜内部靠近横移构件的一侧安装有无接头端面压切构件,另一侧安装有无接头出压切构件。
[0008]优选地,所述视觉检测组件包括六轴机器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一端安装有检测镜头,所述第三机柜内部靠近六轴机器人的一侧安装有回收滑道;所述回收滑道的一侧延伸至第三机柜的外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柜内部靠近第一铆接组件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柜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柜内部靠近第二铆接组件的下方开设有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二收纳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柜门。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机柜内部靠近回收滑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料构件;所述托料构件用于托起蒸发器集流管。
[0012]优选地,所述回收滑道包括进料侧和出料侧;所述进料侧位于第三机柜的内部,所述出料侧位于第三机柜的外部,且进料侧的垂直高度高于出料侧的垂直高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六轴机器人带动检测镜头移动,使检测镜头对第二铆接组件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进行检测,若蒸发器集流管合格,通过六轴机器人带动合格的蒸发器集流管移动至回收滑道,使合格的蒸发器集流管通过回收滑道滑出,不合格的蒸发器集流管会滞留于第三机柜中,让装置生产蒸发器集流管时,无需工人浪费时间将生产后的蒸发器集流管进行检测,降低了蒸发器集流管的检测难度,提高了蒸发器集流管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视觉检测组件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铆接组件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铆接组件的立体图;
[0019]图中:1、第一机柜;2、第一收纳腔;3、第一柜门;4、第二柜门;5、第二收纳腔;6、第二机柜;7、第三机柜;8、视觉检测组件;81、六轴机器人;82、回收滑道;83、托料构件;9、第二铆接组件;91、横移构件;92、无接头端面压切构件;93、无接头出压切构件;94、横移机械手;10、第一铆接组件;101、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2、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3、前侧压装构件;104、后侧压装构件;105、Z轴方向压装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2]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包括第一机柜1、第二机柜6和第三机柜7;
[0023]第二机柜6位于第一机柜1和第三机柜7之间,且第二机柜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铆接组件9;
[0024]第一机柜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铆接组件10;
[0025]第三机柜7的内部安装有视觉检测组件8;
[0026]第一铆接组件10用于铆接蒸发器集流管;
[0027]第二铆接组件9用于铆接第一铆接组件10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
[0028]视觉检测组件8用于检测第二铆接组件9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加工的蒸发器集流管放置于第一机柜1内部的第一铆接组件10中,通过第一铆接组件10对蒸发器集流管进行铆接,蒸发器集流管铆接后,转移至第二机柜6内部的第二铆接组件9中,通过第二铆接组件9对第一铆接组件10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进行铆接,第二铆接组件9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转移至第三机柜7内部,通过视觉检测组件8对第三机柜7内部的蒸发器集流管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的蒸发器集流管会转
移至第三机柜7外部,不合格的蒸发器集流管会滞留于第三机柜7内部。
[0030]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第一铆接组件10:
[0031]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铆接组件10包括前侧压装构件103和后侧压装构件104;
[0032]后侧压装构件104位于前侧压装构件103的一侧;
[0033]第一铆接组件10内部靠近前侧压装构件103和后侧压装构件104之间的一侧安装有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1和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2,且第一铆接组件10内部靠近后侧压装构件104的上方安装有Z轴方向压装构件105;
[0034]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2位于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1的一侧。
[00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蒸发器集流管放置于第一铆接组件10中后,通过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1、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2、前侧压装构件103、后侧压装构件104和Z轴方向压装构件105配合,从而对蒸发器集流管进行铆接加工。
[0036]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第二铆接组件9:
[0037]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铆接组件9包括横移构件91;
[0038]第二机柜6内部靠近横移构件91的上方安装有横移机械手94,第二机柜6内部靠近横移构件91的一侧安装有无接头端面压切构件92,另一侧安装有无接头出压切构件9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柜(1)、第二机柜(6)和第三机柜(7);所述第二机柜(6)位于第一机柜(1)和第三机柜(7)之间,且第二机柜(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铆接组件(9);所述第一机柜(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铆接组件(10);所述第三机柜(7)的内部安装有视觉检测组件(8);所述第一铆接组件(10)用于铆接蒸发器集流管;所述第二铆接组件(9)用于铆接第一铆接组件(10)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所述视觉检测组件(8)用于检测第二铆接组件(9)加工后的蒸发器集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接组件(10)包括前侧压装构件(103)和后侧压装构件(104);所述后侧压装构件(104)位于前侧压装构件(103)的一侧;所述第一铆接组件(10)内部靠近前侧压装构件(103)和后侧压装构件(104)之间的一侧安装有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1)和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2),且第一铆接组件(10)内部靠近后侧压装构件(104)的上方安装有Z轴方向压装构件(105);所述有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2)位于无接头端盖压装构件(10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集流管组件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铆接组件(9)包括横移构件(91);所述第二机柜(6)内部靠近横移构件(91)的上方安装有横移机械手(9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韶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东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